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黄尾密鲴属鲤科、鲴亚科的一种中小型钱鱼类。该鱼适应性和搞病力强、生长速度快,其肉厚质实,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黄尾密鲴在江河、湖泊、水库等大水面中可以自然繁殖,但近年来其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扬。目前,人工养殖黄尾密鲴发展较快,但技术不够成熟,致使产量不高,商品率低,经济效益不显著。现将黄尾密鲴人工养殖高产高效技术介绍如下:
一、黄尾密鲴人工繁殖
1、亲鱼选择
黄尾密鲴2冬龄即达性成熟,一般体重在350克-450克,可于每年的捕捞季节在江河湖泊内捕获繁殖用亲鱼。黄尾密鲴的雌雄在性期极易区分。雄鱼头部、鳃盖、尾柄、胸鳍等处“追星”较多,抚摸有粗糙感,轻压腹部有浓稠的乳白精液流出,个体较小;雌鱼腹部凸出,卵巢的轮廓明显而柔软,无“追星”出现。
2、亲鱼培育
黄尾密鲴是以植物枝叶、硅藻和丝状藻为主食,也食少量的甲壳动物和水生昆虫。亲鱼可单养、混养,单养以每667平方米300尾左右为宜。亲鱼养育池在开春后每天每667平方米平均施发酵粪肥50千克,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厘米-30厘米之间。每每尾喂豆浆、糠麸之类8克-10克。每半月冲水1次,到繁殖季节可达性成熟。黄尾密鲴性急躁,为适应人工繁殖操作,减少死亡,每年秋、春季应定期拉网几次。这样经过锻炼的亲鱼,在催产时遇到拉网,不会造成惊吓跳跃而受伤。
3、催产
催产季节,要求水温稳定在18以上,最适宜水温20-26。常用催产药物中以鲤鱼脑垂体PG的效果最佳,雌鱼每尾注射2毫克-3毫克,雄鱼减半。采用一次注射法,进行腹腔注射。注射后,将亲鱼放在 卵池中自然产卵。在完全不静水的条件下,水温适宜时,经6小时-8小时即发情产卵。黄尾密鲴的卵略具粘大多数卵沉于池底,即便附着于水泥壁上 也易脱落。集卵时将产卵池和孵化槽的排水阀打开,并向池壁淋水,卵粒即脱落,随水流向集卵孔,池干,卵进入集卵箱。
4、孵化
黄尾密鲴的卵径较小,孵化窗口内水流要加大些,在水温22-27的情况下,一般46小时后开始出膜,58小时出齐。此时应减小水流速度,防止逸苗。仔鱼孵出3天现腰点,开始平游,第4天摄食,再饲养2天(每天喂熟蛋黄3次)下池,受精卵到鱼苗下池共历时7天-8天。
二、苗种的强化培育
1、鱼苗培育
方法基本同“四大家鱼”,每667平方米放养20尾左右。黄尾密鲴鱼苗个体比家鱼苗小,易受大型水蚤的危害。因此,鱼苗下池前不能过早施肥,以减少水蚤繁殖。水色嫩、小型浮游生物多、有适口饵料,有利于鱼苗生长。在鱼苗下池前发现大型水蚤较多时,每立方米水体用90%的敌百虫0.05克全池泼洒杀。鱼苗下池后15天内,以投喂黄豆浆为主;15天后可投喂精面粉。经1个月培育,规格达3.3厘米左右,即可转为鱼种培育。
2、鱼种培育
单养每667平方米投放0.8万尾-1万尾,出池规格达10厘米以上;混养每667平方米投入800尾-1000尾,出池规格达15厘米-17厘米。食料以投喂豆饼浆为主,每天喂3次。
三、成鱼养成
1、混养
黄尾密鲴鱼种投放的规格越大,鱼生长速度越快。精养池塘在放足“四大家鱼”后,每667平炉米养250尾左右的鲴鱼冬片,在不增加其他饲料的情况下,年底出塘时可长到400-500克。而在瘦水山塘中,每667平方米只能放养150尾左右。应当注意的是:混养鲴鱼的池塘中不宜放养大型凶猛肉食性鱼类。
2、单养
由于黄尾密鲴的食种强,摄食范围广,因此生长速度比其他鲴类快。实践证明,池塘单养更能取得高产。精养池要求水深1.5米以上,彻 底消毒,确保野杂鱼不入池,并施 足底肥。待池中大量红虫、水蚤等生物出现时,方可下种。鱼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在10厘米以上的商品鱼。黄尾密鲴适应性强,水温15-35是蝚佳生长期若饲料充足,生态条件良好,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700千克-800千克,一般产量也可在500千克以上。
黄尾密鲴抗病能力较强,病害较少,但近年来从工养殖也出现过暴发性的 出血病。此病只要在放鱼前对池塘彻底消毒,高温季节用杀菌药物防治2次-3次,即可控制病害的发生。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