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2001年3月从启东沿海港口购进野生菊黄东方魨计150尾,进行低盐度亲本培育、人工催产、产卵孵化、苗种培育、诱食驯化和土池淡水养殖试验,均获得成功。30万尾菊黄东方魨苗种进行土池淡水养殖到2001年10月底,已卖出鱼种(俗称巴鱼)27万尾,经济效益显著,是适宜在江苏沿海、内地等地区养殖的优良品种,现将低盐度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一) 育苗设施
1、 亲鱼培育池:Ⅰ级池1只,Ⅱ级池3只,规格分别为Ⅰ级:8.5米×5米×1.2米,Ⅱ级:4.5米×4米×1米,室内光线1000~2500勒克斯。
2、 轮虫培育池:室外土池2只,分别为5亩、10亩。
3、 鱼苗培育池:室内水泥池共17只,其中小池9只,规格3.9米×1米×1米,4.5米×4米×1米大池共8个,每平方米布1~2个气石。
4、 供水系统:水源取自启东港自然长江水,盐度为5‰~8‰,利用一个13亩的土池沉淀处理,经过滤后向车间供水;深井一口,供纯淡水,供水量80米3/小时。
5、 供气系统:使用1.1千瓦、2.2千瓦旋涡气泵各1台。
6、 供电系统:380伏市电供给,并自备50千瓦发电机组1套。
7、 供热:2吨锅炉1台。
(二) 亲鱼的培育
1、 亲鱼来源及选择:从启东沿海港口购进,选择3龄、个体规格在0.6~0.8千克/尾、体质健壮、无损伤、肥满度好的纯种菊黄东方魨150尾,用尼龙袋充氧运输,共计105千克。
2、 日常管理:水位80~100厘米,每天吸污换水1次,日换水量为30%~50%,保持微水流。
3、 水质理化因子:盐度12‰~8‰、pH值7.0~8.5、水温18~22℃。
4、 其它措施:在培育期间,投喂鲜活饵料,并适当改变饵料种类,平时注意水流的控制。
(三) 亲鱼的催产
1、 成熟亲鱼的选择:选择无病无伤、腹部膨大、生殖孔红润、手感较好的雌性亲鱼以及轻压腹部有粘稠的乳白色精液流出的雄性亲鱼。
2、 亲鱼的催产:注射分两次,第1次雌性亲鱼注射LRH—A220微克/千克,雄性亲鱼免注。相隔6小时后第2次注射,雌亲鱼注射LRH—A2150~200微克/千克加HCG500国际单位/千克,雄鱼减半。两次注射均采用胸鳍基部注射。
(四) 人工授精怀孵化
1、 人工授精:菊黄东方魨亲鱼在注射完第二针后即进行密切观察,必要时捞鱼取卵检查,当发现卵子发育至V期时及时人工授精。
2、 孵化:受精卵为沉性卵,采用充气、流水的方法孵化,孵化器采用直径50厘米、高60厘米的圆锥形筛绢网(80目),将孵化器置于水泥池中,孵化器中布一气石,控制气量以卵充分冲起不积块为宜,水泥池中采用微流水,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经过5~9天,仔鱼开始孵化,初孵仔鱼长约2.4~2.7毫米。
3、 孵化水质因子:水17~23℃(19~22℃为宜)、盐度5‰,pH7.8~8.0、溶氧大于5毫克/升、光照500~800勒克斯。
(五) 苗种培育
仔鱼孵出后及时移入鱼苗培育小池中,采用了3.6米×1米×1米的水泥池,并调节充气量,第2天仔鱼螺旋向上窜游,第4~5天鳔充气,转为平游,已具摄食能力,具体培育过程可分为前期培育、降盐处理和后期培育三个阶段。
1、 前期培育
从孵出到体长5~6毫米,一般需7~10天,在此期间日常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光照强度以弱光800~1000勒克斯大为宜,水温20~22℃,pH7.5~8.0,盐度5‰,溶氧不低于5毫克/升。培育密度以1万~1.5万尾/米3初孵仔鱼为宜。
仔鱼孵出后第3天开口,口裂约300微米,以轮虫为开口饵料进行投喂,这时仔鱼体内的卵黄已消耗过半,由内源性营养转为外源营养,开始摄食轮虫。培育期间应随体长的增加而加大投喂量,从而保证水体中轮虫的密度。
鱼苗培育从第6天开如换水,换水量30%~60%,换水在投饵前进行,每天吸底污1次。
2、 降盐处理
鱼苗培育大约进行至9天左右,对鱼苗进行首次降淡,每天以0.5‰的幅度逐级降低,在降盐过程中应密切注意观察鱼苗活力及摄食情况,当鱼苗活力欠佳、食欲下降时应停止降盐,保护1~2天后可断续降盐,大约经过6~7天的降盐过程,盐度由原5‰降至2‰,可发塘进入后期培育。
