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新闻 > 国内新闻 > 海洋渔业 > 渔监 > 正文

2004年海南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发布时间:2005/10/25 16:18:00  来源:  编辑: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省政府赋予海洋主管部门的职责,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组织实施了2004年全省海域的海洋环境调查、监测和监视工作,进一步加强了海洋功能区、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和赤潮灾害的监测力度。根据监测结果以及相关的资料信息,对我省海域的海洋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编制了《2004年海南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现予以发布。 

  海南省海岸线长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海域面积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随着海洋开发活动的增加,沿海经济与城镇建设和人类生产生活对海洋环境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希望通过《2004年海南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的发布,有助于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了解海洋环境质量状况,关心和爱护海洋,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促进我省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概述
  2004年,海南省管辖海域海洋环境状况保持优良。全省海域海水环境质量和海洋沉积物环境质量良好,部分港湾和江河入海口邻近海域有污染现象;海洋生物质量总体保持健康水平;珊瑚礁、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各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能够满足功能要求;陆源污染是构成海洋生态环境压力的主要因素;海洋水文状况基本正常;海洋灾害程度较去年减轻,但一次性重大污染损害时有发生。

    2. 海洋环境质量状况

    2.1 海水环境质量

    总体状况

  2004年,我省管辖海域海水水质总体优良。

  远海海域 海水水质符合清洁海域水质标准,水质优异。

  近海海域 海水水质符合清洁海域水质标准,水质优异。

  近岸海域 绝大部分海域的海水水质符合清洁海域水质标准,水质总体优良。清洁海域面积占近岸海域总面积的96%,较清洁海域面积占2.7%,轻度污染海域面积占0.6%,中度污染海域面积占0.4%,重度污染海域面积占0.3%。 

  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海域主要分布在部分港湾、江河入海口和入海排污口等局部近岸海域。

  近岸海域:指我国领海基线向陆一侧的全部海域,尚未公布领海基线的海域及内海,指负40米等深线向陆一侧的全部海域。

  近海海域:指近岸海域外部界限平行向外20海里的海域。

  远海海域:指近海海域外部界限向外一侧的全部我省管辖海域。

  注:本公报中划分的近岸海域、近海海域和远海海域只为满足海洋环境质量评价的需要,不为法定概念。

·重点监测海域的海水质量

  海口湾 监测到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24平方千米,占监测面积的43.6%,其中:较清洁海域面积约18平方千米,轻度污染海域面积约2平方千米,中度污染海域面积约1平方千米,重度污染海域面积约3平方千米。

  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陆源污染排污口邻近海域以及南渡江入海口附近海域,污染物为无机磷、无机氮和油类。

  清澜湾 监测到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6平方千米,占监测面积的15%,其中:较清洁海域面积约2平方千米,轻度污染海域面积约4平方千米。

  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八门湾,污染物为无机氮和无机磷。

  博鳌近岸海域 监测海域全部为清洁海域。

  万宁近岸海域 监测海域全部为清洁海域。

  陵水湾 监测到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3平方千米,均为较清洁海域,占监测面积的10%,主要分布在新村港口门附近海域。

  三亚近岸海域 监测到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5平方千米,均为较清洁海域,占监测面积的5.9%,主要分布在三亚港和榆林湾附近海域。

  莺歌海近岸海域 监测到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5平方千米,均为较清洁海域,占监测面积的12.5%,主要分布在莺歌海灯塔及水巷口邻近海域。

  东方近岸海域 监测到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5平方千米,均为较清洁海域,占监测面积的14.2%,主要分布在八所渔港前沿海域。

  昌江近岸海域 监测海域全部为清洁海域。

  临高近岸海域 监测到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3平方千米,均为较清洁海域,占监测面积的8.6%,主要分布在新盈港和邻昌礁南侧附近海域。

  洋浦湾 监测到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7平方千米,占监测面积的28%,其中:较清洁海域面积约5平方千米,轻度污染海域面积约2平方千米。

  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白马井附近海域、洋浦电厂油码头以及洋浦港前沿海域,污染物为无机磷。

  澄迈花场湾 监测海域全部为清洁海域。

    主要污染物含量比较

  无机磷 2004年,海口湾、万泉河口、洋浦湾海域的无机磷平均含量比2003年降低,莺歌海海域持平,其余海域均有所增加。



  无机氮 2004年,清澜湾、昌江近岸、澄迈湾和三亚近岸海域的无机氮平均含量比2003年降低,其余海域均有所增加。

  清洁海域 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一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

