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鲴鱼为鲴亚科鱼类的总称,是普遍分布于我国江河、湖泊、水库的一种中小型食用鱼,主要有细鳞斜颁鲴、圆吻鲴,黄尾鲴和银鲴。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能充分利用水域中的有机碎屑和附生藻类。鲴鱼适应性强,生长快,易捕捞。其含肉量高(内脏仅占体重的8%—12%),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但近年来,鲴鱼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扬。因此,研究和总结鲴鱼的人工繁殖,继而开展鲴鱼的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鲴鱼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人工繁殖技术
1、亲鱼选择可在冬季或翌年早春进行,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2冬龄以上。银鲴亲鱼体重在100g以上,黄尾鲴和细鳞斜颌鲴亲鱼体重在5oog以上,圆吻鲴亲鱼体重在600g以上。此规格的鱼排卵量均在10万粒左右。一般性成熟但个体较小的亲鱼,卵粒质量差,导致受精率低、孵化率低。
2、亲鱼培育可单养、混养,单养以每667平方米放养300尾左右,混养以每667m2放养100尾左右为宜。亲鱼培育池在开春后每天每667m2平均施放发酵粪肥50kg,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30cm之间。每天每尾喂豆浆、糠麸等8—10g。每半月冲水1次,保持水质肥、嫩、爽,到繁殖季节均可达到性成熟。鲴鱼性急躁,为适应人工繁殖操作,减少死亡,每年秋、春应定期拉网锻炼几次。经过锻炼的亲鱼,在催产时拉网不会造成惊吓跳跃而受损。
3、雌雄鉴别非繁殖季节肉眼即能鉴别,雄鱼头部、鳃盖、胸鳍和鳞片上,有白色追星出现,体表比雌鱼粗糙,轻压腹部能挤出乳白色精液。雌鱼则腹部膨大,卵巢轮廓明显,压感松软,若用挖卵器取卵检查,卵粒大小均匀、饱满,容易分开,这就是已达到性成熟的标志,可以进行人工催产。
4、人工催产每年4月下旬至5月初,当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即可进行人工催产。催产适宜水温18℃-27℃,最适水温20℃-25℃。水温高达28℃以上时,受精率和孵化率都会降低,亲鱼死亡率也较高。常用的催产药物中,以鲤鱼脑下垂体(PG)效果最佳。采用一次注射法,进行胸腔注射,剂量雌亲鱼以PG2-3mg/kg为宜,雄鱼半减。注射后,将亲鱼按雌、雄1:2的比例放入产卵池中,让其自然产卵受精。在18℃-20℃水温条件下,10-12小时产卵;水温21-24℃,9小时左右产卵;水温25℃-27℃,6-8小时即能产卵。一旦发现亲鱼发情产卵,每立方米水体及时泼洒黄泥浆水1kg(10kg水+1kg黄泥),使其自行脱粘;20-30分钟后不断加入新水和排水,以收集受精卵。脱粘后的受精卵即可移入卵化缸或环道中流水孵化。
5、人工孵化每m3水体放受精卵70-80万粒,先用亚甲基蓝溶液浸浴8—10分钟,以防霉病。然后打开进水阀门,进行流水孵化。由于鲴鱼受精卵较小,并经人工脱粘,其卵表面附有泥沙,卵比重较大,为此,孵化时的水流速度要求较大,以看到受精卵粒随水流上下翻动为宜;孵化用水一定要经纱窗过滤,以防敌害生物和其它杂质进入。孵化的适宜水温为20℃-28℃,水温高于30℃,虽能孵化出苗,但多为畸形;水温低于15℃,胚胎发育至原肠期,则停止不前。在22℃-25℃的水温条件下,受精卵经40小时左右可脱膜出苗。刚脱膜的稚鱼,比家鱼苗小,嫩弱,无游泳能力,只能随水流上下漂浮。当稚鱼出现鳔能平游时,需降低水流速,以减少稚鱼体能消耗。脱膜3--4天后,当稚鱼的肠管和咽喉接通后,并可主动开口摄食时,鱼苗即可下池培育。
