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针对中越北部湾渔业协定生效的新形势,2005年北海市水产主管部门及时采取措施,积极组织大功率渔船开发南沙渔场,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有力地促进了海洋捕捞业的可持续发展。预计2005年全市海洋捕捞产量53万吨,达到国家提出捕捞零增长的目标,捕捞产值28.7亿元,比上年增长3%。其中,南沙捕捞产量15837吨,产值6175万元,创历史新高。
一年来,北海市加大开发南沙渔业的力度,组织136艘大功率渔船赴南沙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主要成效和特点:一是渔民参与南沙生产的积极性高。今年全市共有138艘大功率渔船申领了赴南沙生产许可证,比上年增加39艘。其中开赴南沙生产的渔船就达136艘之多。二是渔船的性能先进和装备水平高。市水产部门积极引导渔民更新改造一批设备先进、续航能力强、保鲜设施好的钢壳渔船,使北海市赴南沙生产渔船综合生产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一年来已有10艘新型大功率钢壳渔船下水生产,另有6艘正在建造之中,大大提高了北海市渔船的性能和装备水平。如年初首航南沙的“桂北渔80105”、“桂北渔80106”两艘钢壳渔船排水量均达到了300吨,装备有卫星定位仪及可探水深、鱼群、底质等先进助航助渔设备,有独立制冷设备,连续作业时间可达3个月。其他新增赴南沙开发的渔船普遍具有船龄低、吨位大、马力强、助航助渔设备先进的特点,渔船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三是开发了新的作业渔场和新品种。北海市赴南沙生产的渔船,突破了原来作业海区水深不超过百米的技术难关,水深拓展到500米,开发了深海龙虾、相模海蟹虾和就鱼等优质品种,这些高值品种占总收入的比例达45%以上,渔船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今年早春有3艘赴南沙生产的渔船创造了单航次产值75万元的纪录,4月份投产的一对新型大功率钢壳渔船第一航次捕捞产量就达到120吨,产值达60多万元。
北海市南沙渔业开发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渔船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这对于减轻北部湾渔场作业的压力,实施海洋捕捞战略大转移,维护祖国海洋权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南方渔网编辑:裴冰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