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其他 > 技术综合 > 正文

工厂化养鱼循环水养殖刺参效果好

发布时间:2004/10/29 17:02:00  来源:  编辑:南方渔网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1.选址建池  在工厂化养鱼大棚附近选空地开挖参池,一般1000米2的养鱼大棚,按每天3—5个水循环量计算,可供2—5亩参池用水。刺参池单池面积1—2亩,长条形,南北向,两端分设进排水闸门,有效水深2米以上。池底最好为沙泥质或泥沙质,在池底用瓦片顺水流方向堆积成垄状,或在池底投乱石筑参礁。鱼棚设2条排水道,一条通到参池进水闸,另一条通到排污口,用于排放污水。放苗前半个月施用生石灰100千克/亩消毒,冲刷干净。进水1.5米,肥水待用。

    2.参苗放养  3--4月份放春苗,规格5--6厘米,放苗量4000--8000头/亩,直接撒于池底附着物上。也可于9--10月份放秋苗,规格1--2厘米,放苗量5000--10000头/亩,采用网袋投放法,将参苗按每袋40--100头的数量装入20目聚乙烯网袋中,网袋微扎半开口,投入池底参礁上,让参苗自行从袋中爬出。

    3.养殖管理  保持常流水,水源为养鱼大棚排出的循环水。春秋季水位保持1.5米左右,夏冬季水位保持2.0米以上。春秋季日换水量5%—10%,夏季日换水量10%—20%,经常监测水体温度、盐度及刺参生长情况,水温超过26℃,必须加大换水量。夏季大量降雨后必须及时排淡。刺参日常以鱼类残饵、粪便为食,4—5月份、10~11月份,刺参生长旺盛,可适量补充人工饵料。高温季节,每20天左右施用生石灰30~40千克/亩。发现表皮溃烂的刺参应及时拣出,用土霉素3--5毫克/升药浴,集中放养观察。发生赤潮,施用生石灰40千克/亩或甲醛2--4毫升/米3处理。放养春苗当年即可收获1/3左右,翌年夏眠前可全部收获,成活率70%以上。放养秋苗,2~3年可陆续收获,成活率一般10%--40%。

    4.注意事项

    (1)地下水盐度合适与否是制约刺参养殖的关键。刺参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为24‰--33‰,而一般地下水的盐度为15‰--30‰,盐度范围不完全吻合,这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地下水都适合养殖刺参。且每个地方地下水状况差别很大,因此在选址时,首先要保证养鱼地下水的盐度在刺参的适宜范围内,并且要对水质进行严格检测,确保符合养殖用水标准,不可盲目上马。

    (2)防止鱼棚清池药物、污水、油污进入参池。鱼棚除设一条进入参池的管道外,还要设一条排污管道,鱼类发病进行大量药浴,以及洗刷池子的废水经此管道排放,不得进入参池。

    (3)保持水环境稳定。夏季大量雨水人池,盐度骤降,易造成刺参表皮溃烂死亡。因此,大量降雨后要及时排掉表层淡水,并加大换水量,保持池水盐度26‰以上。夏季水温超过30℃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极易造成刺参腐烂。本文介绍的这种养殖方式由于采用地下水,温度较低,只要保持一定的换水量,水温不会成为限制因素。

编辑:南方渔网 访问人次:3848 关键字:,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技术综合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