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河蟹养殖要特别掌握好合理精心投饵和适时调节水质两个主要环节。
1、投饵:饵料是养蟹的物质基础,河蟹的整个生长阶段,除利用池塘中人工培植的水草和底栖生物,主要还靠人工投喂。
饵料的种类:动物性的有海、淡水小杂鱼、小虾、蚌肉、螺蚬肉、蚕蛹、各种动物尸体、下脚料、畜禽血、鱼粉、昆虫幼体、浮游动物、丝蚯蚓等。植物性的有各种菜类、嫩草、山芋、南瓜、麦类、饼类、豆渣、麦麸、米糠等,还有人工配合饵料。
投饵的数量,需根据季节的变化相应控制,通常在3至4月份,水温尚低,一般在10至15℃,河蟹摄食量较少,可选择在晴暖天气傍晚投喂糊状的饼类、豆渣、米糠、猪血或其他配合饵料等。量可少些,以免浪费。到了5至6月份,水温逐渐升高,河蟹活动频繁,摄食量增大,相应增加投饵量,各种水生植物如浮萍、水浮莲、水葫芦和旱草、苏丹草等可适量投喂。7至10月份是河蟹生长的旺盛时期,饵料品种可增加动物性饵料。到了11月份以后,水温逐渐下降,摄食也相应减少,这时酌减投饵量。投饵数量为河蟹体重的5至10%,水温低时取下限,水温高时取上限。每天的投量要根据当天水温和一天的摄食情况酌情增减。投饵不要乱撒,要定点投放在接近水位线的土坡上或池边浅水处。最好设置分布均匀的若干食台,既便于河蟹摄食,又便于检查和清除残饵。投饵时间可定时在每天傍晚,以适应河蟹晚上摄食的习性。也可每天投喂两次,上午6至8时占投量的1/3,傍晚6时占2/3,可以每天检查,有无剩饵,适度掌握。全年投饵的安排:7至10月份旺长阶段,饵料占60至80%,10月以后投喂少量,其余在上半年投喂。
根据江苏省兴化县水产研究所对河蟹几种饵料摄食选择性试验的结果表明:①河蟹偏食动物性饵料或添加动物性饵料的人工配合饵料。在商品饵料中,麦粉饵料较棉子饼饵料及混合糠饵料喜食。另外在其它喜食饵料充足的情况下,少食或不食水生植物饵料。②当面粉中掺和一定比例的动物性饵料(鱼糜)比单纯动物性饵料(死鱼),对河蟹更有吸引力,两者同时投喂,12小时后,前者比后者选择指数高二倍多。③同时在几种喜食的生品饲料中,选择指数依次为咸味鱼糜生面粉团(选择指数为1.51)>淡味鱼糜生面粉团(选择指数为1.10)>咸味纯面粉团(选择指数为1.01)>淡味纯面粉团(选择指数为0.96),上述四种炒熟的面粉配制饲料,均不及同类的生品饲料。④由于河蟹摄食活动有相当明显的避光性,在方形池中,河蟹对投喂于西侧的饲料摄食强度较高,当在夜间投喂时,后半夜摄食高于前半夜。
又据安徽省巢湖地区和南京市高淳县养蟹专业户介绍,投饵必须坚持精、粗、青合理搭配的原则,动物性饵料占40%,水草(或陆草)占35%,各种植物性粗饲料占25%。养殖前期粗饲料和草饲料要多投些,后期是河蟹肥育和性腺发育的重要时期,精料要多投些。在饲养期间如长时间单一投喂动物性饵料,而突然改变投植物性饵料,就会影响摄食,因此平时需要坚持合理搭配。
2、水质控制和调节:河蟹对水质的要求比鱼类要高,对水质的污染也具有更大的敏感性。河蟹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晰透明,水草茂盛的微碱性或中性水域中,如果是酸性水质则影响河蟹对钙质的吸收,不利蜕壳。池塘养蟹,池水适宜的PH值为7至9,最适为7.5至8.5。PH值过低,会导致蜕不下壳。池水溶氧需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溶氧过低,会引起不吃食,不蜕壳。