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据了解,我国龟鳖的野生资源在人工养殖发展以前还是比较丰富的,野生龟鳖的品种有31种。
但自从发展人工养殖以后,龟鳖的野生种质存量急剧下降。至目前,连过去野生种群较大的中华鳖和乌龟也很难在常规的栖息地随意找到。所以,目前我国人工养殖的龟鳖苗种,龟类中除乌龟外,巴西龟的505、鳄龟的80%靠境外输入。而我国年需近5亿只左右的养殖鳖苗,也有近60%靠境外输入。值得担忧的是,这种状况到现在不但没有改观,还有发展的趋势,对我国今后龟鳖产业的健康发展将产生严重的影响。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龟鳖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食补品,市场的消费量也越来越大。市场的需求促进了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业的发展又需大量的种苗,而养殖业发展初期人工培育亲本技术还没有完全过关。于是野生资源的掠夺性捕捞,使本来有限的野生种质资源在短短的几年内濒于灭绝。
由于龟鳖属于变温动物,在野生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成熟生育需要4-6年,加之对养殖来说因龟鳖的卵、苗、幼、成各种规格都能利用,所以动后的恢复,即使有得力的保护措施,也需很长的时间。
2、栖息地环境的严重破坏
大江大湖流域的淡水湖沼、河塘是龟鳖的主要栖息地,千百年来龟鳖在某个流域生存繁衍的同时也适应了当地的环境,并形成了特有的生态品系。然而因栖息地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使原产地的种群数量也持续减少。如由于黄河的长期断流,使黄河口鳖的原产地种质所剩无几,再如长江流域几次罕见的洪涝和太湖流域的水质富营养化等使原生地的龟鳖种质数量急剧下降。特别是华东地区轻纺工业的排污使许多龟鳖栖息的江河受到了严重的无机污染,使许多水生生物无法生存等等。
3、种苗基地建设滞后
龟鳖种苗的严重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国内种苗繁育场的建设却是寥寥无几,一些地主虽说建了一些种苗场,但除自给自足外,只有很少数量供应市场,如目前我国现有的国家级中华鳖良种场和一些地方良种场年可供养殖的苗种不足需求的10%。而过去一直以供应苗种为主的湖南和江西几年来一直被市场牵着鼻子走。看市场好时,一哄而起到处买亲鳖育苗卖,市场价格一低落就卖亲关场,到目前已很少有优质的当地纯正苗种供应市场。所以有计划有管理的种苗基地建设的滞后,使我国中华鳖苗种不足的现象将持续很长时间。而龟类的良种基地更是微乎其微,特别是国家对一些龟类养殖的限制,使龟类苗种的短缺也将持续更长时间。
4、种苗市场管理缺失
龟鳖种苗市场的管理缺失,使多年来龟鳖苗种市场处于相当混乱的状态,随之而来的是种质的大混杂。如鄱阳湖鳖的原种鳖苗(刚孵出的鳖苗),除体背有些花斑外,腹部桔红色、无花斑,而现在的鳖苗大多腹部有花斑。至于以各种途径入境的各种龟鳖苗种(很难断定经营者是否都有进口许可证),由于市场的无序,近年来几乎遍布大江南北。这种市场无序的种苗大流通,不但造成种质的混杂,也给病害传播的控制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如上世纪90年代末的境外鳖苗在我国的养殖成活率平均不到50%,严重的几乎全军覆没,给当时的产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目前入境的受精卵,由于不是要标准的孵化环境中运输、滞留时间过长而影响孵化率的事例逐年增多,如2003年的养殖场购进的受精卵最早的20天就出壳。
二、对策
1、加快良种苗种基地的建设
近几年我国虽然投入了专项基金建了一些龟鳖的原良种基地,但大多只能保种或满足自己日益扩大再生产的苗种需求,供应市场的数量很少。所以建议在产业优势区域再有的放矢地规划一些苗种基地,这是缓解苗种紧张和依赖境外的唯一途径。当然在操作中不一定非要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可采用鼓励有经济实力并有积极性的私营企业筹建基地。而地主职能部门只需在规划设计等基础工作上给予支持,并在建成严格验收后给予备案认可。在以后的良种、苗种生产中除按国家的有关法令法规进行监督外,在管理中给予热情指导。
2、改善栖息地域环境,建立野生保护区
地主职能部门可结合地主的环保治理规则,协助制定一些保护措施和划定保护区,使龟鳖的野生资源得以修养生息。国家应投入一定的资金为龟鳖的种质改良和复壮的科研工作创造一些条件,使这项工作得以持续进行。
3、规范苗种市场
规范龟鳖种苗市场,严厉打击不法分子走私或跨地区未经有关部门检测贩运龟鳖苗种和受精卵,以杜绝病害传播和种质混杂。
南方渔网编辑:陈如燕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技术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