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亲贝的选取
育苗用的亲贝以1龄~3龄、壳长12厘米以上的为好。亲贝均在收获季节挑选,装入网笼后在专用筏架上疏挂精养。取用亲贝时,应在牡蛎的自然排放期间内选取,将亲贝从海区取来进行直接催产,或者移入较大的水池内静水蓄养,以备当海区的亲贝排放后仍可继续用以催产。
二、性细胞的获得
用解剖法和阴干升温流水刺激诱导催产法可获得大量受精卵,进行人工育苗。解剖法操作按一般常规进行。阴干升温流水刺激催产法的操作是首先将亲贝洗刷干净、仔细清除壳面一切附着生物后,阴干12小时(一般从傍晚18时至次晨6时),然后移至阳光下用竹帘遮盖后进行升温,持续时间10小时左右,然后将亲贝装入网笼,每笼盛亲贝15只~20只,吊入催产池中,用水泵以65吨/小时流量注入经沉淀的新鲜海水,接近注满时打开池壁阀门,使池水保持流动,经流水刺激2小时后,停止注水,待亲贝排放。催产效果以亲贝处于临产前1天~2天开始采用阴干升温流水刺激法较好。此外,与升温幅度大小也有直接关系。
三、幼虫培育
亲贝在催产池产卵受精后,当胚胎发育至D形幼虫期时进行幼虫筛选,即将池水上层3/4水体中的幼虫,通过池壁阀门放入育苗池培育,其余1/4水体及底部的残卵等全部废弃。D形幼虫入池培养的密度为15只/毫升~20只/毫升。开始培养的3天~5天内,逐日加水20厘米~30厘米,幼虫个体达100微米以上时,采用NX103筛绢换水器进行虹吸换水,每天换水量1/2左右。饵料主要采用角毛藻、扁藻、环沟藻和X藻四种。根据幼虫不同发育阶段,其投饲种类及投饵量一般是:
D形幼虫期
投喂环沟藻或X藻,日投饵量为19万细胞/毫升~20万细胞/毫升。
壳顶幼虫期
环沟藻、角毛藻和扁藻混合投喂,日投饵量为环沟藻2万细胞/毫升、角毛藻1.4万细胞/毫升~2.4万细胞/毫升、扁藻0.3万细胞/毫升~0.6万细胞/毫升。
眼点幼虫
投喂角毛藻和扁藻。日投饵量为角毛藻2万细胞/毫升~4万细胞/毫升,扁藻0.3万细胞/毫升。
为保持培养水质的新鲜,贮水库每两天开闸更换新鲜海水一次,沉淀地海水使用时间不超过3天。育苗期间育苗池水体的理化因子变化范围一般为:水温25℃~30℃,比重1.01~1.0818,pH值8.0~8.4,溶氧4毫克/升~6毫克/升。
四、附苗及采苗
幼虫发育至280微米~300微米、出现眼点和足时即开始投放附苗器采苗,附苗器采用虾夷扇贝壳、牡蛎和水泥条效果较好。贝壳用聚乙烯绳每60片串成一串,长度约60厘米左右。橡皮条虽在海区的采苗效果很好,但在育苗池内投放采苗的效果却很差。
采苗前先使池水降至70厘米左右,然后将附苗器系在池面横杆上吊挂于池内。附苗器吊挂间距离为10厘米左右,然后采取不断升降水位和轮番倒置附苗器上下位置的方法,以求附苗均匀和减少阴阳面附着量的差异。
太平洋牡蛎人工育苗,从室内小水体(5立方米水体以下)到室外大水体(50立方米水位以上),都能育出苗,而以室外大水体育苗效果较稳定,且能缩短育苗周期,简化育苗工序,十分方便。育出的稚贝在池内暂养至10下旬再移往海区养成,以避免附着稚贝下海放养被藤壶覆盖而造成损失。
南方渔网编辑:陈如燕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技术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