3、 后期培育
后期培育主要采用室外土池培育。
(1) 清塘:培育稚鱼的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一般1~3亩为宜。生石灰清塘,水深6~10厘米,用量为60~100千克/亩;漂白粉清塘,水深50~60厘米,用量为13.5千克/亩。
(2) 注水施肥:在稚鱼下塘前7日即注入2‰的新水,注水深度为60~100厘米,注水时在进口处用80目绢网过滤。用腐熟的鸡、鸭、猪、牛粪施基肥,施肥量为150~200千克/亩。视水质肥瘦、鱼苗生长状况和天气情况适时追肥。
(3) 饵料投喂:7~8毫米的仔鱼进入稚鱼期,消化器官逐步发育完善,两颚齿形成,鳃耙渐发达。各鳍发育基本定型。运动能力与捕食能力都比仔鱼期强,食量增加,生长加快,活饵料由轮虫渐转向小型枝角类、大型枝角类和桡足类等。由于牙齿的形成,稚鱼期鱼苗开始出现互相攻击、互相残食和鼓气现象,在饥饿状态下表现较为明显。所以应及时供应充足的适口饵料,尽量减少鱼苗个体之间的生长差异。
当稚鱼长至20毫米后,进行驯食,开始两天用大卤虫等鲜饵料投喂于食台上方,食台放在离池底30~40厘米处。每亩池塘设4~6个食台,驯食第3天开始用仔鳗料拌和大卤虫、鱼糜等,每天投喂5~6次。
(4) 出池:大约经过40天的培育,鱼苗已完全进入幼鱼期,适应力加强,培育稳定,可及时出池供养殖或增养殖用,出池前5天,将池中水的盐度缓慢降至0。
出池时,将池水放出大半,然后用拉网拖取集中于容器中计数后即刻运走。
(5) 结果:项目组从4月20日~5月10日间分四批对6~8毫米鱼苗进行发塘培育,培育至3厘米鱼苗成活率在65%~80%。
二、问题与讨论
(一) 孵化时的理化因子对孵化率的影响
菊黄东方魨受精卵的孵化期较长,孵化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溶氧控制在5毫克/升以上、水质清新,光照控制在500~800勒克斯是保证孵化率较高的最基本因素。另外,同等条件下水温的高低不但影响孵化速度,同时还影响孵化率。在适温范围内,温度低则会提高孵化率,但周期拉长,影响鱼苗成活率,因此可以认为水温19~20℃为最佳温度。
(二) 相互残食
相互残食是河豚的生理特性,从苗种培育初期到养殖生产后期,时常发生残食现象且程度相当严重,相互残食常使成活率大大降低,严重时导致育苗失败。因此防止河豚的相互残食是苗种生产的主要措施。
1、 发生相互残食的时间及大小
菊黄东方魨的相互残食并非是从孵化后就发才生,而是发育到全长5~6毫米以后进入稚鱼期开始的,此后随着个体的增长,牙齿的进一步发育,残食现象逐步加剧,其中以9~25毫米的鱼苗最严重,开始的残食只是轻轻捅眼前的鱼苗,鱼苗游离时常随后追赶,但并不反复攻击,以后随个体增大,追尾频繁,并常出现数尾围攻的现象,进攻部位主要是尾部和腹部,被咬者受伤后常鼓气自卫,其腹部、尾部留有圆形口印,有的被咬死或食掉。
2、 相互残食的原因及对策
(1)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是引起相互残食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小相同的稚鱼在一起培育时不易产生残食或者残食现象很轻,饱食状态下大小相同的稚鱼残食率会更低(低于3%)。但是若将大小不同的稚鱼混养在三起,即使饵料充足,残食率仍很高。因此,鱼苗大小不同对残食率影响很大,个体差异越大,残食率越高。
(2)饵料不足 饵料的数量及种类是引起相互残食的另一重要因素,稚鱼大小差异和饵料条件密切相关,每天饵料的积累反映出生长和大小差异,所以在培育中饵料条件很重要,要按饵料系列食量加剧,转换过早许多稚鱼不能摄食而饥饿,转换过迟稚鱼单食活饵不能饱食,从而造成成活率降低,这时就应采取活饵和死饵交叉投喂,并拉长转换期,做到缓慢过渡保持稚鱼的饱食状态,从而最大限度降低残食率。
(3)密度过大 由于后期鱼苗生长显著,个体增大,密度过高,既影响生长速度,又会造成个体差异和饵料不足,产生残食。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