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所谓健康养殖就是根据养殖鱼类正常活动、生长、繁殖所需的生理、生态要求,也就是按照养殖鱼类的生态习性和鱼池生态环境的特点,选择科学的养殖模式,调整养殖结构,合理放养密度,利用生态学原理预防鱼病的发生,将健壮的养殖品种通过系统的规范管理技术,使其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中健康快速生长。
一、 改善水体生态环境
改善水体的生态环境包括改善池塘的底质和水质两个方面。
1、 改善池塘的底质:
首先要清除池底淤泥,因为它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源,又是病原体的滋生和藏身之处,大量的有机物质在缺氧的条件下产生氨或胺及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鱼类发病或死亡,从而影响产量和效益。因此,在冬季或早春要将池水排干,让池底冰冻日晒,杀死病原菌。挖去过多淤泥,修补堤埂,填好漏洞,整平池底。放养前10—15天用生石灰100—150KG/亩进行干法清塘,以杀灭病原体和敌害生物。清塘4天后加水至1米深左右,加水6天后即可放鱼种。进水时要用细纱窗严格过滤,以防野杂鱼混入。
2、 改善水体的水质:
首先要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的地方,同时清理改造进排水設备,做到进排分开,为了保持水质的肥、活、嫩、爽,要科学调节水质,如开增氧机,经常换水,特别是鱼类生长旺季,每15—20天要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在20—30厘米,以保持水质清新,从5月下旬至9月,每月泼洒生石灰一次,每亩施生石灰15公斤,起到调节水质和消毒的作用。
二、 调整养殖结构和放养密度
我国池塘养鱼的主要特点是多品种、多规格混养、轮养,因此,可以利用杂食性鱼(如罗非鱼、鲫鱼等)消除残饵的功能,肥水性鱼(如鲢、鳙鱼)净化水质的功能,调整吃食鱼、杂食鱼、肥水鱼的品种和比例,自然净化水质达到健康生态养殖的目的。
由于对养殖品种的营养生理及代谢的基础研究不足,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用高营养饲料及过量投喂,导致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带来毁灭性暴发病蔓延和整个水域的环境污染。因此,放养密度应根据设计产量、出池规格、饲养技术来确定,科学合理混养和密养。不可随意增加放养密度,破坏养殖水体的生态平衡。
三、改进养殖鱼的饲养管理
1、 饲料的选择
选择高质量的饲料可以使鱼类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最佳的生长和产量,并尽可能减少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养殖使用的饲料卫生指标及限量应符合水产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 鱼用饲料安全限量(SC 1052—2001)》的规定。
2、 合理投喂
依据水温确定投饲率,并制定月计划投饵量,视天气、水质和鱼吃食的情况适当掌握,每次投喂最好达到鱼类饱食量的90%。投喂坚持“四定”原则,每天投喂一般2—4次不等,做到少量多次。
在坚持“四定”原则的基础上,还应根据鱼类营养要求和摄食规律,积极推广配合饲料,青、精、粗相结合,在投饲方式上实行“两头精,中间青”的原则。
3、 合理施肥
改进施肥技术,在按常规做到“四看”、适时、少施、勤施的同时,根据水温和水质变化规律,结合鱼类对水质的要求,以有基肥为基肥,春秋两季追施有机肥和无机肥,夏季少施分散肥,并以无机肥为主,保持水质“肥、活、嫩、爽”。
4、 加强日常管理
坚持每日早、中、晚巡塘,及时清除残饵、杂物及死鱼等,确保池塘及周围环境的卫生。观察水温及水质变化,检查鱼类摄食情况,灵活掌握饲料投喂量,做好记录,定期进行总结。发现危险信号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造成损失。
四、利用生态环境防治鱼病
池塘健康养殖常规鱼过程中对病、虫、敌害生物的防治,坚持“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强调“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提倡生态综合防治和使用生物制剂、中草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首先做好池底淤泥的清除和消毒工作,使得病原体没有滋生和藏身之处。其次要把好鱼种关,选择均匀整齐,体质健壮,健康无病的鱼种,放养的鱼种在入池前必须进行消毒,用15PPM的高锰酸钾药浴20分钟或用3%食盐水药浴15分钟,可防治细菌性烂鳃病、白头白嘴病、打印病、车轮虫病等。再次,科学调节水质,增加水中溶氧,保持水质清新,除开增氧机,定期注、排水和用生石灰调节水质外,在6—9月份,每月全池泼洒一次低毒高效杀虫药物,隔一天再全池泼洒氯制剂等杀菌药物,同时坚持内服药饵1—2个疗程,能取得较好的防病治病效果。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