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秋季是鱼类催肥长膘的旺季,抓好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经水产科技工作者长期试验,要比正常管理增产30%以上。所以秋季塘鱼育肥很重要。如果是热带鱼类(奥尼鱼,淡水白鲳、土鲮、革胡子鲶等)可赶在冬前提早上市,减少过冬冻伤死亡的损失;上不了市的,育肥后能增强鱼体的御寒能力,为鱼类安全过冬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措施如下:
一、改良水质
保持良好的水质,给鱼类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促进鱼类育肥长膘的关键。一般7—10日灌注一次新水,每次换水量为20—30厘米;二是每亩水面泼洒生石灰20公斤,生石灰可以中和酸性,提高ph值,释放营养素,改良水质和底质,每月泼洒一至二次。如果是村边肥水塘或以投喂精饲料为主的鱼塘和配套禽畜场的池塘,水质容易富营养化,最好每亩塘用竹杆栏圈50—60平方米水面,种上水浮莲和水仙花,吸收过量氨氮,达到改良调节水质的效果,且水仙花叶可喂草鱼,一举两得。
二、追肥培饵
由于鱼类养殖中存在食物链,鲢、鳙鱼等滤食浮游生物,秋季应看水施肥,培育水中丰富的生物饵料,满足鲢、鳙的生长需要。秋初气温较高,施肥应量少次多。如果是肥水塘,则施少量化肥,既避免水质恶化,又保持肥活嫩爽的良好水质。一般每亩施尿素2·5公斤,过磷酸钙5公斤(氮磷结构),可使池水保持油绿或茶绿色。如果是清水半瘦塘,则以施发酵过的禽畜人粪尿为主,每亩施400—500公斤,7—10天施一次,能迅速培育浮游生物,满足鱼类摄食的需要。秋末水温逐渐下降,应以施有机肥料为主,使池水变肥转浓,促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越冬提供充足的营养饵料。
三、保证投喂营养丰富的饲料
秋季气温明显下降,日夜温差大,鱼类开始积累能量准备越冬。一方面,要保证投喂足够的青饲料,每天上下午各投喂一次,每次投喂量要以在2小时内吃完为宜。另一方面,还必须增加精饲料的投喂,可用麦皮、玉糠、花生麸、黄粉等混合调配,每日投喂一次,投喂量占鱼体总量的2·5%—3%为宜;10月份后则投3%—4%,适当增加,以保证鱼类育肥长膘过冬的营养需要。
四、防止浮头
进入秋季,对于精养密度较大,产量较高的池塘,因投饲施肥量大,有机质含量多,鱼类活动频繁,极易发生缺氧浮头现象,这时早晚特别是下半夜期间要加强巡塘。投喂时,一旦发现鱼群吃食减少,吃食时间延长,塘中残饵增多,特别是草鱼衔草满塘游动而无吃草迹象,说明水中开始缺氧。如白天在水面可看到浪花,鱼群受惊后在水面可见明显的波浪,说明已经出现“暗浮头”,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有可能泛塘。当发现鱼群出现浮头预兆时,即开动增氧机增氧,或排入新水进塘,增加溶氧量,适当排放一部分老水。如果又无新水灌注,又无增氧机增氧,则每亩用明矾5公斤或食盐20公斤化水溶解泼洒,或用增氧剂按说明使用。捞净水中杂质残草,减少污染净化水质,这对减弱、防止浮头也有作用。
五、防治鱼病
秋季鱼类的食欲旺盛,暴食暴长,极易出现烂鳃和赤皮等症状,每半个月1亩塘1米水深用漂白粉2斤化水全塘泼洒,用克菌威、鱼必康拌饲料投喂1次;如果发生病害,则连续消毒二次,投喂药饵1次疗程(4—5天),就能治好鱼病。总之,防治鱼病,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从水质,投饲、防病等方面去考虑,效果才好。
六、为过冬做好准备
通过秋季育肥都达不到上市规模的塘鱼,则要准备过冬。有的塘鱼要分品种、分规格专塘养殖过冬(凶猛性肉食性鱼类如甲鱼、鳜鱼、草胡子鲶、山斑鱼、土塘虱等,不要大小混杂养殖,免得发生大吃小,强食弱的自相残杀现象);有的池塘则要清塘消毒,培肥水质,使转塘的鱼类(鱼种)有一个良好的过冬环境;普遍的池塘要灌深水,(2—3米深),水越深,越保暖;热带、亚热带鱼类过冬的池塘还要搭防霜棚,用禾草或编织薄膜在背风向阳的池塘最深处(最深的地方水温最高)的上方(离水面20公分)亩搭80—100平方米,也可在塘头基地四周堆放平时准备好的草皮泥,注意气象广播,寒潮来时点火薰烟溶化霜雪,驱逐冷空气,也可起到保温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