  较清洁海域 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二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适用于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水的海上运动区或娱乐区,以及与人类食用直接相关的工业用水区。

  轻度污染海域 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三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

  中度污染海域 符合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四类海水水质的海域,仅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和海洋开发作业区。

  严重污染海域 劣于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四类海水水质的海域。

    2.2 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

  2004年,我省近岸海域海洋沉积物环境质量状况良好。八个重点监测海域的各项监测指标评价如下:

  油类 监测海域沉积物的油类含量均符合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重金属 监测海域沉积物的总汞、镉、铅、砷等重金属含量均符合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其他有机污染物 监测海域沉积物的多氯联苯、六六六含量均符合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潭门近岸海域、文昌清澜湾、昌化江入海口和三亚湾海域的滴滴涕含量符合二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万宁小海、东寨港、白马井近岸海域和临高后水湾海域沉积物的滴滴涕含量超三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国家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GB18668-2002)简介

海洋沉积物质量按照海域的使用功能和环境保护的目的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洋自然保护区,珍稀与濒危生物自然保护区,海水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沉积物的海上运动或旅游区,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
 
第二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区。
 
第三类: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特殊用途的海洋开发作业区。

    2.3 近岸海洋贝类生物质量

  2004年,我省近岸海域海洋生物质量状况良好,总体保持健康水平。八个重点监测的近岸海域海洋贝类体内有害物质残留量指标评价如下:

  油类 监测海域海洋贝类体内残留的油类含量均符合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

  重金属 监测海域海洋贝类体内残留的总汞、镉、砷含量均符合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万宁小海、文昌清澜湾、海口东寨港、乐东莺歌海、临高后水湾、八所近岸海域、昌化江入海口及三亚湾等近岸海域个别贝类体内的铅含量符合二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 

  其他有机污染物 监测海域海洋贝类体内残留的多氯联苯、六六六、滴滴涕含量均符合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

国家海洋生物质量标准(GB184221-2001)简介
 
海洋生物质量按照海域的使用功能和环境保护的目的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水养殖区、海洋自然保护区、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
 
第二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区。
 
第三类:适用于港口水域和海洋开发作业区。
 
    3. 珊瑚礁和海草生态状况

  2004年最新监测显示,我省珊瑚礁和海草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生态系统处于健康状况。

    3.1 珊瑚礁生态系统

  2004年,我省西沙、中沙、南沙海域和海南岛沿岸海域的珊瑚礁系统相对稳定。

  鹿回头海域 珊瑚平均盖度51.1%,活珊瑚平均盖度高于20%,小型鱼类分布较多,珊瑚礁生态良好;硬珊瑚平均补充量为1.08个/m2,区内珊瑚礁生态系统呈良好的恢复趋势。

  受河流携带的污水排放影响,三亚河入海口附近海域珊瑚礁盖度较其他区域明显偏少。
 
  榆林湾海域 珊瑚平均盖度为24.5%,硬珊瑚平均补充量为0.16个/m2,珊瑚生长基本正常。

  受周边城市污水排放和养殖生产影响,部分海域珊瑚覆盖度少于10%,区内海藻生长较多,浮游植物丰富,叶绿素含量较高,珊瑚礁生态环境面临较大压力。

  蜈支洲海域 活珊瑚分布广泛,珊瑚平均盖度为37.5%,而活珊瑚盖度最高达78%,区内珊瑚呈良好生长态势。

  潭门港海域 活珊瑚零星分布,区内珊瑚平均盖度为51.5%,其中活珊瑚平均盖度仅为13.0%,硬珊瑚平均补充量为0.85个/m2。

  受陆源排污影响,潭门港海域环境恶化,海水水质以四类或劣四类为主,死珊瑚平均盖度高达38.5%,珊瑚礁资源明显衰退。 

  龙湾港海域 活珊瑚稀少,珊瑚平均盖度为45.2%,其中活珊瑚平均盖度仅为7.9%,硬珊瑚平均补充量为0.25个/m2。本区死珊瑚平均盖度达37.3%,珊瑚礁资源衰退严重。 