池水若低于2毫克/升,就会引起死亡。因此经常性地调节水质,保持蟹池水质清新,是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蟹池的水位,可根据水温的升高逐渐增加,春季一般保持在0.6至1米之间,夏季可高到1至1.5米,秋冬季又要深水越冬,因此水位可在0.6至至1.5米的范围内变动。为了调节水质,一般在春秋两季每隔7至15天排注水一次,换水量1/3,夏季高温时节通常2至3天甚至每天换水一次。换水时应注意:①池内外水温温差不能过大,不要超过3至5℃;②要控制进水速度,以2至3小时换完一次水为宜;③河蟹潜伏休息时,及最佳吃食时不要充水。如条件具备,能保持常年微流水的蟹池,则对河蟹生长发育更为有利。
3、日常管理:养蟹的日常管理,主要是巡塘检查,观察河蟹活动吃食情况,有无残剩饵料,有无死蟹、病蟹情况发生,有无敌害,是否有河蟹逃逸的迹象。看池塘水质的肥瘦及混浊度,要及时检查防逃设施的完好程度和防逃效果。具体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注意水色:要保持水色清淡,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如发现水过浓,河蟹登岸数量较多,尤其是白天也大批爬出水面,极可能是水中缺氧或水质败坏,应减少投饵量,并及时换水或加注新水。
②观看天气:天晴多投喂,阴雨天少投喂,天气闷热,有暴雨前兆要少喂或停喂,雨后天晴要多喂。
③查看吃食活动情况:每天早晚巡塘,看投饵后很快吃完,蟹活动正常,应适当增加投饵量。如晚上投喂,第二天仍未吃完,应减少投饵量或调换适口饵料。发现有病蟹、死蟹,应及时捞出,清除残渣、污物。
④经常用PH试纸测试池水,如发现PH值过低,说明酸性过高,要溶解钙离子,不利于河蟹蜕壳,可用每亩10至15公斤生石灰搞成糊状全池泼洒,不但能改善水质,增加钙的含量,还能起到消毒防病作用。
⑤要随时检查防逃设施,尤其是进出水口的拦栅设备,发现破损要及时检修。池埂如有漏水,也要立即堵塞,稍有疏忽,都能造成逃蟹的后患。
⑥盛夏高温季节,蟹池应适当采取降温措施,可在南端埂上或在蟹岛上,种植几排高粱、玉米等高秆作物,或者搭架南瓜、丝瓜棚,再在池边水中架设遮荫设施,以创造河蟹生活的良好环境。
⑦注意河蟹的蜕壳,刚蜕壳的软壳蟹,软弱无力,无摄食防御能力,常易遭到其它蟹类的伤害。饲养时,发现行动迟缓,不吃食,头胸甲后缘出现裂缝,表明河蟹要蜕壳了,发现刚蜕出的软壳蟹,最好单独饲养2至3天,待蟹壳变硬,再放回池中。
⑧蟹池必须有专人值班巡查管理,对于每天发现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应作详细记录,最好制订合适的表格,每天记载,以便于查考和总结经验教训。
4、越冬管理:成蟹养殖,一般都要求当年达到商品蟹,但从蟹苗开始养起,或者放养规格偏小,或者饲养管理不善,当年达不到上市规格,就要越冬。江苏省无锡县的经验是:第一,不要用水泥池或砖池,要用土池,池内有高出水面的土墩,以增加提供河蟹掘洞钻穴的条件来抵御寒冬。第二,提高水位,达到1至1.5米,尽量不使池水结冻。第三,池内要布满水草,池埂上铺设柴草,使雪水不直接流入池内。第四,池内可适量加些食盐,既可增加池水渗透压,降低冰点,又有适应生理需要的一定盐度。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