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近二年,福建省建瓯城郊渔农利用注水方便的池塘主养或套养黄颡鱼,主养池塘每亩放养2--5cm的黄颡鱼种1600-2300尾,经过6--8个月饲养,商品个体达80--150g,亩产量达300--400kg,产值达9000--12000元,扣除成本(包括鱼种、饲料、肥料、塘租、人工管理费等)4500元,投入产出比1:2--2.7。部分渔农在原有常规养殖中,每亩套养2---4cm的鱼种100--150尾,可增产10-20kg,增加产值300--600元。现根据渔农实践,结合我场1999年度以来推广养殖黄颡鱼的体会,借鉴吸收各地养殖好经验,总结池塘养殖黄颡鱼技术如下。
一、池塘条件
1、水源水质:黄颡鱼耐低氧能力差,要求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注排水方便。最好选择靠近河道、水库、沟渠的池塘。主养池塘最好配有增氧机。
2、大小和水深:池塘养殖黄颡鱼不受面积大小限制。为适合黄颡鱼生态要求,一般主养面积3--5亩或10亩以下。水深以1.5-2m较为理想,黄颡鱼喜弱光摄食,深度不可太浅。
3、形状和底质:池塘为东西走向的长方形。长宽比为5:3。这样便于饲养管理和拉网操作等。注水时易使池水产生流转。池塘底质以易透气的壤土最好,粘土及少泥硬底亦可。底部淤泥不能太厚。10--15cm为宜。四周塘埂坚实不渗漏,并且具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
二、池塘消毒及培养水质
1、池塘消毒:一般在投放鱼种前15天左右,用生石灰清塘。池塘留水6--10cm,每亩用生石灰50-75kg,带水清塘。可按每亩水深1m用125—150kg的量来计算,7天后可放鱼。生石灰能杀死致病菌、寄生虫、水生昆虫、椎实螺、害鱼、蛙卵、蝌蚪、青泥苔以及一些根浅茎软的水生植物,并改良底质。在使用生石灰的同时,每亩加入1--1.5kg的敌百虫,杀灭池底中残留的寄生虫孢子、休眠卵等。
2、水质培养:鱼苗下塘前7、8天,每亩施高温消毒发酵的鸡、猪、牛粪等有机肥料100-150kg,池塘水体大量繁殖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为鱼苗提供充足的开口饵料。
三、种苗放养
黄颡鱼为多次产卵类型,5--8月份都有苗种供应。购买投放的鱼种要严格消毒。通常采用3%-4%的食盐或20ppm的漂白粉溶液洗浴10分钟,再放入饲养池塘。长途运输的苗种可用筛绢网箱置微流水处暂养2-3天,每日投喂红虫3--4次,再入池饲养,可增强体质,提高成活率。
1、主养池塘放养规格和密度。每亩放养量为全长2cm苗种2000-2300尾,全长3cm放养1800-2000尾, 全长4--5cm放养
1600—1800尾。待黄颡鱼体长约7、8cm时,水质已经变肥,再投放6--10cm长的鲢鳙鱼种180--220尾,滤食浮游生物,控制水质,以免过肥。
2、套养。(1)在常规池塘养殖中放养2--4cm的100—150尾。(2)如果池塘不放养鲤鲫鱼,可放养400-500尾。
四、饲养管理
1、水质管理。黄颡鱼耐低氧能力差于家鱼,要求池水溶氧在4mg/L以上。(1)黄颡鱼8cm以前为一个生长阶段,主要摄食浮游生物饵料,饲养期间,通过施肥,使池水“肥、活、嫩、爽”,增养大量的浮游动物。水质也不可过肥,透明度控制在20--30cm。8cm以上,食性已经转变,要改施肥为投喂饲料为主,池水肥度要控制。套养池塘最好常年提供微流水。(2)每半月全池泼洒生石灰一次,每亩水深1m用20kg,使池水pH值保持在7.0--8.4间。(3)定期注水。高温季节,每10--15天向成鱼池加注新水,注换量15--30cm。
2、饲料与投喂。黄颡鱼是偏动物性的杂食性鱼类,鱼体越小“晕”的含量要求越高。刚出膜34天的仔鱼是以自身的卵黄为营养。自然条件下,幼体以轮虫、枝角类、水蚯蚓及其它水生昆虫为食。成体主食各种小鱼虾及软体动物。人工养殖期间,不同生长阶段饲料与投喂方法不同。(1)8cm以前的鱼苗种,可通过施肥培养浮游动物的同时,投喂面团状人工配合饲料,或者投喂纯动物性饲料。每天早晚各一次。考滤到黄颡鱼夜间活动活泼,傍晚可稍多些。投喂面团状人工配合饲料,投
饵点要设水下饵料台,选用蛋白质含量高的鳗鱼、甲鱼、青蛙料等饲料,制成面团状,给饵量以1--2小时吃完为度。也可人工配制专用饵料(配方:鱼粉24%,豆饼20%,菜饼30%,小麦粉20%,玉米5%,骨粉1%,加水混合成面团状投在饵料台上,或压成颗粒投喂)。投喂纯动物性饵料。用绞肉机将小杂鱼打成鱼浆,兑水后全池均匀泼洒。一般每亩绞鱼1—1.5kg。(2)黄颡鱼长至8cm后,驯化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每天二次。给饵量视水温而定,当水温10%—20℃时,给饵量占鱼体重1.5%—2.5%;当水温20℃—36℃时,给饵量占鱼体重4%—5%。结合当天吃食情况,及时调整投饵量。饲料可选用全价配方:粗蛋白38%--40%,脂肪7%-9%,碳水化合物20%--30%,纤维素5--6%。
投饵方法,做到“四定”和“四看”。所谓“四定”就是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所谓“四看”就是掌握了日投饵量后,还得看季节、天气、水质、鱼的吃食与活动情况,以确定实际投饵量。
3、鱼病防治。养殖黄颡鱼较少发病。黄颡鱼能吞食锚头鳋等寄生虫,还能吞食枝角类、桡足类、无节幼体以及各种小鱼虾等,即减少鱼病发生,又消灭了水体耗氧者。套养的黄颡鱼很少发病,一旦发现疾病,就要用药物及时控制。黄颡鱼为无鳞鱼类,对敌百虫敏感,要慎用。主养池塘因其密度大,常有发病。已发现的病害:(1)小瓜虫病,发病初期用60-80mg/L福尔马林药浴病鱼10--15分钟,同时对发病池用福尔马林消毒。(2)肠类病,饲料用20--30g/L食盐消毒,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1%的食盐或蒜汁预防肠炎的发生。对已发病池塘全池泼洒1mg/L漂白粉,并在饲料中每kg体重添加含大蒜素10%的大蒜素粉0.2g,连用4-6天,为一疗程。(3)气泡病,因氧气、氮气等过饱和引起。通过排去1/3池水,注入新水,再全池泼洒食盐3mg/L。(4)出血性水肿病,病鱼池用3mg/L强氯精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3天。同时,对鲜活饵料用1Og/L的食盐消毒后投喂。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