  长圮港海域 区内珊瑚平均盖度为65%,但活珊瑚平均盖度仅0.33%,死珊瑚盖度高达64.7%。区内珊瑚礁多为礁石和礁盘。

  长圮港海域水交换条件差,部分海域海水呈富营养化状态,马尾藻大量繁殖,对珊瑚的正常生长繁殖构成严重威胁。 

  铜鼓岭海域 珊瑚平均盖度为25.9%,活珊瑚平均盖度8.7%,硬珊瑚平均补充量为0。

  铜鼓岭海域珊瑚礁多年来遭受人为破坏,大部分珊瑚基本停留在被破坏后的原状,珊瑚生长明显受损。

  珊瑚礁生态构成了我省绚丽多彩的独特的海洋生态系统,但珊瑚礁生态相对较脆弱,陆源排污、海洋资源开发活动以及人为破坏等,对海南岛东海岸的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构成威胁。

    3.2 海草床生态系统

  我省海域海草种类丰富,生物多样性较高。海南岛东部近岸海域主要海草种类有6种,部分海域海草成床分布。

  新村港 海草种类丰富,海草面积约有2.7km2,平均盖度为59%,海草伴生生物有16种。海草种类以泰莱草、海菖蒲为主,间生羽叶二药藻。

  黎安港 生物资源丰富,海草面积约有1.0km2,该海域是海南海草分布种类最多的海域,有6种,平均盖度为63%,海草伴生生物有21种,表现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潭门港 海草种类以泰莱草和海菖蒲为主,零星分布喜盐藻、羽叶二药藻,海草密度不高,最高仅为41%左右,海草伴生生物有12种。

  龙湾港 湾内水域开阔,海草平均盖度为38%,海草伴生生物有9种。海草种类以泰莱草与海菖蒲为主,零星分布羽叶二药藻。

  长圮港 海草呈片状分布于礁坪的内侧,平均盖度为47%,海草伴生生物有14种。海草种类以海菖蒲和泰莱草为主,间生喜盐藻、羽叶二药藻, 

  长圮港具有特殊的多样性生态特点,珊瑚礁、海草床和红树林自外向内呈带状分布,组成了多样、和谐的生态系统。

  高隆湾 2/3海域的海草呈点状分布,其余为片状分布,海草平均盖度为44%,海草伴生生物有11种。海草种类主要有海菖蒲和泰莱草。

  海草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但海洋资源开发特别是高密度养殖等人类活动会严重挤占海草的生存空间,影响其正常生长与繁殖,致使海草资源衰退。

     4. 陆源污染物排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我省近岸海域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陆源排污,这些工、农业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主要通过河流、直排或混合入海排污口等向海洋排放,构成了对海洋环境的压力。

4.1 主要河流入海口邻近海域海洋环境质量

  由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总量较大,可造成河流入海口及邻近海域环境质量下降。

  南渡江 监测结果表明,2004年由南渡江携带入海的主要污染物总量7万多吨,其中COD约6万吨,约占总量的84%,磷酸盐700多吨,氨氮1万多吨,石油类500多吨,重金属约38吨。

  南渡江入海口邻近海域水质超一类海水水质标准,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磷。

  万泉河 入海口邻近海域水质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属清洁海域。

  昌化江 入海口邻近海域水质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超二类沉积物质量标准。沉积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为有机农药。

  文昌河 入海口邻近海域水质超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化学需氧量含量偏高,属轻度污染海域。

  三亚河 入海口邻近海域的水质超一类海水水质标准。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磷。

4.2 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海洋环境质量

  2004年全省陆源入海排污口调查及监测资料显示,部分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环境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不能满足周边海域海洋功能的需要。

  海口龙昆沟入海排污口 排污口邻近海域受污染面积约为6平方千米,其中:重度污染海域面积为3平方千米,中度污染海域面积为0.5平方千米,轻度污染海域面积1.5平方千米,较清洁海域面积为1.0平方千米。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磷、无机氮、油类、化学需氧量和溶解氧,其中无机磷、无机氮和油类的测值超国家四类海水水质标准。

  龙昆沟排放的入海污染物已严重影响了邻近滨海风景旅游区等海洋功能区的功能。

  海口秀英工业排污口 排污口邻近海域受污染面积为3.5平方千米,其中:轻度污染海域面积为0.5平方千米,较清洁海域面积为3.0平方千米。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和油类。

  马村工业排污口 排污口邻近海域受污染面积为4.0平方千米,污染扩散范围1.5千米,其中:轻度污染海域面积为0.4平方千米,较清洁海域面积为3.6平方千米。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和生化需氧量。

