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鳜鱼(又名翘嘴鳜、桂花鱼)
品种简介:鳜鱼肉质丰厚坚实,洁白细嫩,蛋白质含量达18.5%,脂肪含量达3.5%,以味鲜肥腴著称。古诗有“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之句,赞誉鳜鱼。鳜鱼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名贵河鲜,有“淡水石斑”之称。民间还把鳜鱼作为产妇及贫血者的调养品。因此,鳜鱼在国内外市场销路好,售价高,出口很收欢迎。
基本特性:鳜鱼生性凶猛,刚孵化出来的鱼苗就以捕食其他鱼虾为食,饵料鱼以麦穗鱼、小鲫鱼等野杂鱼为多,只要掌握好放养鳜鱼的规格和数量,就能在池塘中与家鱼混养,并能将池塘中的野杂鱼转化为优质的鳜鱼。一般每亩可放养当年繁殖的鳜鱼苗20—30尾,到年底可收获鳜鱼20多斤, 均重可达1斤,每亩可增加收入200元。
主养鳜鱼每亩池塘放养鳜鱼种800—1000尾,利用较肥的池塘大量培育鲢、鲮等鱼苗作为鳜鱼的饵料鱼,也可以在附近水体捕捞鲜活的小鱼虾来投喂。投喂的饵料鱼适口、充足,饲养约5个月,个体均重就可达到1斤的上市规格,一般每亩可产鳜鱼800斤。例如,珠江三角洲于1987年开始进行鳜鱼养殖生产试验,取得成功,于1990年转为规模生产,短短几年,已在南海、顺德、中山、江门、新会等市形成养殖基地,1995年主养6万多亩,产量2.1万吨,产值10亿多元,是优质高产高效的养殖品种。
2、虹鳟
品种简介:原产美国加利福尼亚太平洋沿岸,1874年首次被引至美国东海岸饲养,现已遍布世界五大洲。中国的虹鳟养殖始于1959年,由朝鲜引进。虹鳟鱼头小、骨少、肉厚、肉中无肌间刺,肉质鲜嫩,胆固醇含量几乎等于零,其EPAC(二十碳五烯酸)含量高出其他鱼类数倍之多。
基本特性:虹鳟鱼体色鲜艳,喜生活于水质清澈、氧气充足、水温较低的山区水域。生长水温在3—25℃范围内,适宜水温7—20℃,最适水温10—18℃。虹鳟鱼对水中溶氧很敏感,当水中溶氧低于5毫克/升时,食欲不振,呼吸困难;低于3毫克/升时,会大批死亡。仔鱼以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及水生昆虫为食,二龄以上以食鱼类为主,在人工饲养情况下,较易驯化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成鱼池分水泥池和土池两种。以水泥池居多,水泥池的面积以50—200平方米为宜,水深1米,以长方形最佳。鱼种规格以尾重50克为好,一般亩放800—1000尾,可产成鱼1000斤左右。注意养殖的虹鳟鱼的地方最好有活水源。
3、乌鳢(又称黑鱼、财鱼)
品种简介:黑鱼在我国分布较广,喜栖居于水草多的泥底,在河湖塘渠均有分布,适应能力强,因有辅助呼吸器官,所以在混浊水体或缺氧水体中亦能生存,是当前省内外专家大力推荐的养殖品种之一。黑鱼肉含蛋白质19.8%,脂肪1.4%,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味鲜,食用价值高于一般鱼类。黑鱼出水后不易死亡,死后肌肉也不易腐烂变质,便于运输加工。同时还具有祛湿利尿、祛瘀生新、通气消肿等功效,可以说是高级的营养、滋补佳品。
基本特性:黑鱼生存水温0—41℃,耐低温,抗高温,适宜生长温度为16—30℃。对环境适应能力强,有辅助呼吸器官,可直接呼吸空气中氧气,故耐低氧,在少水或潮湿的地带能长时间生存。遇有敌害时,可以潜伏于底泥中。可随细小水流转移水域,因此养殖时要注意防逃。黑鱼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成鱼养殖主要以野杂鱼为饵料。黑鱼生长快,产量高,一般亩放尾重50克的黑鱼种8000尾左右,经过一年的养殖,每亩可产黑鱼8000斤左右。黑鱼抗病能力强,病害较少。注意:养殖黑鱼的地方饵料鱼一定要数量充足,价格低廉。
4、沟鲶
品种简介:沟鲶,学名斑点叉尾鮰,又称美国鮰鱼。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是大型的淡水鲶科鱼类,最大个体70斤以上。80年代中期引进我国,获得成功,生产实践证明,沟鲶具有食性杂、生长快、产量高等优点,易捕易养,抗病力强、适应性广,值得大力推广养殖。沟鲶个体大,含肉率高,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还具有催乳和滋补功能,深受美国、加拿大和其他许多国家消费者的欢迎,加工好的成品和半成品在西欧、日本等地均较畅销。
基本特性:沟鲶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温度范围为0—38℃,水温5℃以上开始摄食,最适生长温度为20—34℃。沟鲶喜栖息于水的底层,喜在有河砾、块石的底质中生活,性较温驯,有集群习性,对环境变化适应较强,在溶氧2.5毫克/升以上就能正常生活。沟鲶是杂食性鱼类,性贪食,喜群食,并喜欢在昏暗少光的条件下摄食,容易驯化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生长速度与草鱼接近。沟鲶适应性强,既可单养,以可与其他鱼类混养,还可以进行网箱集约化和家庭小水体养殖,其中以池塘养殖较为普遍。一般的池塘均可以养殖沟鲶,亩放体长15—20厘米,尾重30—40克的鱼种800—1200尾,全年都可以放种,以春天放种效果好,经过一年的养殖,每亩可产沟鲶成鱼1000—1200斤。注意沟鲶为无鳞鱼,用药时要严格掌握剂量。
5、黄颡鱼
品种简介:黄颡鱼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干支流及附属水体中,在江河、湖泊、河渠、塘堰中均能栖息。黄颡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人们特别喜欢的优质水产品,所以近几年各地纷纷开展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并取得了成功。
基本特性:黄颡鱼属底栖性鱼类,白天栖息于水体底层,傍晚或夜间游到水体上层觅食,对生态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较强。黄颡鱼的适温范围为0—38℃,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自然水体中都能生存,较耐低氧,抗病能力强,在常规条件下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适合于我省各地推广养殖。黄颡鱼为杂食性,食性范围广,可采用人工配合饵料饲养,饵料来源较易解决,饵料系数低,可进行池塘主养、池塘套养、网箱养殖。黄颡鱼的起捕率较低,通常不易用网捕捞,多数均为干塘及下卡捕捞。
以上鱼类品种联系单位: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推广开发科
电话:2880737
南方渔网编辑:陈如燕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技术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