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银鱼属硬骨鱼纲鲑形目胡瓜鱼亚目银鱼科。目前畅销于国内外市场的主要是太湖新银鱼、大银鱼和寡齿新银鱼3种。
以往水库养鱼,主要放养鲢、鳙等鱼类,年年放种投资较大,产品低档销路难。而银鱼肉嫩味美无刺骨,经济价值高,畅销国内外。银鱼属定居性鱼类、生命周期1年,其繁殖力强(每尾雌鱼可产卵2-3千粒),移殖2、3年后就能繁衍成可持续利用的宠大种群,就是说一次种可永续利用,不需再花钱投种。银鱼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不必人工投饵,故不污染水体,对作为饮用水源的水库最具移殖价值。银鱼对繁殖生态要求容易满足,水温20℃以下,骤降温5-10℃时均可产卵,在广东的地理条件下,移殖一般可以成功。移殖银鱼的水库靠银鱼的自然增殖即可获得可观的产量,国内纯增殖水库银鱼亩产可达15千克以上;广东放养鲢鳙鱼的水库,兼放银鱼增殖,亩产约为2千克,效益相当可观。
移殖增殖
一、品种选择银鱼的种类较多,国内约有15种,适合广东水库移殖的是太湖新银鱼。现广东、广西、云南等省水库湖泊均移殖该品种。
二、制种在银鱼成熟的冬、春季节,用刺网等网具捕捞成熟亲鱼,通过人工授精取得受精卵。受精卵在室内经孵化约5天,待银鱼的仔鱼即将出膜时即可移殖到水库。
三、投放受精卵(苗)的数量及方法投放密度为100-1000 倍(尾)/亩。方法是将卵、苗用塑料袋充氧运输至水库,选择背风,底质较硬无污染的浅水区,最好的密网围隔,不使野杂鱼残食银鱼卵、苗。
四、跟踪监测从移殖银鱼卵当年起,按季节用缯网、刺网等多种网具进行采样,观察银鱼的生长速度、肥满度和性腺发育程度,有条件也可对水库水的理化性质、饵料生物进行分析测试,并采用灯光诱捕等渔具渔法进行库区清除野杂鱼。
五、种群大小的确定一般移殖银鱼的第1年,用刺网于秋、冬季在库区各处捕捞(黄昏放网、早晨收网),能捕获数尾银鱼,即可说明该鱼在水库中心常生长;次年秋、冬季,同样每具刺网应可捕捞银鱼200-300 尾;此时银鱼种群密度已大大增加,但不要急于组织生产性捕捞;第三年秋、冬季,每具刺网已能捕到银鱼1-4千克,此时即可组织全库捕捞。每年的捕捞数量应控制在资源量的80%-90%左右,也就是当每日捕捞量下降至平均日产量的10%-20%时就应停止该年度的捕捞作业,使留库的银鱼有一定的数量继续繁殖,保持资源的相对稳定。
捕捞
捕捞银鱼的方法很多种,主要有拖网捕捞、灯光诱捕缯网捕捞、围墙捕捞及刺网捕捞。目前广东水库多用灯光缯网及刺网捕捞。
一、灯光缯网利用银鱼趋光性的特点,用汽灯或电灯集中银鱼,灯下敷设缯网达到捕捞目的。此法对水面大、透明度高,库底地形复杂障碍物多的水库,使用效果较好。50平方米的缯网一夜最多可捕银鱼约150千克,最少也可捕10千克。笔者2002年底,在广东韶关曲江县小坑水库用缯网捕捞,一个缯网一夜捕25千克银鱼。
二、刺网捕捞该网具结构简单重量轻、操作灵活渔获率高且不受水域条件限制。刺网的网目要与捕捞的银鱼规格相适应,一般捕捞7厘米的银鱼,网目0.8厘米。作业时于傍晚放刺网于水库沿岸,夜晚或早晨收网。网产一般为20米长、2米高的一具刺网可捕银鱼1千克以上。小坑水库2002到2003年1月,最高网产曾达到3.5千克。
另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影响水库银鱼移殖和生产效益的关键技术:
一、移殖银鱼受精卵一定要质量好、受精孵化率高,最好经过人工孵化待仔鱼即将出膜时再投放水库。这样能保证移殖第一年见鱼,为银鱼增殖打下基础。
二、做好除野工作。水库中野杂鱼一般种类多、数量大,广东水库更是如此,野杂鱼是银鱼的天敌,既残杀银鱼的成鱼,也撮食其鱼卵及仔鱼,野杂鱼多的水库,银鱼的种群密度就不可能大、生产效益就小。常年进行水库清野,既可保证银鱼的产量,同时也收获了野杂鱼产品,一举两得,值得提倡。
三、加强渔业管理。目前部分水库仍存在电、毒、炸鱼现象,这种破坏资源的违章渔法也会破坏银鱼的生存环境,使银鱼无法增殖;有的水库密网捕捞鱼虾同时也捕捞了银鱼的仔鱼,也应限制和季节性禁止,以保证银鱼生长至捕捞规格时才捕捞收获。
四、适时适法组织捕捞。银鱼形成种群具有捕捞价值以后,要适时采用有效的渔具进行捕捞,否则,银鱼在产卵季节以后便繁殖下代而死亡,资源不予利用便浪费了。而且,银鱼繁殖力强,不适时捕捞,其后代种群数量大,饵料跟不上也会造成个体瘦小,从而降低银鱼的质量。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