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简易温室养鳖是指在越冬池塘、水泥池地上用木材、钢管、铁架、钢丝或竹木混合构搭拱架、塑膜封顶,充分利用越冬前1O--12月和次年3--4月鳖冬眠苏醒后这两个时期采光增温,配备加热锅炉(热水炉)进行加温、增温、控温养鳖。它简单易行,经济实用。采用该模式可将8--9月孵化的鳖苗由5—10g培育到次年4月下旬出池时50g以上,然后土池露天养殖商品鳖可达500g以上。它提高了稚幼鳖成活率,培育了商品养殖所需的大规格种苗,缩短了养殖周期,降低了养殖成本,在华南地区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现谈谈其养殖注意要点。
一、放养密度
放养方式一般采用一次放足,放养密度为5—10g/尾的,15只/m2;10--20g/尾的,12只/m2;20---30g/尾的,8只/m2。最佳容量为0.8一1.2kg/m2,水泥池因换水、清池较容易,可适当多放。
二、水、空气温度
温室水温控制在29℃一31℃,气温在32℃--33℃的平衡条件下,更有利鳖的生长。在晴天中午,室内气温高、水温高,可适当敞开门窗,换气降温,夜间温度低,实行加温。
三、饲料管理
营养丰富、均衡的饲料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粪便的排放,还可增强鳖的体能,增加鳖的抗病能力。投饲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投饲.以饱食量的90%为原则,最好实行水上投喂,饲料要紧贴饲料台,避免滑落到水中,残饵要及时回收,避免腐败酸败污染空气和水体。
四、水质调控措施
1.鳖鱼混养。鲢鱼、鳙鱼、鲮鱼、鲫鱼、罗非鱼等分别以藻类、浮游动物、底栖生物、微生物菌胶团为食,能够有效地消耗池塘中的各种生物。同时促进这些生物、微生物再繁殖,从而达到加速池塘的净化速度,有效地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延缓养殖水体的老化过程,减少病害发生,是池塘养殖过程中水质控制最简便、最科学、最有效的措施。
2.适时增氧、充气。
3.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微生物可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等有害物质,加快氨氮、亚硝酸盐向硝酸盐转化,以有益于藻类繁殖:正常水体中,存在此类菌,随意使用,反而破坏了平衡,同时活菌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光合细菌需要光照,无氧,有机物丰富;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却需要溶氧,氧气不足只能降低氨氮,不能降亚硝酸盐:外用时应针对具体情况,加以选用。内服宝来利来产酶益生素能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粪便中的有害物质,从肠道不断排出的活菌能稳定地净化水质,不会因外用活菌的突然进入破坏生态平衡,而且成本低:
五、正确使用药物
1.慎用生石灰。生石灰对提高水体的pH,改良底质及促进藻类繁殖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正常用量,起不到杀毒杀菌的作用,若使用不当反而会造成水变。尤其是藻类丰富,pH较高的水体,用后引起藻类的大量死亡,造成死鳖;另外在水体氨氮较高时,使用引发氨中毒。在养殖水体中,氨态氮以离子铵NH4和非离子氨NH3的形式存在,两者在水中可相互转化。当水温30℃,pH为8.0时,非离子氨的百分比为7.5%;pH为8.5时,为20%;pH为9时,为45%;pH为9.5时,为72%;pH为10时,为89%。由于NH3不带电荷,其半径较小,容易穿透脂质性生物膜的疏水性微孑L进人生物体内,造成鳖的氨中毒,其毒性可达N比‘的数十至数百倍,养殖中经常会出现死鳖体表无症状,细菌培养无病原体,肝脏肿大,淤血,鳖失血,底板发白,为非寄生性肝病的典型病症。病因是慢性中毒。
2.不主张定期使用外用消毒剂,有病时则根据病情和水质状况用药。
3,灵活运用增氧药物。当水质突变后,底质恶化或在使用消毒剂后使用,能缓解水质缺氧情况。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