    5. 主要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

    5.1 海水养殖区环境状况

  2004年,我省继续对陵水新村港、临高后水湾、澄迈花场湾、万宁老爷海、海口市东寨港、文昌市清澜港、三亚红沙港等7个主要鱼、虾、贝、藻类养殖区进行水质监测。

  监测结果表明,新村港、后水湾、花场湾和清澜港增养殖区水质状况优良,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能够满足海水增养殖区的功能要求;东寨港、红沙港和老爷海局部海域的水质超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污染面积分别为480公顷、400公顷和670公顷,主要污染因子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化学需氧量。

  与2003年相比,新村港、后水湾、花场湾和清澜港养殖区水质依然保持优良,东寨港、红沙港养殖区的污染面积略有减少,老爷海养殖区的污染面积明显增加。

    5.2 海洋自然保护区环境状况

  至2004年底,我省已建成各种类型的海洋自然保护区18个,其中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4个,有效地保护了红树林、珊瑚礁、海岛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也保护了白蝶贝、虎斑贝、海龟等珍稀海洋动物及其栖息地。

  调查、监测结果表明,三亚国家级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大洲岛国家级海洋生态保护区、儋州-临高白蝶贝自然保护区和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水质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海洋环境质量优良,海洋生物多样性较高,海洋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保护区附近的海洋资源开发活动、陆源排污、人为破坏等干扰因素对保护区产生的压力依然存在。

    5.3 海水浴场环境状况

  三亚亚龙湾浴场 浴场全年水质状况均为优,健康指数全部达到优良水平,指数最高为100,最低为88;全年均适宜或较适宜游泳。

  海口假日海滩浴场 4月至10月,浴场水质为优、良和差的天数分别占6.3%、85.9%和7.8%,健康指数优、良和差的比例分别为5.6%、86.6%和7.8%,适宜和较适宜游泳的天数比例为97.7%,不适宜游泳的天数比例为2.3%。

  粪大肠菌群指标偏高是造成海口假日海滩浴场海水质量波动的主要原因;水质较差、风浪偏大和降雨是造成浴场不适宜游泳的主要原因。

    5.4 海洋倾倒区环境状况

  我省划有海洋倾倒区6个,2004年实际使用的海洋倾倒区有4个,分别为洋浦、三亚、清澜、马村海洋倾倒区。全年共签发许可证5份,批准倾倒量339.8万立方米,年末实际完成倾倒量155万立方米,倾倒的废弃物主要为疏浚物。

  各倾倒区的水质均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倾倒活动未对周边海域环境产生显著影响。

    5.5 港口区环境状况

    2004年监测结果表明,马村港区的水质符合一类海水水标准,清澜港区的水质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洋浦港区的水质符合三类海水水质标准,均能够满足其水质功能要求。

    6. 海洋水文状况

    6.1 海浪

    2004年,海南岛近岸海域的实测年平均波高为0.8米(十分之一大波波高,下同),西沙群岛附近海域为1.0米,南沙群岛附近海域为1.2米。与2003年相比,海南岛近岸海域的年平均波高基本持平,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附近海域均有所减小。

    海南岛近岸海域的实测年最大波高为5.3米,西沙群岛附近海域为2.9米,南沙群岛附近海域为3.6米。与2003年相比,海南岛近岸海域的年最大波高有所增大,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附近海域均有所减小。

    6.2 潮汐

    2004年,海南岛近岸海域的年平均潮位为9厘米(榆林76基面,下同),年最高潮位208厘米,年平均潮差71厘米。与2003年相比,海南岛近岸海域的年平均潮位有所下降,但近二十年来,海南岛近岸海域的相对年平均潮位呈上升趋势。

    6.3 海水温度

    2004年,海南岛近岸海域的年平均表层海水温度为26.5℃,西沙群岛附近海域为27.6℃,南沙群岛附近海域为28.4℃。

    与2003年相比,各海域的表层水温略有下降,降幅0.1~1.0℃不等;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各海域表层水温呈上升趋势,升幅0.2~0.4℃不等。

    6.4 海水盐度

    2004年,全省各海域年平均表层海水盐度变化不大,与常年基本持平。 

    7.1 海洋赤潮

  2004年,我省近岸海域未有赤潮报告。

  新村港赤潮监控区绝大部分海域为清洁海域,水体未达到富营养化水平;浮游植物种类60多种,优势种更替频繁,浮游植物的密度变化幅度较大,春、秋两季的浮游植物密度相对较高;新村港海域采集的野生贝类组织中,未检测出麻痹性贝毒(PSP)和腹泻性贝毒(DSP)。

