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阳江市沿海利用优良滩涂资源,开发泥蚶养殖,预计今冬明春这个收获期,全市上市泥蚶12000多吨,收入2·88亿元,2万多户养殖户均户收入1·4万多元。目前,泥蚶正处收获期,来自香港、广州、汕头以及福建、浙江等地的客商已把产品订购一空,产品供不应求,每公斤产地交货价由去年同期20元上升到24元。
泥蚶又叫血蚶,是双壳类海产动物,肉嫩味美,营养丰富,市场长盛不衰。泥蚶经两年半养殖就可上市,一般亩产可达1吨左右,每亩产值2·4万元,除去一切物化成本,净利1万多元,是目前沿海地区建设金滩银滩的优良品种之一。
为搞好养蚶滩涂开发利用,阳江市有关部门按海域管理法规,把滩涂划区分片,按历史使用习惯划给农民使用,并发给滩涂使用证,明确使用权。养殖户在养蚶之前,先把场地平整成格子式的苗埕,便于海水自流排灌,底质要求泥多沙少,便于蚶苗栖息在内,在养殖前,每亩使用30公斤茶子饼或2ppm(即1立方水用2克)鱼藤精进行消毒,杀灭一切敌害,为泥蚶安全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养殖泥蚶,首先要做好蚶苗的采捕和培育工作。蚶苗按季节分为秋苗(白露)、降苗(霜降)、寒苗(立冬)、春苗(立春)四种,但以降苗和寒苗数量多,质量好,生长快,成活率高。此时蚶苗细似沙子,所以又叫“蚶沙”,每公斤有1·6—2万粒,它密集生长在滩涂表层,可在退潮时用麻布做成的“布靴”捞取“蚶沙”,放入竹筛内洗尽泥沙,滤去杂质,每亩约放“蚶沙”350公斤,均匀地撒在准备好的场地上。立夏后,天气开始炎热,“蚶沙”已长到每公斤1万粒左右,此时要分疏饲养,每亩约放养300公斤,到年底蚶苗普遍长到每公斤1500—2000粒,称谓“蚶斗”,到第二年早春继续分疏,每亩放养250公斤,再养到年底,每公斤达到60—100粒,便可上市出售。
泥蚶的敌害很多,有鳐鱼、鲷鱼、海鳗、海豚等肉食性鱼类,常游入场内,觅食蚶苗,因此要在其周围,用竹竿或树枝、鱼网围住,借以威吓害鱼入场。此外,斑玉螺、荔枝螺等野生小贝类,常用足丝密布场地表层,吸取大量的营养物质,使软泥硬化,还分泌有毒物质,因此在退潮时要及时加以清除,提高泥蚶的成活率和成长率。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