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一、适量投饲
秋天气温逐渐转凉,鱼的生长较快,再加上此时饲草数量多、质量好,只要狠抓管理工作,可使其在9月底以前达到上市规格。在天气正常、无浮头危险的日子,要大量投饲。一般青鱼的投饲量占全年总投饲量的44%,草鱼占41%。但白露前后小青鱼和草鱼易发病,要适当控制投饲量,原则上以鱼下午吃完料为度,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9月下旬以后,鱼病高发季节已过,又可大量投喂,让鱼日夜吃食,这对促进鱼体增重和提高产量有很大作用。但又要防止投放太多变质饲料有害鱼体和恶化水质。此时青绿饲料逐渐减少,对草食性鱼类要增加投喂商品饲料的比重。10月下旬以后,水温降低,鱼的食量减退,可减少投喂量,维持到干塘收获为止,以保鱼不掉膘。10月份,一般青鱼投饲量占全年总饲量的16%,而草鱼则一般为10%。
二、合理施肥
早、中秋水温高、气候多变,水质容易变化,加上鱼类吃食旺盛,耗氧量大,施肥要量少次多。晚秋水温渐低,有机物分解慢,肥力持续时间长,施肥要讲究量多次少。一般8--9月的施肥量占全年总施肥量的30%,而10月占6%。经常施肥的鱼塘,要根据施肥和水质变化情况经常加注新水调节水质。还要根据气温情况加强注水或中午开增氧机搅水1小时左右。晚秋水温渐低、水中含氧较高,一般不会发生浮头或只发生轻浮头,此时可减少加水。
三、防治鱼病
白露前后是鱼病的高发期,防治鱼病是秋季鱼塘管理的重点。
1、做好消毒工作。投喂不清洁的饲料会带人病菌,残饵不及时清除会腐烂变质。因此,必须做好饲料和食场的消毒工作。投饲的水草要放在漂白粉溶液(按100公斤水加60克漂白粉的浓度配成)中浸泡20---30分钟后投喂。施粪肥时,应在每30公斤粪尿中加20克漂白粉,搅拌均匀后泼洒入池。为预防青、草鱼的细菌性疾病,在投草的三角架等食场处,每半个月泼洒漂白粉消毒一次。
2、常见病防治肠炎病是白露前后发病率较高的鱼病,应于发病前在饲养青、草鱼的池塘内,投喂大蒜药饵6--7天。大蒜药量按塘内草、青鱼体重计算:每100公斤鱼用大蒜0.5公斤捣烂成汁,拌在精料中制成药饵投喂,每天1次,连喂3--6天,如在药饵中加入适量食盐则效果更好。对细菌性烂鳃病,可每亩水面用鲜马尾松叶15--25公斤,研细后对水25公斤全池泼洒。还可按每立方米池水用1克漂白粉全池泼洒。也可在食场处用漂白粉挂篓。青、草鱼的出血病治疗比较困难,应在发病前注射青负或草包出血病灭活疫苗。对鳃隐鞭虫和中华鳋等寄生虫病,可按每立方米池水用o.7克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比例为5:2)全池泼洒。
3、用药注意事项为提高鱼病防治效果。根据有关实践,除积极作好以上工作外,还应注意以下用药技巧。
(1)对症—卜药,灵活掌握,严把汁量关。有些鱼病症状相似,较难确诊。因此,必须仔细观察病鱼症状和病原,详细了解环境,病情、病因等,作出确诊,才能有的放矢,合理运用药物。投喂药饵的药量须计算精确,应以所有可能摄食药饵的鱼体重计算,而不单纯以发病鱼体重计算,否则药量偏低。药物全池泼洒时,浓度以池塘即时的蓄水面积和平均水深计算,而不是以池塘面积和池深计算。施用药物时,不要死搬硬套单位用量,应考虑水质肥瘦,pH值大小、水温高低、天气状况、鱼病轻重及鱼类本身对药物的敏感性等因素,在药物的安全浓度内适当调节。一般来讲,水质肥、水温低、病情重等用药量应偏高,反之应偏低。碱性药物在池水pH值低时用药量偏高;pH值高时用药量偏低。酸性药物则恰恰相反。另外,某些鱼虾、蟹等水产动物对一些药物如敌百虫特别敏感,须禁止使用,否则会造成大批死亡。
(2)内服外泼,杀虫灭菌,慎把结合关。内服药饵,能迅速杀灭鱼体内病原体,增强鱼体抗病能力,但在鱼体弱、水环境不良的条件下,病原体容易再次侵袭发病。外泼药物,杀灭了水体里的病原体,水质得到改善,为鱼体恢复健康创造了良好环境,但只能预防或治疗发病很轻的鱼,对病1青较重的龟无能为力,实践证明,防治鱼病时,内服与外泼结合,取长补短,可显著提高鱼病防治效果,有效控制病原体,早日治愈鱼病。因此,要杀虫消毒结合使用。
(3)注意施药疗程,严把用药时间关,在鱼类浮头及闷热等恶劣天气应禁止施药,否则会加快鱼类死亡。在大雨、暴雨时泼洒药物,会使药物流失或稀释,失去药效。一般在晴天上午或下午4--5时用药较为适宜。另外,使用药物一定要注意疗程,必须连续用药一个疗程(即连续3—6天)。病情轻者3—4天一个疗程,病情重者需5—6天一个疗程或二个疗程的治疗,鱼病才能得到治愈。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