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市石港镇千亩稻田养殖示范方,从1999年起承担了通州市科技局"稻田鱼虾蟹高产高效混养配套技术"项目。经过三年的组织实施,共推广鱼虾蟹混养面积3048亩,实现亩均产鱼49.8公斤、虾20.5公斤、蟹60.3公斤,亩增效益2180.6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推广了9项配套技术,现介绍如下:
一、合理构筑养殖沟。一般养殖沟面积占整个稻田面积的30%左右。在稻田四周开沟,面积大的可加挖"十字沟"。养殖沟宽3米左右,深1.5-1.8米,坡比1:1.25,并在1米深处留有"休息"平台。
二、切实落实防逃措施。排水口用双层密网包扎;在养殖沟四周设置"防逃墙",全沟封闭。
三、认真清整与消毒。沟塘清整就是修整沟埂沟坡,清除过多淤泥,一般在鱼虾蟹"起塘"放养之前进行。沟塘消毒方法:一是干塘消毒,保持塘中5-10厘米水深,每亩撒生石灰30-50公斤;二是带水消毒,漂白粉用量为每升水20-30毫克,对水后全塘泼洒。
四、科学放苗进塘。一是坚持苗种消毒下塘,消毒采用药浴法。二是肥水下塘,特别是蟹苗、虾苗。三是使水温与环境温差小于3℃,再将苗种投入池中。
五、优化混养配套模式。一般每亩放养"豆蟹"苗2500-3000只或"扣蟹"苗600-800只,青虾1.5万-2万尾或抱卵虾0.15-0.2公斤,二类鱼苗(每尾重0.2-0.25公斤)50-60尾。在养殖水体中移栽水葫芦、水花生、轮叶黑藻等水生植物。
六、加强水质管理。稻田基肥以施有机肥为宜,一般每亩施畜禽粪肥500-600公斤,饼肥150-200公斤。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每隔10-15天每升水施100毫克无机磷肥,高温季节于晴天下午3点前加水。水稻治虫防病杜绝使用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切忌一次性施用过多化肥。
七、综合防治病虫害。一是彻底清整池塘,苗种消毒下塘。二是改以往在中稻栽插后放养为春季塘内先上水放养。三是做好"三查三勤"工作,即早晨查浮头情况,午后查鱼类活动情况,傍晚查水质;勤捞蛙卵,勤除杂草,勤作记录。四是根据病害流行特点,定期防治。
八、科学投饲。合理配制饵料,不投变质、有毒饵料,鲜活饵料要先消毒再投喂;用颗粒饲料养鱼。
九、大力推广稻田一年两茬养殖技术。在12月份,每亩投放青虾苗10-15公斤,鱼苗50-60尾。翌年5月份清塘,青虾上市,鱼苗寄养。栽插中稻前,养殖塘灌水,投放鱼、虾、蟹苗种,进行正常稻田养殖。稻田一年两茬养殖技术的应用,可平均每亩增产稻谷50.3公斤,加上养殖两茬水产品,平均每亩增加收益1058.2元,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南方渔网编辑:陈如燕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技术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