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黄尾密鲴常见于江河、湖泊等宽广水体中,喜栖下层,适应于流水生活,食性杂,常以碎屑、硅藻、绿藻、兰藻水生昆虫、虾、浮游动物等为食。黄尾密鲴最大可达400mm以上,是江河常见中小型鱼类,天然产量也较大。密鲴当年体长可达150mm-200mm,体重30克-60克,第二年可达200克-250克。
一、黄尾密鲴的人工繁殖
天然水体中,黄尾密鲴二龄性成熟,池养中当年也可繁殖产卵。每年4-6月份,雨后初晴水温升到20℃以上,雌雄鱼游至有水流的水草边,相互追逐产卵,卵粘性,附在石砾水草中,卵经过1周左右即可孵出幼苗。
①亲鱼种收集和培育:亲鱼种收集应该集中在冬季捕捞季节,选择个体较大,性成熟明显,健壮无病,色泽鲜艳者为宜,培育池为0.5-1亩左右,水深1.5米,底质肥亩数量80-100kg,培育主要是培肥水质,可略投一些人工饲料,以满足鱼体营养的需要,产前注意适量充水。
②人工催产:催产亲鱼选择腹部柔软、膨大,肛门红肿,生殖孔较大者为好,采用鲤垂体作催产剂,每千克用垂体2-3个,雄鱼减半,雌雄比例1:1,也可采用人工授精,脱粘后进行人工流水孵化。注射时间头天傍晚,第二天清晨即可产卵授精。
③孵化管理:黄尾密鲴卵孵化适宜水温18℃-25℃,20℃左右鱼卵约经过7天孵化出仔苗,将其卵黄囊消失,身体有少量色素时转入鱼苗培育。
二、黄尾密鲴的养殖
①苗种培育技术:一般采取单养、浅水下苗、滞后加肥,逐步加深水位,及时筛分,分池稀养的方法进行培育,下池密度控制在20万尾/亩左右,5天后施肥,经7天左右培育,当鱼苗达到1.5cm时,可通过筛选提大留小,大的转入深池养殖,密度5-6万尾/亩,再经过10多天即可完成鱼苗培育阶段。
②鱼种培育:目前大多采用混养方法,因其不受其他鱼类限制,如亩放5000-6000尾,经5个月养殖,年底可达5克,此法目前采用少。
③成鱼养殖:主要表现在大面积放养和池塘混养。
(1)大水面放养:湖泊、水库平均亩放100-200尾,年末可达40-60克,在不影响其他鱼类生长的情况下,亩净产量5-10公斤,亩净受益可达30-50元。
(2)池塘混养:亩放1000-1200尾,具体依据鱼池肥瘦,饵料丰歉确定。一般亩产25-50kg,黄尾密鲴与其他鱼类存在一定共生关系,能充分利用水体残余有机物和有机生物降低其他鱼病的发生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