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刺参的放流增殖是使资源增加的有效措施。此项研究在国内外开展得比较早,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日本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展了投石移植种参的试验研究,并在一些地区取得明显效果,有的在二三年内就使产量增加了3倍~4倍之多。近年来,他们又积极开展了对幼参繁育保护场的建设和改造,设置混凝土海参礁等,同时开展了海区采苗及人工放流增殖的研究。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近年又相继在山东、辽宁等地大量培育苗种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了刺参人工放流试验,并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目前,种参放养在我国虽然仅由科研部门进行了一些小规模试验,但已初步见到较明显的效果。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于1976年在山东省崂山县港东大队进行恢复刺参资源的增殖试验,历时5年,增殖效果明显,产量比增殖前提高10倍~16倍。又如,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于1985年11月10日于长海县海洋岛放流幼参(平均体长1.8厘米)35.3万头,1987年调查,此批参苗已形成该区的优势群,体长达10厘米~16厘米,成活率达55%,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以认为,刺参的放流增殖效果明显,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事业。
问题与展望:刺参的放流增殖现仍处于小规模的试验阶段,其发展的速度不快,主要是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有关部门对此重视不够,使人们对刺参放流增殖的认识不足,有现得利的思想;二、对种苗放流后的试验研究还很不够,缺乏完整而系统的科学资料,如对放流规格的选择,即不同规格种苗放流效果的比较;放流后种苗的移动范围及规律;种苗放流后的生长速度;种苗的敌害;渔场环境的调查及海况、底质、海流条件对种苗生长、成活的影响;放流增殖效益的分析等。此外,对划区管理及繁殖保护条例的执行等,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鉴于上述情况,有关主管部门应积极扶持和帮助解决目前因资金不足而难于扩大试验的实际困难,采取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共同投资的办法,以利于加强对刺参放流增殖的试验研究。科研部门应集中适当的人力、物力,选择适宜的海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下力气抓好典型,以推动刺参放流增殖事业的进一步开展。
附:我国海参的种类
海参分布在世界各海洋中,从潮间带到不同深度的水中,都是它们的分布场所。海参所含蛋白质较多,营养丰富,是一种好的滋补食品,也是名贵的海味之一。我国人民食用海参已有相当长的历史。目前,我国用来加工的食用海参有21种,下面介绍主要的7种:
一、刺参又名沙口巽,为我国主要的食用海参,分布于我国北方沿海,如辽宁的大连、长山群岛,河北的北戴河、秦皇岛,山东半岛北岸的庙岛列岛、烟台、威海、成山头等,山东半岛南岸的俚岛、荣成湾、石岛、胶州湾及胶南、日照等地。
二、绿刺参又名方柱参,体呈四方柱状。生活时全身为浓绿、墨绿或稍带青黑色,肉刺的顶端为橘黄或橘红色。分布于海南岛、西沙群岛。产量很大,是当地主要的食用海参,但因过于软嫩,采捕后需及时加工处理,不然容易腐烂变质。
三、花刺参俗称方参、白棘参。体略呈方柱形,体色变化很大,有深黄色带深浅不同的橄榄色斑点,黄灰色带浅褐色的网纹或浓绿色的斑纹等。分布于广东石匈洲岛、海南岛和西沙群岛,是南海产的重要食用海参之一,肉质较软而嫩,因此采捕后如不及时加工很容易腐烂。
四、梅花参为最大的海参,生活时身体充分伸展可达1米左右,一般体长为60厘米~80厘米,体色鲜艳,背面为橙红色,并带有黄色和褐色的细斑点,腹面带红褐色。背面的肉刺很大,每3个~5个肉刺的基部相连呈梅花瓣状。它的个体大,肉质优良,是我国南方食用海参中最好的一种。分布于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五、白底辅肛参又名白底靴参,因其干制品背面黑色而腹面为白色,似鞋底,故有此名。因其皮肤肌肉囊发达,干制品质量良好,是上等食用参。主要分布于西沙群岛。
六、黑乳参又名乌元参,体黑色有白或黄白小斑点,两侧有数条横线和乳状突起,肉质良好。分布于西沙群岛。
七、糙海参又名明玉参,俗称白参。体色变化很大,背面为暗绿褐色,并夹有少数黑色斑纹,沿着背中线的颜色一般较深,而两侧较浅,至腹面逐渐变为白色。分布于广东、广西沿海,栖息于海藻丛生沙泥底的滩涂上,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食用海参之一,也是一种易于养殖的品种。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