二、苗种培育
鲴鱼苗种培育以土池为好,面积500-1000m2,池深1.5—1.8m,底质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鱼苗下池前8—10天,将池水排干,每667m2用生石灰80-100kg彻底清塘消毒;2—3天后,加水1m深,随即每667m2施大草300-400kg或粪肥200-300kg,待轮虫和浮游生物繁殖达高峰时,每667m2水面放鱼苗18-20万尾。放苗时每5万尾鱼苗投喂1个熟蛋黄,以饱食下池。从第2天开始,投喂豆浆,一般每667m2水面每天用黄豆2-3kg磨成豆浆,投喂2-3次。随着鱼苗个体长大,摄食量增加,应适当增大投喂量。当鱼苗体长达3cm时,可投喂米糠、麸皮等工人饲料。
此外,培育苗种还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适时追肥。一般5-7天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150-200kg,以繁殖天然饵料。二是加强水质管理。每2-3天至少加注1次新水,最好是经常保持微流水,使池塘水质“活、爽”。三是及时分养。鱼苗经20-30天培育,体长达3cm后鱼体鳞片已长齐,应及时拉网锻炼和分稀饲养。在拉网操作过程中,要特别细心,以防伤鱼。体长3-4cm的鱼种,每667m2可放养5—6万尾;体长达5cm以,每667m2放养3—4万尾。总之,随着鱼体长大,要逐渐分稀放养密度,以利鱼种快速生长和提高成活率。四是防治病害。主要病害是寄生虫(如车轮虫、鱼鲺、锚头鳋等),可定期用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达0.3g/m3,第2天再泼洒1次,防治效果好。
三、成鱼养殖
1、主养鲴鱼作为主养鱼养殖时,其水质要求、管理方法和主养鲢、鳙鱼基本相似,即要求肥水养殖,池水透明度在30---40cm。同时要注意保持水质的“嫩、爽”,防止缺氧浮头、泛塘。并可适当投喂豆浆、糠麸、豆饼或颗粒饵料等精料。在投放大规格鱼种(全长10-13cm)的前提下,当年便可养成较大规格的商品鱼。
2、混养鲴鱼由于食性的特殊,不与常规养殖鱼类争食,因此,在养殖草鱼、青鱼、鲢、鳙、鳊、鲫、鲤、叉尾鲴等成鱼的各种水体中均能混养,既可充分利用水体中的饵料资源,又能在不增加饲料的情况下,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
池塘混养每667m2水面在放足主养鱼类以后,再增放鲴鱼种200-300尾,在不增加投饵施肥量,和不影响其他放养鱼类生长的前提下,能净增产10%-20%。但需要注意的量,同一池塘最好投放一种鲴鱼,以免相互争食,影响生长。
水库、湖泊混养因其水体水面较大,水质较瘦,鱼产量比较低,水体中相对有较丰富的腐殖质、着生藻类等鲴鱼喜食的天然饵料。在水库、湖泊等大型水体中放养鲴鱼,能充分利用水体中不能被其他鱼类利用或很少利用的饵料资源,达到增加水体鱼产量的目的。此外,鲴鱼在大水体中逃避敌害的能力较强,因而其成活率高,并且容易捕捞。大水面放养的鱼种规格以15cm以上为好,投放密度视水面大小和鱼种来源而定,一般60公顷以下的水库、湖泊,每667m2投放80-100尾,60hm2以上的大水面可适当减少单位面积投放量。连续投放2年并进行保护性捕捞,即可形成自然种群,注意要将5-7月鲴鱼的产卵盛期确定为禁鱼期;或者依据其生殖特点,在难以实现禁鱼的水库,采取必要的措施,将其上溯产卵的河道和产卵场保护起来,严禁偷捕、毒、炸产卵亲鱼;并且控制红铂属等凶猛鱼类对鲴鱼的残食。
注意,不管采取哪一种养殖方式,都要禁止捕捞鲴鱼的仔幼鱼。因为鲴鱼在2-3龄期间生长较快,且性成熟又多在2龄后,过早的捕捞不利于商品鱼的规格和种群的繁衍。而3龄以后,鲴鱼的生长指标急剧下降,故商品鱼的捕捞一般在3龄后进行。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