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本网2003/8/11讯 盛夏酷暑,在金坛市的城乡道路上,人们不时可以看到一辆辆农用车、卡车拖着一车车水草驶过。这是金坛市湖区的螃蟹养殖户在给遭淹后的湖里补种水草。
据该县农林局领导介绍,在全国首创“河蟹健康生态养殖模式”的金坛市,今年螃蟹养殖户们为了养好螃蟹,可谓不惜本钱,光螺蛳就投放了5万吨,价值2300万元,投放水草价值250万元。
养螃蟹为什么要投放那么多的螺蛳和水草?在地处指前镇的金坛市特种水产科技示范园的蟹塘边,该市特种水产技术指导站副站长王小兵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奥秘。金坛市是全省著名的螃蟹养殖大县,有螃蟹养殖水面共12万亩,其中湖面4万多亩,内塘水面7万多亩。前几年,随着产量的增加,价格却出现了明显下跌。广大消费者觉得,螃蟹没有以前的好吃了。对此,金坛市的水产技术专家们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后发现,要提高螃蟹品质,必须走生态健康养殖之路。具体地讲,就是要在改善水质和改进饲料上下功夫。1999年,他们以每公斤10元的高价,从无锡引进一批名为“伊乐藻”的水草。实践中,他们发现伊乐藻有几种优点:一是冬天不腐烂,不会污染水质;二是生命力特别强,切碎后撒在水里就能生长,而且发棵早,生长快,不会被螃蟹吃光。蟹池种草有四大好处:一是水草本身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优质饵料;二是可为螃蟹提供栖息、藏身场所,高温时可以遮阳,脱壳时可以藏身防止相互残杀;三是可净化改良水质;四是可提高河蟹品质和卖相,水草茂盛的池塘里长出的螃蟹青背白肚。后来,金坛人发现,螃蟹更爱吃另一种名为黄草的水草,于是全市养殖户又在蟹塘内搞起了伊乐藻和黄草间种。
在推广种草的同时,第二年,金坛人又推广了另一项养蟹新技术,在蟹池里大量投放螺蛳。王小兵介绍说,螺蛳是螃蟹十分爱吃的一种荤食,由于是鲜活饵料,吃不掉也不会腐烂污染水质,反而能吸收剩余的饲料,具有明显的净化水质的作用。他指着池塘内水草上和池底、池边上密密麻麻的螺蛳说,不到一两大的螃蟹就能夹碎螺蛳,你别看现在塘内螺蛳这么多,到秋天螃蟹起捕时会被吃得一颗都不剩。
目前,金坛养蟹户一般每亩水面栽种150公斤鲜水草,投放500—800公斤螺蛳,仅这两项,每亩水面增加成本约350元。那么,投放后效果怎么样呢?合算不合算呢?实践下来,效果令人吃惊:以前每亩水面能产50公斤螃蟹,个体能达到125克就算不错了,而现在种草投螺蛳后,水平高的养殖户亩产能达到100公斤,个体普遍提高25克以上。产量高了,个体大了,外观、口味好了,而且病害少了,每亩净资产一般可增加500—1000元。在螃蟹价格逐年下跌的情况下,去年全市大部分养殖户亩均效益达到1500—2000元,有几十户养殖户亩净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几年下来,金坛所有的养殖户都知道了“要想养好一塘蟹,先要种好一塘草”的道理,每年1月份,家家户户忙着往蟹塘里种草,原来一文不值的水草成了宝贝,价格最高时卖到每公斤20元,比鱼价还贵。水草也成了一个新产业,很多贩水草的人都发了财,在当地最大的儒林水草市场,每天都能成交几百车的水草。贩螺蛳的人就更多了,全市有300多人专门到外地贩运螺蛳,远的一直到江西等地,原本不值钱的螺蛳也涨到每公斤接近0.5元。
今年,罕见的洪涝加高温使各地螃蟹养殖业受到较大影响,而在金坛水乡,由于推广了以水草和螺蛳为主要内容的健康生态养殖模式,螃蟹长势喜人。王小兵说,不出意外的话,金坛蟹农们又将迎来一个丰收年。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