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淡水白鲨学名为苏氏圆腹芒[Pangasius suthipowler(Fowler)]。隶屑于鲶型目、芒科、 圆腹芒属。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一带。1978年我国引进此鱼,由泰国 ADK公司的泰藉华人蔡友光先生将全长为3cm左右的4000尾鱼苗赠送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珠江水产研究所。运抵目的地后存活2000尾。此后我国又先后引进体色为红白相间、篮白相间和 黑白相间的几个种类,分别称为淡水红鲨、淡水篮鲨和淡水黑鲨。目前,这些种类在广东、福建、 河北、北京等地都在试养。
一、淡水白鲨的生物学特性
(一)此鱼的体形类似鲶鱼和鲨鱼,出于商业上的原因,故称其为淡水鲨鱼。此鱼的臂鳍不分 支鳍条4条、分支鳍条30—32条,有一个很小的脂鳍;腹部圆,没有腹棱,这是苏氏圆腹芒类的共 同态特征。体例有几条纵长黑斑带;尾鳍灰黑色,上下边缘白色;背鳍灰黑色,后端有一白色边 缘;臂鳍白色,中部也有一条黑带,胸鳍和腹鳍灰黑色。须两对,颌须可达胸鳍基部,另一对须可达 眼的中部。
(二)生活习性 在自然条件下,苏氏圆腹芒喜栖于水较深、水流缓慢的阴凉处水域,特别喜欢生活于水生漂浮植物下。其抗低溶氧能力较强,在污水中能长期栖息和生存。抗病能力和适应能力均较强,有时因搬运不慎而使鱼体擦伤并不影响鱼体的健康。此鱼最显著的特点是一旦舒畅之时,会发出 叫声。此鱼性贪食,而且对食物无多大选择性。但其性怯懦,受惊扰,即在水中乱窜,以致碰 伤而造成死亡。
苏氏圆腹芒为热带性鱼类,适低温能力较弱,秋季低温条件下捕捞离水时间过长容易引起 死亡。因此,在饲养期间必须保持水温在20℃以上,如果水温下降到15℃以下时,即会冻死。
(三)苏氏圆腹芒属于肉食性鱼类。其食量较大,所摄取的食物粗杂,残菜剩饭、畜禽动物下脚料、 动物性和植物性的商品饲料等均可食用。
(四)年龄和生长 苏氏圆腹芒的生长速度较快,在适宜的养殖 条件下,年可增重2kg左右。如果在河流等自然 水域内养殖,其生长和发育速度较池塘内快得 多。5龄个体体重在十几公斤以上;此鱼的最大体 长可达1m以上,最大体重可达30kg以上。
二、人工繁殖技术
(一)亲鱼的培育
1、亲鱼的年龄 在泰国的自然条件下,鱼苗 经过2—3年的池塘养殖,重达4—5kg的个体就可 完全达到性成熟而作为人工繁殖用亲鱼。在我国 广东一带一般性成熟个体要在3龄以上。
2、亲鱼的培育 亲鱼的培育可在池塘或网 箱内进行,其中池塘培育较理想。培育池要建于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每个池塘的面积为 1000m2左右,水深在1.5m以上。在亲鱼放养前应 进行池塘的彻底清塘消毒,先清除池底污泥,然 后用生石灰消毒。亲鱼的放养且为0.5kg/m2左 右。在亲鱼产卵繁殖前的9个月左右,雌雄亲鱼 要分塘饲养。在亲色培育期间可完全使用人工配 合饲料。若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在35%以上,日投 饵量为鱼体重的2%左右;也可按9:1的比例将绞 碎的野杂鱼与米糠混合后投喂,或将鱼粉、花生 饼粉、米糠和碎米混于一起,其比例为35:35:25: 5,在产卵前3—4个月中,混合饲料中应加入1% 的复合维生素,或每周加喂一次绞碎的野杂鱼。 另外,在亲鱼培育期间还应经常性地进行流水刺 激,以促使其性腺发育。 若是采用网箱培育亲鱼,则网箱的规格为长 和宽在3—5m,高1.5—2m。网箱在水中设置时,网 箱的上部应高出水面30cm,最好是加盖网箱益, 以防亲鱼跳出逃逸。放养密度为1—5尾/m3。投饵 管理技术与池塘养殖相同,但为保持水体内有充 分的溶氧,保证网箱内外的水体正常交换,应经 常冲洗网箱。
(二)人工繁殖
1、亲鱼成熟度的选择 雌雄亲鱼的性成熟特征是:雄鱼腹部较硬, 用手轻压腹部有精液流出;雌色腹部膨大,肛门 呈粉红色,用手轻压腹部有卵粒流出。成熟的卵呈松散状态,卵呈圆球状;谈黄色,具粘性;卵径 为1.863mm左右。
