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丝尾鱯(Mystus nunerus)又称白须公鱼,属鲶形目鱯科鱯属。2000年6月广州市白云区水产科学研究所首次从马来西亚引进了一批丝尾鱯幼苗,经过精心的饲养观察,获得引种试养成功。
一、生物学特性
1外部形态:头部扁平呈圆锥形,躯干部圆柱形,背部较高。背鳍棘后缘有倒刺,胸鳍棘前缘有锯齿,后缘锯齿粗大。有脂鳍,鳍基与臀鳍相当。尾鳍分叉,上叶延长成丝状。有须4对,包括鼻须1对,上颌须1对,下颌须2对,其中上颌须很长,末端超过腹鳍伸达臀鳍附近。体裸露无鳞,侧线完全。体色发灰,腹部银白,体表及鳍上均无黑斑。
2生活习性:丝尾鱯属热水性鱼类,生活温度为15~37℃,最适温度26~32℃,低于15℃明显不适,14℃鱼体失去平衡。pH6.5~8.5,对水中溶解氧要求不高。丝尾鱯属底层鱼类,集群特性明显,较易起捕。在马来西亚,丝尾鱯通常分布在河口受潮汐影响的河段直到上游的缓流水域,也栖息于稻田附近的渠道。喜欢栖息于不是非常清澈的水域,水深达2~4米,没有泥浆的湖泊或水坝的岸边水域是其首选栖身地。
该鱼为动物性为主的杂食性,天然条件下,幼鱼以浮游生物为食,成鱼则以幼虫、小鱼、甲壳类、水生昆虫、水蚯蚓和有机碎片等为食。人工条件下,可摄食各种商品饲料及其配合饲料。
3生长、繁殖:丝尾鱯长速较快,个体较大,当年苗种可长至150克以上,天然水域常见个体0.4~2.5公斤。雌鱼32.5~35.5厘米,雄鱼35.5~38.5厘米开始性成熟。在马来西亚,丝尾鱯共有两个主要繁殖期,第一阶段为2~4月,第二阶段为8~11月。
二、养殖特点
1丝尾鱯鱼苗较易培育,成活率高,且长速较快,正常培育1个月鱼苗全长可增长3~4厘米。其食性杂,饲料容易解决。但水温在14℃以下会被冷死,需进行越冬保种。
2丝层鱯喜群集生活,可适当密养,但放养过密会影响鱼苗生长。调节放养密度的较好办法是采取分级培育法。一级培育从幼苗培育至4~5厘米,放养密度一般为300~500尾/平方米,二级培育至7~10厘米,放养密度一般为80~120尾/平方米。
3丝尾鱯是马来西亚著名的游钓和食用鱼类,肉质细嫩,口感爽,无肌间刺,腹腔无黑膜,肉质雪白,无特别鱼腥味,深受喜爱。加上该鱼具有长速快,个体大,食性杂,养殖产量高等优点,是值得开发的名优养殖新品种。
三、苗种培育
1培育池条件:刚引进的幼苗在三口鱼池中进行培育,其中J5和J6为面积6平方米的水泥培育池,水深45厘米,水源为暴气自来水,幼5为面积60平方米的水泥培育池,水深60厘米,水源为地下井水。二级在60平方米水泥池中进行培育。
2苗种放养和收获:放养的丝尾鱼苗从马来西亚经空运进口,鱼苗规格整齐,全长约为2.5厘米,由于部分有烂尾病,鱼苗放养时用10毫克/升呋喃唑酮进行浸泡处理。
3饲养管理方法
(1)饲喂管理:全长为2~3厘米的丝尾鱼苗能够摄食粉状配合饲料,一级培育用鳗鱼饲料投喂,二级培育投喂自配的粗蛋白为40%的粉状饲料,投喂时拌成团状,每天分早晚两次投喂,投喂量约为体重的5%~7%,并视摄食情况适当调整。
(2)水质管理:水泥池水体小,水质易变坏,育苗一般加注微流水。剩料、粪便对水质污染大,应及时清除,一般2~3天排污换水一次,换水量约为原池水的50%,以保持水质清新。育苗期不定期充气增氧,保持水中溶氧充足。
(3)鱼病防治:丝尾抗病力强,但因水质恶化、运输起捕受伤、溶氧严重不足、饲喂不当等应激因素影响也可能得病,鱼病防治就是尽量避免以上应激因素的出现。育苗期出现的鱼病主要有烂尾病和小瓜虫病。因长途运输受伤感染细菌引起的烂尾病可用0.5毫克/升呋喃唑酮全池泼洒池水和口服抗生素的办法来控制;小瓜虫病对鱼苗成活率影响很大,应及时治疗。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