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养殖周期,通俗的解释是指某一批种苗在鱼塘里养成上市的商品鱼所耗费的时间,生产上往往以年为单位。鲤、鲫鱼和大口鲇的养殖周期一般是1-2年,草鱼、青鱼、鳙、中华倒刺鲃、长吻鮠、团头鲂的养殖周期一般是2-3年。养殖周期的长短,直接关系到成品鱼的规格(个头大小)、单位面积的产量和养殖效益的高低,本文就此作一些探讨,希望对养殖户们有所启发。
1.在人工精养条件下,饲料成本是生产成本的大头。适当缩短养殖周期有效降低饲料成本,相应地就提高了养殖效益。众所周知,一般养殖鱼类在性成熟前体重的增加是一年比一年快,性成熟后则相反,而且年龄越大生长越慢(以相对增长表示),但维持其生存的基础代谢所耗费的营养物质却越来越多(生产上表现为饲料系数升高),所以养殖周期过长(特别是拖到性成熟以后)对养殖者来说是不利的。适当缩短养殖周期(鲤、鲫、大口鲇等可一年养成,草鱼、团头鲂等两年养成)能充分利用品种自身所具有的阶段生长优势这个生物学特性,降低饲料系数和生产经营风险,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最近几年,常出现鱼价波动较大的情况,许多养殖户的对策是鱼价低了我不卖,压塘待涨。其结果,延长了养殖周期3个月到6个月,没有赚到钱不说,还影响了第二年的生产计划,真叫“赔了夫人又折兵”。为什么?因为鱼价的低谷都出现在每年的国庆到元旦(或春节)之间,如果此时你的鱼不出塘销售,那么鱼将在塘里越冬,越冬是要失重的,一般要失重15%-20%,开春后投喂的饲料首先要满足恢复性生长的需要,随后才有增长性生长,恢复性生长所用饲料是没有经济回报的;其次,节后鱼价一般会有回升,但千万别忽视了节后鲜鱼的消费量会有明显下降,如果回升的鱼价没有达到你的期望值,或者销得很慢,你将可能被迫继续压塘,这就会影响第二年的生产安排了。因此,我们主张“顺价销售”。
2.鱼种成本在生产成本中居第二位,因此降低鱼种成本也是养鱼增效的一个有效方面。适当延长养殖周期、生产出规格更大一些的商品成鱼无疑可以达到这一目的。例如目前鲟鱼在西部地区市场上受欢迎的规格是尾重1.2-1.5斤,超过1.5斤的鲟鱼每斤要便宜1元钱左右,大于2斤的鲟鱼简直就没人要了,为此,我们尽可能将鲟鱼养到尾重1.5斤时才上市,这样就摊薄了鱼种成本,效益相对地提高了。其实,在鱼种价格相对较高或鱼种供应比较困难的地区,都适宜采用稍长一点的养殖周期,大水面(江河湖库)的增养殖也是饲养周期长一些更为有利。但切忌降低鱼种成本,不顾市场需求盲目生产大规格商品成鱼,否则其市场风险可能置你破产。
3.不同规格的商品鱼,市场售价不同,应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养殖周期。一般情况下,年龄大的鱼个头也大,大鱼的食品价值和营养价值比小鱼高。例如,一条体重500克的二龄鲤鱼,可食部分占体重的49%,每500克鱼肉含热量580大卡,而在相同条件下养殖的一条体1500克重的三龄鲤鱼,可食部分达55%,每500克鱼肉含热量807大卡;又如体长36厘米的白鲢,其蛋白质含量13.4为%、脂肪含量为4.4%,而体长51厘米的鲢相应的数值则是17%和6.4%。但消费者往往对各种鱼的大小规格有一定的偏爱,显然这种偏爱不一定和营养价值相符合,可这种偏爱绝对会在市场的价格定位上起作用。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和保证养殖者的切身利益,目前在确定养殖周期时,对这种主流偏爱还不得不充分考虑。
4.从生产管理自身的角度考虑,尽量缩短养殖周期是最经济、最实惠的,因为养殖周期短,资金周转快,鱼塘租金和水电费等的摊销少,有得于扩大再生产,同时生产工序相对较少,风险也小,因而对安排和组织生产都十分有利。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按市场规律办事,一味追求缩短养殖周期并非明智之举。
5.对一些苗种价格昂贵、但在较高龄期间生长速度仍然较快的品种或者是作为深加工对象的品种,可以采取较长的养殖周期,如鲟鱼、胭脂鱼、大口鲇、斑点叉尾鮰等等。
6.生产经验表明,在同样的养殖条件下,若既要求养成较大规格的商品鱼,又希望缩短养殖周期,就必须采取稀放鱼种和投喂好料的技术措施促鱼速长,但稀放的结果往往会导致总产量降低。相反,增大放养鱼种的密度尽管能够提高总产量,但由于鱼长速慢,又会延长养殖周期。因此,掌握合理的养殖周期对提高养殖效益是至关重要的。
南方渔网编辑:陈如燕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技术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