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一、生物学特征
黄颡鱼属底栖鱼类,其对生态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较强,白天栖息于水体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体上层觅食,喜欢集群和在弱光条件下摄食和活动。黄颡鱼为杂食性鱼类。从卵孵化出膜第4至第5天开始摄食浮游动物,如轮虫、桡足类和枝角类,体长在5—8厘米,主要的食物是枝角类、桡足类、摇蚊幼虫、水蚯蚓等。在体长10厘米以上主要食物有螺蛳、小虾、小鱼、昆虫卵及其它鱼类产在水生植物和石块上的鱼卵等。在池塘人工饲养条件下,黄颡鱼除摄食池塘中天然饵料生物外,还摄食人工配合饲料。
二、池塘养殖
1.池塘条件
池塘主养黄颡鱼,要求水源充足,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不含对鱼类有害的物质。主养池塘面积为3—5亩或10亩以下,水深1.5—2.0米,最好池塘出水处底部比其它地方深10%—20%,便于干塘捕捞。在投放鱼种前15天左右,将池塘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消毒,清除野杂鱼类,再每亩施放有机肥料150—200千克,待水体中大量出现浮游动物后投放鱼种。
2.鱼种放养
池塘主养黄颡鱼,在长江以南地区每亩放养量为:体长2厘米的苗种为2000—2300尾,3厘米的苗种为1800—2000尾,4—5厘米的苗种为1600—1800尾。待放养的黄颡鱼生长到体长约为7—9厘米时,水质已开始变肥,此时每亩投放鲢、鳙鱼200尾左右,其规格为6—10厘米,以控制黄颡鱼池塘中水质。投放的鱼种要严格消毒,通常采用3%食盐溶液浸浴后放入成鱼饲养池塘。
3.饲养管理
(1)饲料与投喂 主养黄颡鱼的饲料,有动物性饲料和人工配合饲料两类。动物性饲料包括小杂鱼、虾、水生或陆生蚯蚓等等,这些饲料是黄颡鱼喜食的,但是资源量有限,要想规模养殖,最好还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投饲要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2%—8%,按水温、天气及鱼的摄食情况而灵活掌握。一般每天上午9—l0时和下午4—6时各投喂一次,因黄颡鱼喜在弱光下摄食,故上午投喂全天投饲量的1/3,下午投喂2/3。
(2)日常管理 一般5—6月份,每10—15天加注新水一次;7—9月份,每7—10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10—15厘米。适时使用增氧机,调节水中溶氧。水质过肥,可先排出部分老水,再加入新水,保持透明度在35厘米左右。在饲养期间,每20—30天用20克/米3的生石灰泼洒一次。7—9月份,每月用漂白粉消毒一次,每次用量1克/米3水体。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