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摘要: 在育苗用水盐度处于临界值的情况下,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盐度及相关措施,可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使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高盐;低盐;育苗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三疣梭子蟹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苗种生产技术亦日趋成熟。但育苗用海水的盐度一般在25‰~32‰之间,而很少在低于20‰或高于35‰的情况下从事苗种生产。据前人对三疣梭子蟹生态学的研究,各期幼体在盐度20‰左右或高于35‰的一定范围内能够正常发育生长,可未曾见到有关这方面的育苗技术报导。笔者于近年分别在山东潍坊市羊口和烟台市海阳从事三疣梭子蟹育苗技术工作中,前者海水盐度为19‰,后者海水盐度为36‰,在均缺乏大量有效调节海水盐度手段和能力的情况下,边生产、边探讨其育苗技术,取得较为理想的产量与效益。现将技术方法总结如下。
1 方法与措施
1.1 亲蟹培养
第一年度5月中上旬,收购海捕抱卵亲蟹250只,均重220g/只;第二年度3月上旬,购买人工越冬未抱卵亲蟹360只,均重135g/只,至幼体孵化时,抱卵成活188只。这2次实践都在亲蟹抓捕入室前,首先测定了原生活环境的盐度、温度。前者,收购海区环境盐度为31‰;后者,越冬池盐度为29‰。据此,调节育苗室亲蟹培育池盐度、温度,与原生活环境基本达到一致。稳定一天后,随换水每天降低或升高盐度0.5‰,至25‰或32‰止,使之与育苗场育苗用海水盐度尽量接近。水温每日升高0.5℃,至20℃~21℃且保持稳定。饵料采用活体沙蚕,每天换水后投喂一次,投喂量以每天略有剩余为宜。充气采用间隔法,每10m2一个气石,6h充气一次,每次l h。
1.2 幼体孵化
幼体孵化盐度、温度与孵化前亲蟹培育池一致,孵化池中施加EDTA-2Na 5×106浓度。幼体布池密度为3万~4万只/m3。定时观察孵化情况。
1.3 幼体培育
1.3.1 换水
Z2开始换水。因池深均为1.5m,第一次换水5cm,以后每天增加5cm。新水采用预热自然海水。至大眼幼体及幼蟹时,每日换水2次,每次换水40%,并根据换水量补加EDTA-2Na,使池水盐度逐渐过渡到与自然水一致。
1.3.2 饵料
幼体孵化后,如果水中单细胞量很少,需立即投喂代用饵料,主要以车元、虾片及升索饲料为主,辅以少量轮虫。轮虫维持数量2~3个/mL。代用饲料每日投喂6次,投饵量视幼体摄食情况及水中生物饵料情况而定。Z3开始投喂刚孵化的卤虫幼体,每个蟹苗幼体以5~10个卤虫幼体为宜。进入大眼幼体阶段,可投喂大卤虫或搅碎的糠虾。
1.3.3 水温
幼体孵化后,培育池水温每日升高0.5℃,至25.5℃时维持不变。
1.3.4 充气
幼体刚孵化时,充气量应稍小。随着幼体发育,需逐渐加大充气量。至大眼幼体后,充气量应不低于1.5%。
1.3.5 病害防治
预防药物以土霉素等常规药物为主,每隔3d使用一次,每次连用3d。一旦发现病害,应加大用药量,但不能超出规定用量。
2 产量与效益
通过2年实践,取得较为理想的产量与效益。
3 讨论与分析
3.1 三疣梭子蟹为广盐性种类,但在胚胎发育乃至整个幼体阶段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育苗过程中,稍有不慎,即会引起变态推迟、活力变差,导致病害发生。育苗用海水其盐度须在规定范围内,应注重盐度调控,特别在胚胎发育及Z1、Z2期间,要基本保持盐度在最适范围之内,盐度差过大,会给幼体发育带来的不利影响。随着幼体发育和对环境适应力的增强,使其逐渐过渡到临界盐度的海水,不仅幼体变态正常,而且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3.2 在进行海水盐度调控的同时,应重视亲蟹及幼体的基础营养,尽量投喂鲜活饵料。使用代用饲料,应采取多元化的原则,达到营养互补,增强体质,顺利变态。
3.3 在育苗过程中,辅以相关的技术措施,均应严格控制在技术规程要求的最适范围之内。在本来盐度不适宜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其他因素对变态及发育的影响,多角度、多方面营造适宜的水环境,为胚胎发育及幼体变态创造良好的条件。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