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南方渔网报道 12月12日,天津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孙海麟率领有关局院、区县领导抵京,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共商渔业科技合作大计,谋求共同发展。经双方商定,“十一五”期间,天津市与中国水科院将重点在渔业资源、环境监测及生态环境修复,封闭(半封闭)循环水养殖和绿色药物的开发及无公害养殖三个方面开展科技合作。天津市将建立聘请水科院的专家与天津的专家定期学术交流制度,抓住渔业经济和渔业生态两条主线,搭建科技企业平台、招商引资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落实组织保障、资金保障、手段保障和生活保障,积极发展节水渔业、休闲渔业、生态渔业和绿色渔业。
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在讲话时强调,中国水科院要高度重视与天津市政府的科技合作,加强组织协调,站在为建设天津贡献力量的高度做好科技合作的组织工作,并把各项具体的科技合作内容和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员,制定科学的科研方案和工作计划,把工作做实,争取切实的成绩;同时,还要充分调研和协商,找准科技合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充分发挥水科院的优势,加强与天津渔业主管部门的密切合作,着力发挥当地的优势,围绕破解制约天津渔业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合作攻关,推动天津水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争取惠及更多的农(渔)民和企业。
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合成介绍,水科院是农业部直属、全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水产科学研究机构。“七五”以来,全院共承担各类科研任务近2000项,有400多项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其中获国家奖38项。水科院以占全国省级以上科研单位的25%左右的科技人员,获国家和农业部奖的成果数量占全国水产行业的55%以上,为我国成为世界渔业大国、沿海和内陆渔区经济发展、远洋渔业的开拓和发展、广大农(渔)民增收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水科院按照建设成为一流的国家级水产科研机构,建设成为全国渔业科技创新基地,高新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和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基地的改革和发展总目标,提出了“开放办院”的思路,科研活动面向社会全方位开放,变科研“小线条”为社会“大坐标”,把水科院的发展融入到了地方渔业发展中。
张合成表示,水科院作为天津市渔业发展的技术依托单位,将继续巩固和发展院及院属各研究所和天津市有关单位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通过合作,共同为加快推进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实现2010年天津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作贡献。
据了解,实施“渔业资源、环境监测及生态环境修复”的目标是,通过科技合作,引进吸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增殖技术,按照海洋功能区划要求,设立繁殖保护区,增殖养护渔业资源,利用改善渤海湾生态优势,改善渤海水域生态环境;实施“封闭(半封闭)循环水养殖”的目标是,由水产科学研究院整合、开发、研究节水、生态和低成本的循环水养殖不同模式,在天津优势水产品产业带建设中示范推广,让广大养殖户看到成果,学到技术,带动和促进天津市养殖结构的调整和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进而示范和带动“三北”地区的水产养殖发展;实施“绿色药物的开发及无公害养殖”的目标是,逐步开发无公害食品禁用药物品种中的替代药物,采用对水生动植物无公害的水产养殖用药,积极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和生态养殖模式。
编辑:邓洁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