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 Steindachner)又名石鳜、圆筒(桶)鳜,竹筒鳜,桂花鱼,属鲻科鱼类。体型侧扁,略呈圆筒状,头部有黑色小圆斑,体侧有较多不规则的黑斑,有的周缘镶白环或黄环,体黄褐色,腹部黄白。斑鳜的个体不大,但肉质细腻嫩滑,为高档淡水食用鱼类,规格在250g/尾左右的商品鱼出口价格在130元/kg左右,国内市场价格也在90元/kg左右。
斑鳜分布于东亚地区水质清澄的湖泊或水库,浙江省千岛湖、紧水滩、乌溪江等大型水库有一定的天然产量。目前,水库渔民以暂养形式开展斑鳜网箱养殖,产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故人工养殖前景广阔。与翘嘴鳜(S.chuatsi)相比,斑鳜有它自己的特点:
1.成鱼个体较小,生长速度稍慢,但味道较好。
2.虽为凶猛鱼类,但并不局限于只吃活鱼,也能吃新鲜“死鱼”,饲料易解决。
3.成熟个体的怀卵量较少。
一、池塘饲养
1.养殖池 以小型池为宜,要求水质良好,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放养前一周抽去“陈水”,然后注入新水并培肥水质,使池内有适量的浮游生物。
2.驯食 用40目左右的聚乙烯网片把池塘一角围起来作为驯食区,面积约占整个池塘的 10%左右,网片高度为0.8-1.0 m,底部埋人泥中20 cm,每隔2 m用竹竿打桩支撑。斑鳜的捕食、抢食能力较差,只有当目标靠近它时才会去捕食,因此投喂半死不活的饲料鱼最好。驯化方法是:用黄泥水把饲料鱼“浆”成半死(能动但不会逃跑)后再投喂;等到斑鳜能聚拢来主动摄食,可采取将饲料鱼杀死后再投喂的方法,此时要把驯化区的围拦网片全部拆除,在池边设几个点引食,直到斑鳜能主动前来觅食,整个驯化过程才算完成。
3.养殖管理 每天投饲三次,日投喂量为鱼种总体重的5%-8%;饲料鱼以新鲜的野杂鱼、小的花白鲢等为宜,冰鲜鱼也可。饲料供应的充足是养殖成功的基本保障。饲养期间定期清洗进排水口网上的污物,经常检查系口安全。每天观察鱼的摄食、活动和水质变化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做好天气、水温、投饲、发病和鱼类生长的记录。饲料鱼投喂前应用3%的食盐水浸泡,以杀死寄生虫和致病菌,减少因饵料带来的疾病。每半月交替使用硫酸铜液喷洒和三氯异氰尿酸(全池泼洒);在鱼病高发季节(7-9月)用适量土霉素拌饵投喂。
二、网箱饲养
1.网箱及其设置 网箱主要用聚乙稀网片制作,网目为1 cm。网箱规格为3m×3m×4m。为便于管理,一般采用敞口、框架式浮动网箱。
2.放养密度 1-2月份开始放养,一般每平方米放养规格为50g/尾的鱼种10-50尾,具体放养量视水质情况酌定。
3.驯食 开始时,每天投喂少量的刚刚杀死的青虾,也可用黄泥水把饵料鱼“浆”成半死后再投喂;等斑鳜能集中抢食后,减少青虾或半死鱼的投喂量,逐渐增加新鲜死鱼的投喂量,直到斑鳜能习惯吃新鲜死鱼为止。
4.饲养管理 驯食阶段投饲量适当少些,待斑鳜正常摄食后,每天投喂两次,日投饲量为鱼种总体重的5%-8%。饲料鱼以新鲜的野杂鱼为宜,体型以长筒状的更佳。每天巡箱一次,每 15天洗箱一次,使箱体处于正常状态,保持箱内水质清新、水流畅通,防止网破逃鱼等事故。从浙江省衢州市和淳安县的网箱养鳜情况来看,目前,斑鳜饲养中的肝脏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故重点要做好预防工作,如用3%- 4%的盐水浸洗斑鳜和饵料鱼,每次3-8 min左右,具体浸泡时间视水温情况酌定。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