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一、鱼种放养入箱
网箱养鱼的日常管理就从放种入箱开始。鱼种放入网箱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在靠近岸边的水体中将网箱装配好,按预先的计划把鱼种放入网箱,然后用小船连同网箱将鱼种拖曳到网箱设置区,并将网箱装配好、固定牢。这种方法由于网箱要当场装配起来,因此鱼种放养的时间就要拖得很久。同时,网箱中的鱼群由岸边运往网箱安置场所的过程中容易擦伤,网箱也容易在拖运鱼种过程中造成破损,所以,一般不大采用此法。第二种是用活水船将鱼种运到网箱预先装配好的放养地点,然后将鱼种按预先定好的放养计划,直接放种入箱。放入网箱的鱼种必须是体质健壮、规格均匀的优良鱼种。
刚放入网箱的鱼群,由于一时不能适应新的水域环境,往往出现鱼群蹦跳或沿着网箱四周不停地游动等反常现象,这种现象通常经过2-3天后,待鱼群开始正常摄食时就会好转。
二、投 饵
这是给食式网箱养鱼的一项十分仔细的管理技术。滤食性鱼类虽然一般可以不投食,但在饲养后期因怕天然饵料缺乏,也有补充投喂一些粉状饵料的。所以在整个网箱养鱼的管理过程中投喂饵料,几乎是每日必做的日常管理措施。在给食量确定后,投饵的技术管理主要包括投饵次数和方法。
(一)投饵次数:每日投饵次数多少是影响投饲效果及防止饵料散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总的日投饵量决定后,一般以量少、次多为原则,这样可达到尽量减少饵料因一次性投饵过多而发生饵料沉底或随网箱网目外溢的现象。在投喂面团状或粉状饵料时,更应注意这一点。但如果投喂的次数过多,每次投饵量过少,也会使日投饵量过于分散而引起鱼群争食,往往出现强者饱食、弱者受饿,造成鱼群生长不均匀现象。对于一般的网箱养鱼管理来说,日投饵量可6-8次,如有条件,也可以增加到8-12次,晚上也可投饵。
(二)投饵方法:在一般情况下,刚放入网箱的鱼群由于不适应新的环境,在第一、二天内往往会出现沿着网箱壁成群游动的情况,接着就可以开始投饵。必须做到让鱼养成浮出水面摄食的习惯。其方法是在鱼饥饿状态下训练。罗非鱼一般次日就能养成集群摄食的习惯,其他鱼类则需经7-10天的训练时间。
初期投饵如进行得顺利,当水温达到15-16℃时,就可参照下面方法安排投饵量:第一二天投喂鱼体重量的0.5-1%的饲料量,第三四天投喂鱼体重的1-1.5%的饲料量,第五六天投喂1.5-2.0%的饲料量,自第七天起,如鱼群已养成密集争食的习惯,则可以按温度与鱼种规格所制定的日投饵量进行正常的投喂。要注意在鱼群集群掠食的情况下,仍应将每次饵料量分成多次来连续投喂,做到不让饵料下沉到网箱底部就被鱼群食完为好。为了防止饵料的沉底或外溢,在网箱底部要铺垫一层密眼网纱,并安置食台或饵料套角。
(三)影响投饵效果的因素:网箱养鱼的饲养效果,经常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投饵过程中要重视和注意克服各种不利因素,提高投饵的效果,以下几点应特别注意:
第一,在遇到风浪大、水流急、水质浑浊时,应注意适当减少投饲量。如投喂浮性颗粒饲料,必须采用集饲装置,以防饲料被风浪、急流冲走。
第二,当遇水温急剧下降、阴天无风、溶氧量降低时,鱼类代谢减弱,摄食不旺,投饵量应减少。否则,必然浪费饲料。
第三,遇到大风,水流湍急时,为防止饲料外溢散失,可以适当加高食台的周边,以减少饵料散失。
第四,到养殖后期,水温下降,鱼群常不浮出水面时,要特别注意投饵量不宜过多。
第五,拉网当天不要投饵,次日投饵量也应适当减少。
第六,要做到定量分次撒放,鱼不浮出水面集群摄食时,宁可让鱼挨饿,也暂不投饵。
三、及时检查网箱
网箱在安置前应经过仔细检查,鱼种放养后还要勤检查,目的是为了能及时发现网箱有无破损,防止偷逃,以减少损失。
(一)防逃检查:最好在傍晚和次日早晨进行检查。其方法是,饲养人员站在小船上将网箱四周的网衣轻轻提起,仔细观察网衣是否有破损,特别要仔细察看离水面30厘米左右处的网衣,因网箱在刚放入鱼种时总免不了有死鱼的现象。各种网箱外的野杂鱼,特别是水老鼠最容易被诱集来侵袭网箱。水老鼠咬网的部位绝大多数在离水面30厘米左右的地方。
为了减少因水老鼠咬网而引起逃鱼的事故,最好延迟晚上最后一次的检查时间,并提早一天第一次的检查时间。生产上一般在刚放入鱼种的头几天出现鱼种死亡的现象较严重,所以最好在晚上10时作最后一次检查,并在第二天早晨5时作第一次检查,这样即使夜晚出现水老鼠咬网,由于晚上表层水温低,鱼群都集中在网箱底部,因此大量逃鱼的可能性不大,只要在早上首次检查时发现网衣破损,立即补好就可。
网箱养鱼在国外常称为冒险的渔业,它的风险大。前一天网箱内鱼群密集,觉得丰收在望,但可能在第二天因逃鱼而失败。水老鼠是我国网箱养鱼最常见的敌害,要特别引起重视。