2、催产剂与催产 育苗时,常用的催产剂有两种:一种是绒毛 膜促性腺激素(HGG),另一种是同一种类或是鲶 鱼的新鲜垂体。脑垂体的注射剂量为:第一针为 一个预定剂量,间隔12小时后再注射第二针,第二针的注射剂量为第一针的1.5—3倍。注射时选 用研钵将脑垂体磨碎,用蒸溜水稀释后再注射。
被摘取全体垂鱼体重
一个预定注射剂量=———----------
被注射垂体的鱼体重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注射剂量是在注射第一 针脑垂体时加入100—150IU,在注射第二针脑垂 体时加入300—700IU 雄色徘精一般没有什么困难,一般在雌鱼注 射第二针时,给雄鱼注射一次,剂量为雌鱼总剂 量的四分之一。
3、排卵与授精 在水温为28—30℃条件下,在雌鱼第二次注 射后的8—12小时内即可产卵。亲鱼即将产卵时, 将亲鱼从催产池中捞出,并使鱼的头部向下,用 毛巾擦拭干鱼体,轻轻地将鱼卵挤于干净的玻璃 器皿中。由于鱼卵较粘,一般采用干法授精。做法 是挤完卵后,再将雄鱼的精液挤于卵上,然后用 干净的手或羽毛在边加干净水的同时边搅动,再 静置1—2分钟后即可转入人工孵化。通常每100 万个卵子需1毫升精液。每公斤卵约160万粒左右。
4、孵化 孵化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孵化,另一 种是人工孵化。自然孵化的做法是将授精卵撤在 人工制作的鱼巢上,将鱼巢放入孵化设置于水中 的网箱内让其自然孵化。鱼巢一般用棕榈树的纤 维、水生植物、水草根等制成。每10平方米的鱼 巢撤授精卵1升。孵化网箱一般用细目布制成, 规格为0.9m×2.0×0.5m。为提高孵化率,通常可 采取喷水进网箱以提高水体镕氧的措施,溢出的 水还可清洗卵,以防止死卵的变质。水的溢出率 以3—5L/min为宜。此外,也可在流水条件下孵 化,即将网箱放在小滇流中让其自然孵化,但为 保证网箱内外的水体交换,应经常清洗网箱。人 工孵化是在流水孵化环道中进行,做法与一船鱼 的孵化方法相同。
三、苗种培育技术
在水温28—32℃条件下,受精卵一般经过 24—26小时即可孵出。刚孵出的仔鱼全长2.9mm, 活动能力较强。待鱼苗孵出后,先将鱼巢移出网 箱,这样沉于网箱底部的仔鱼便会上浮。一般仔鱼孵出10—12小时后便可做垂直游动;2—3天后, 仔鱼腹部的卵黄便会被吸收完毕,仔鱼开口摄 食,此时应及时投喂可口的饵料。苏氏圆腹芒有 同类相食的习性,在仔鱼孵出的第3—4天时间时 即可相互吞食。此时若饵料不足会大大降低成活 率。因此,在仔鱼孵出的第二天晚上即应投喂适 口的饵科,如轮虫、水蚤等浮游动物。
另外,为防止或减少同类相残现象的发生,应从仔鱼的初期 培育开始就降低培育密度,一般为400尾/m3即 可。开始投饵时应做到少量多次,每天投饵5—6 次。当鱼苗长到5日龄时,便可摄食底栖生物或 煮过饲料,此时可将所有的鱼苗从孵化网箱移到 培育池中培育,因为在池塘中提前采取施肥肥水 的措施可为鱼苗提供丰富的饵料,保证鱼苗有充 足的食物。当鱼苗长到10日,可投喂绞碎的小杂 鱼,一般饲养两周后,鱼苗可长到2cm以上。在鱼 苗培育期间,因水质问题,可能会生产细菌性或 寄生虫性疾病,这一点应引起充分注意。
四、成鱼养殖技术
(一)池塘养殖 池塘面积以400—3500m2为宜,水深1.5— 2.0m。在鱼种放养前,应对池塘进行消淤消毒,清 除污,并用生石灰清塘,然后,清整塘埂及塘 面。待清塘药物的药效消失后,注水1m左右,按 照一般养鱼的方法施肥肥水,肥水7天后便可放 养鱼种。 同一池塘内放养的鱼种应规格整齐,大小一 致,将不同规格的鱼种分池饲养,并在鱼种下塘 前用5%的食盐水浸泡消毒15—20min。一般放养 鱼种的规格为12—15cm/尾左右。密度为11—13 尾/m2,视水质和饲料营养状况而定;且最好是与 鲶鱼类同池饲养,因为它们有共同的食性,可提 高人工饲料的利用率。
(二)网箱养殖 苏氏圆腹芒的网箱养殖效果也很好。网箱大 小以20—30m3为好。放养密度为50—150尾/m3, 规格为12—15cm/尾。每天投饵2次,日投饵量为 鱼体重的2%左右,以投喂后30min内食完为度。 饲料的种类以人工配合饲料为好。养殖周期为 12—18个月,成活率一般在80—90%之间,每立方 米产量为100kg左右。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