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一) 沙滩文蛤养殖
沙滩文蛤养殖在我国历史悠久,自然沙滩养殖的文蛤色泽较池塘养殖的文蛤艳丽、但肥满度不如池塘养殖。另外,近年来我国沿海赤潮频发、经常造成文蛤的大面积死亡,直接影响了沙滩文蛤养殖的发展。
1、养殖场地的选择
自然沙滩养殖文蛤,应选择在海区潮流小(潮流大会造成文蛤的大量流失)、沙滩连片面积较大、沙粒较细、海区海水盐度在5%-30% 之间的沙滩。
2、苗种放养
沙滩选定后,在适养的沙滩外围插上围网、以防止文蛤迁移和敌害侵入。拦网要高出沙滩1.5米左右、埋入沙层0.5米以上。海区潮流稍大的养殖区,最好布置两级围网。文蛤苗种以每亩投放规格为120-200颗/500克的文蛤小苗200-250公斤为宜,具体投放量的多少要根据苗种规格的大小合理调节。苗种的放养密度不合理将直接影响文蛤生长,文蛤重量的增长不仅受生长时间、放养密度的影响,而且受这二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放养密度应该随着生长时间而有所调整。另外要注意的是投苗时破碎及死亡的文蛤要及时剔除,不能及时潜沙的文蛤即使未死,亦应剔除,以免影响健康的蛤苗。
3、养成管理
① 定期取样测量
每隔十天测量及观察其生长情况,尤其台风带来的大潮流会造成文蛤局部密度过大的现象,应及时疏散放养。另外,要密切关注海水环境的变化,尤其是遇上赤潮等人力无法抵御的灾害影响时,如发现文蛤大量死亡,应及时清除;如果海区环境继续恶化,必要时为减少损失,要及时起捕文蛤。
② 敌害清除
必须每天检查围网,发现倾倒或破损要及时修理,要仔细检查网内有没有江蟹等敌害侵入,一旦发现,及时清除。
(二)池塘文蛤养殖
近几年文蛤池塘养殖发展很快,由于虾塘内水质肥、残饵多,受气候、潮流、海况变化影响小,文蛤成长的生态环境优越,所以,其生长速度远较滩涂养殖快、肥满度高、效益好,已有后来居上之势。
1、放养前的准备
放养前应对池塘进行全面消毒、杀菌,采用生石灰(100kg/亩)和茶子饼(100kg/亩:按水体面积计)进行双重消毒清理。池塘消毒后,选择底质较硬的滩面进行平整、铺沙(最好选择靠近环沟的滩面、并做畦、畦宽4-5米、高25-30厘米),铺沙面积约占池塘总面积的1/3-1/4,应根据池塘水体具体调整。养殖面积过大会影响文蛤生长速度、面积过小则不能充分利用池塘的养殖容量。
2、苗种放养
投苗应该尽量选择阴天、黎明或黄昏。特别在气候炎热、苗种规格又小时尤为重要,投苗要均匀撒播,切忌成堆。规格50-60颗/500克的苗种亩投放量,掌握在500-700公斤左右。养殖文蛤面积少于虾塘总面积1/4,投苗量可酌情增加,但不宜超过1000公斤,养殖文蛤面积大于池塘面积1/3应酌情减少投苗量,投放小苗规格300-500颗/500g每亩投放量不宜超过200公斤。
3、养成管理
1、水温水质监测 做好水温水质监测工作,每天早(6:00)和中午(14:00)测量水温,并且观察水色。日常以蓄水为主视水质换水,池内的PH值应控制在7-8之间,溶解氧要达到4mg/l以上,水色应以保持较理想的黄绿色为主,透明度控制在20-40CM。
2、定期取样测量 每隔半个月取样一次,测量及观察其生长情况。如发现密度过大或局部发现成堆的文蛤要及时疏散放养。只要环境适宜,文蛤一般很少迁移。
3、饵料管理 主要是培养塘内饵料生物量为主。早春采用鲜小鱼虾浆全池泼洒以肥水及增加池塘有机碎屑量;夏秋季晴天利用复合肥、有机肥肥水;晚秋、冬季采用豆浆全池泼洒投饵。
4、病害防治措施 每隔一个月采用生石灰(10kg/亩)或二氧化氯(0.125kg/亩)等药物进行水体消毒杀菌以及疾病预防。
5、敌害清除 拦挡敌害、防止逃逸的拦网一般高1.2米, 埋入滩面0.2米,但必须经常检查,发现倾倒或破损要及时修理。每次排水后,应仔细检查滩面有没有青蟹等敌害侵入,一旦发现,及时将敌害清除。
6、防止滩面浒苔滋生 浙江沿海基本上都属正规半日潮,池塘养殖文蛤每隔半个月换水一次,换水时让滩面干露1-2天,冲入场地的淤泥,要立即清理,以有效防止滩面浒苔滋生。特别是春、秋季,文蛤涂上极容易生长浮苔,应采用人工清除或药物清杀。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