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该技术可使中小型水库的水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发挥水库工程的综合效益,推动水库养鱼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增强水库管理单位的经济实力。
该技术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水库群渔业技术。将地理位置相近,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相似的若干水库,通过经济手段组织起来,按照系统工程的观点进行渔业开发。
二是施肥养鱼技术。向水库合理施放有机肥和无机肥液,提高水体中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培肥水质,促进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为滤食性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同时促进底栖动物、水生植物等的增殖,为吃食性鱼类提供一定的饵料。
三是水库网围养殖技术。在水位相对稳定的水库,选择水深2~5米,库底平坦、光照好、有微流水的库区,根据不同的养殖对象,用一定规格的网片,圈围成所需面积的有底或无底封闭网区,进行鱼种培育或成鱼养殖。
四是水库网箱养殖技术。在避风向阳、有微流水的库区,设置不投饵或投饵网箱,培育滤食性或吃食性鱼种或成鱼。不投饵网箱主要设置于富营养库区,用于培育鲢、鳙鱼种,投饵网箱用于养殖鲤、草、鲂、鲫等吃食性鱼种或成鱼。
五是立体生态渔业技术。以养鱼为主体,将渔农、渔牧或渔农牧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具体形式有鱼、粮(草、菜)结合,鱼、畜结合,鱼、禽结合,鱼、畜、禽结合,鱼、粮(草、菜)、畜、禽结合。
六是水库坝拦库湾或小水库精养技术。选择湾口小、腹部大、最好有湾中湾、来水面积小的百亩左右的库湾,在湾口筑土坝,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域,或利用面积在500亩以下、水源相对稳定的小水库,合理移植池塘精养技术,实行多种类、多层次、多龄组的鱼种投放模式,结合投饵、施肥,开展人工精养。
七是移植驯化技术。根据水库的生态条件,因地制宜地向库内移植银鱼、鲴类等经济效益高的鱼类,并使其形成产量种群,在有水草资源的水库开展河蟹、虾类等的移植增殖。
本技术适用于全国中小型水库及湖泊、山塘,在利用时应根据水库的生态、经济等条件,结合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在上述综合养殖技术中选用1~2项或多项技术。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