    7.2 溢油

  2004年12月28日下午,我省近岸海域发生重大油类污染事件。海口市西海岸至临高县临高角的沿岸海域发现大面积漂油,油污对该段海域的海水、岸滩和底质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岸段污染严重,沙滩、礁石或堤岸均被大量的油污覆盖,多处海水养殖区、滨海旅游区和码头区受到损害。

   7.3 灾害性海浪

  2004年,南海的巨浪日数共有67天,其中因热带气旋(热带风暴及以上级别,下同)影响产生的巨浪日数为28天,因冷空气影响产生的巨浪日数为39天。

  夏、秋季产生巨浪的因素主要为热带气旋,春、冬季产生巨浪的因素主要为冷空气。

    7.4 风暴潮

  2004年,没有严重影响海南岛的热带气旋,没有产生风暴潮。

7.5 罕见天文大潮潮灾

  2004年,海南岛西北部儋州洋浦至临高新盈一带沿岸海域,共发生8次超过当地警戒潮位的天文大潮,其中影响较严重的有3次。

  6月5~7日天文大潮 洋浦至新盈一带沿海的潮位超当地警戒水位,最高达50厘米。

  11月15~18日天文大潮 洋浦至新盈一带沿海的潮位超当地警戒水位,洋浦最高潮位247厘米(榆林76基面,下同。),超当地警戒水位17厘米。

  12月13~17日天文大潮 12月15日洋浦实测最高潮位267厘米, 超过当地警戒潮位37厘米,新盈超过当地警戒潮位约50厘米。

  临高县新盈镇沿海,潮水漫入村镇,多处街道、民居进水;儋州市沿海养殖区受灾,部分虾塘被淹。据不完全统计,儋州市光村虾塘受灾面积约13.3公顷。

   8. 海洋环境监控措施

  随着沿海经济与城镇建设的发展,海洋开发活动和沿海人民生产生活与海洋环境的依存度越来越高。2004年我厅采取了一系列专项措施,以有效监控我省海洋环境状况。

    8.1 全面部署海洋环境监测

  组织开展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贻贝与沉积物、江河入海污染物总量、陆源排污口及邻近海域、重点海域控制性监测和海水增养殖区等监测工作,监测范围广泛分布于海南岛近岸海域。通过监测,基本摸清并掌握了我省海洋环境现状及变化趋势,为海洋行政管理和沿海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环境依据。 
 
    8.2 设立海洋生态监控区 
 
    2004年设立了海南岛东海岸海洋生态监控区,该监控区被国家海洋局列入15个国家海洋生态监控区之一。通过对监控区内典型的珊瑚礁和海草床生态系统开展监控,了解并掌握海南东南沿海近岸珊瑚礁和海草床生态的现状与变化趋势,从而为进一步提出我省珊瑚礁和海草床生态系的保护、恢复与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8.3 设立赤潮监控区

  为进一步完善赤潮应急响应体系,及时发现我省管辖海域发生的赤潮,2004年继续实施陵水新村港赤潮监控区监控工作。该区是国家海洋局18个国家海洋赤潮监控区之一,通过对新村港区实施高频率、高密度的监控,全面、及时掌握该区赤潮发生规律和发展趋势,对可能发生的赤潮做到及早预警,以有效组织开展赤潮防灾减灾工作,并进一步引导区内海水养殖业的发展。

    8.4 开展海水浴场监测预报业务

  坚持为海洋经济建设和群众生活服务的方针,继续开展海水浴场监测预报业务,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益服务。2004年对海口假日海滩和三亚亚龙湾海水浴场每天开展监测预报服务,预报结果统一由国家海洋局组织通过中央电视台发布。我省2个浴场环境状况良好,特别是亚龙湾海水浴场水质指标名列前茅,是全国最健康的海水浴场,充分展示了我省海水浴场优越的环境状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8.5 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2004年进一步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工作。组织编制了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大洲岛海洋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发展规划,并获国家海洋局批准。加强对这2个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严格执行保护区相关法规,打击区内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为保护我省海域独特的海洋生态系统,组织开展陵水海草特别保护区选划工作。 

    8.6 推进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针对我省海洋环境监控任务大的特点,积极推进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至2004年底,全省建有海洋环境监测机构6家,其中省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1家,市县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5家。这些海洋环境监测机构与国家海洋环境监测台站网构成了我省海洋环境监测体系,保证了我省海洋环境监控工作的有效实施。 

注:本公报资料源自海南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海洋局南海海洋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海口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的2004年度实际观测、监测和调查数据。


                                 南方渔网编辑:裴冰
编辑: 访问人次:4454 关键字:海南,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渔监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