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泥螺,俗称“麦螺”、“梅螺”、“黄泥螺”、“吐铁”等,隶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后鳃亚纲、阿地螺科,为西太平洋沿岸半咸水产的习见贝类,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潮间带。泥螺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消费者喜食的贝类。浙江沿海养民有滩涂养殖泥螺的传统,至2000年底,全省养殖面积已达17万亩。由于实行生态养殖,本轻利厚,经济效益好,因此,泥螺养殖业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我们对浙江沿海滩涂养殖泥螺的栖息习性、摄食习性进行了观察,并对养殖滩面饵料生物的培育技术进行了总结。
1栖息习性
浙江省沿海各地的泥螺一般分布于中、低潮带,以中潮带中、厂区至低潮带上区为最多。潮下带数米深处也曾发现泥螺,但很少见。随季节变化及环境条件改变,泥螺有上、下迁移现象,一般冬季分布潮区较低,多在低潮线附近及以下,春、夏季则分布潮区较高,可上移至高潮带下层。泥螺生活的底质为泥沙底和软泥底,在沙泥、沙质底质中亦能生存。在较硬底质中生活的泥螺,肉质较硬,嗉囊内常含有沙粒,俗称之“泥精”,食之品质欠佳。而软泥滩中所产之泥螺,肉质柔软鲜嫩,品质较好。泥螺营底栖匍匐爬行,退潮后在滩涂表面匍匐爬行,进行摄食。春、秋季节雨天或天气较冷时多以头盘挖掘泥沙而潜于泥沙表层,不易被发现;晴天阳光照射、涂温上升,则爬出泥层在涂面上摄食。夏季则晚上出来活动,白天烈日暴晒下极少爬出滩涂表面。
2食性
2.1饵料生物的种类泥螺的食物主要为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也摄食一些小型甲壳类和无脊椎动物的卵。底栖硅藻主要为菱形藻属(Nitzschia)、双眉藻属(AmphFora)、斜纹藻属(Pleurosigma)、布纹藻属(Gurosigma)、圆筛藻属(CoscinodiscuJ)、舟形藻属(Navicula)、羽纹藻属(Pinnularia)、脆杆藻属(Fragilaria)、曲壳藻属(Achnanthes)、双壁藻属(Diploneis)、小环藻属(Cyclotolla)、卵形藻属(Cocconeis)等的种类。底栖硅藻的优势种类和数量依不同季节和区域而异。在泥螺生长最为迅速的3~6月份,浙江宁波慈溪滩面的底栖硅藻,以菱形藻属、舟形藻属和卵形藻属为主。
2.2摄食习性泥螺为舔食性螺类,以齿舌刮取滩面表层的涂泥为食。当泥涂中藻类很少时,泥螺就以涂泥中所含的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泥螺对食物没有选择性,摄食的底栖硅藻的种类、数量和滩面饵料生物组成基本相同。泥螺的主要食物成份的变化取决于其生活环境中饵料的变化。比如,上半年泥螺主要摄食底栖硅藻,种类多且数量大,生长旺盛期与自然海区硅藻繁殖盛期相吻合:而下半年(尤其到10月份以后),随着藻类数量的逐渐减少,泥螺的食物以有机碎屑为主,生长缓慢。
3滩涂培饵技术
滩涂泥螺的养殖方式主要有平涂养殖和蓄水养殖等。随着泥螺的迅速生长,当观察可见涂面已无油泥时,表明底栖硅藻缺乏,涂面的饵料生物已不能满足需要,这时应施肥培养饵料生物,直到滩涂表面重新出现黄褐色的油泥。肥料的种类有:
3.1无机化肥:用尿素作氮源,过磷酸钙作磷源进行施肥,也可用复合肥料施肥。在退潮后,按涂面积存的水量(一般水深为2~3cm),施尿素10-5kg/m2、过磷酸钙10-5kg/m2,一般5~7天施肥一次。3.2农家厩肥:一般每半个月左右施一次发酵后的熟鸡粪,用量为0.06~0.08kg/m2。施肥的方法为:在养殖滩涂的两侧和中间挖一条5~10cm深的沟,把鸡粪埋在里面。随着潮水的涨落,鸡粪内的成分逐渐渗透出来,既可作为泥螺的直接饵料,又可肥涂,促使底栖硅藻的大量繁育,是泥螺养殖中不可多得的肥料。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