(二)防偷盗事故:网箱养鱼特别在起捕前更应加强防偷检查,通常如遇网箱在投饵时鱼群不浮上水面摄食,就要警惕可能已发生偷盗鱼事故。因网箱中的鱼群在前一天夜晚经过拉网或抄网偷捕后,常会影响第二天的摄食。更有弄坏网箱进行偷鱼的现象,这常造成整个网箱内的鱼群被偷劫一空的局面。
为防止偷盗的发生,在网箱区外常设置保护区,同时网箱的周围要装灯,这不仅可以减少偷盗的发生,还可大大减少夜间行船所造成的交通事故。
四、灾害性天气出现时的管理
灾害性天气主要是指台风、暴雨和洪水。台风常伴随着暴雨的出现,网箱区的风力比陆地要强。设置在湖泊、水库或海湾内的网箱,有时会出现网箱倾翻或被风浪淹没到水下,所以在刮台风前必须检查网箱的框架和桩是否牢固。固定式网箱要加固绳索,检查结扎处有无松散,并适当提高网箱露出水面部分的高度;浮式网箱要防止台风期间网箱底部与湖底着泥,以及因摩擦而引起断线和破网。
洪水可以使网箱设置区的水流加快,冲垮网箱桩或使浮式网箱走锚移位。洪水水位升高可使固定式网箱没顶逃鱼,因此,在洪水季节前,必须加固网箱,加高网箱露出水面的网衣,必要时将开口式网箱加盖网封顶。
无论是台风还是暴雨或洪水,在过后要立即检查网箱,观察有无破损的地方,桩和绳索是否毁坏,鱼群有无死亡,一旦发现问题,立即修复和抢救。
五、定期拉网检查鱼群
定期拉网检查的目的:一是为了检查病害,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二是为了观察鱼类的生长,以便及时调整投饵率,或网养滤食性鱼类时,为及时了解养殖的鱼种是否已达到预定规格,便转入下阶段饲养,或准备进行逐级分养或争取提大留小等措施;三是为了及时了解网箱中的鱼类有无被盗及逃鱼现象。
网养给食式鱼类的生长检查,一般应每隔7-10天检查1次,然后调整给食率,最多不超过15天检查1次,否则投饵量不易掌握。容易出现多投饵料造成浪费,或少投饵料造成鱼种生长不良。滤食性鱼类一般每隔30-40天检查1次生长情况,然后根据鱼种的存活率、生长规格及个体均匀度来决定是否要分箱升级或进行提大留小。检查鱼类的病虫害,一般可在5月初发病季节前结合生长检查一并进行,并决定是否要立即作出药物防病措施。防偷、防逃的检查,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是在鱼群动态不明、摄食量突然减少时进行。
六、鱼病的预防方法
上节已述及网箱常见的鱼病的识别和治疗措施。更重要的措施是鱼病的预防。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才能达到最满意的经济效果。常用的预防方法有鱼种消毒、工具消毒、食台消毒、药物挂袋、挂篓消毒、药饵消毒、鱼种浸洗消毒等。一般一个生产周期内,可消毒2-3次,即第一次在网箱安置鱼种放养时;第二次在5月初进入发病季节前;第三次在8月份立秋前后。
由于流水高密度精养,是网箱养鱼的特点,因此不宜照搬套用池塘静水环境中防治鱼病的方法。对生物性疾病在网箱内通常采用以下的预防方法:
(一)全箱连续泼药法:将药物先按一定浓度进行全箱泼洒。由于网箱的水体在流动,所以,这种防病方法,必须隔一定时间(数分钟)追加1次药物,连续进行数次。全箱泼洒由于用药量大,而且不了解网箱内鱼群的动态,效果也不理想,故此法很少使用。
(二)药浴浸洗法:将网箱内的鱼群拉起放到另外的密眼网箱中,并将密眼网箱放置在原来网箱中,然后根据鱼病流行情况对症下药,进行药浴浸洗。由于密眼网箱仍会因浸洗时间延长而使药物浓度下降,故仍需在经过一段时间后追加药物,提高药液浓度。浸洗法因网箱容积小、网目密,追加药物的次数少,所以药物的使用量大大减少。而浸洗的网箱又放在原网箱中,如一旦认为药物浓度已影响浸洗箱内鱼群的生存时,可将网箱内的鱼群倒回原网箱中,这样既无风险,效果也好。如果实际操作时嫌麻烦,也可将网箱四角提起,让鱼群集中在网箱底部,然后进行药物浸洗,由于网箱底部铺垫密眼网布,所以消毒效果与使用密眼小网箱作药物浸洗相仿,但其劳动强度可大大减轻。
(三)挂篓、挂袋消毒法:当网箱中的鱼群发现患有细菌、原生动物和甲壳类寄生所引起的疾病时,照例可用漂白粉挂篓或硫酸铜挂袋法进行消毒,其使用方法与池塘养鱼防病相同。其中如是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可用漂白粉100-150克(或根据网箱大小投药用量)装入布袋中,每只网箱内悬挂2-4只,连续治疗3-5天。如网箱中的鱼群有原生动物或甲壳类所引起的疾病时,可改用硫酸铜挂篓防治,具体方法和挂袋相同。由于网箱设置在流动的水中,用挂篓、挂袋法来防鱼病,对鱼类一般不会产生不良的药物反应。
(四)投喂药饵法:该法可在鱼类发病或发病前作预防使用。对肠胃炎特别有效。因网箱中的鱼群已经养成定时吃食的习惯,所以拌和在饵料中的药物能被鱼类充分利用,治疗的具体步骤与池塘养鱼治疗草鱼肠炎相同。一般用有浮性药饵和沉性药饵两种。
1.浮性药饵:第一天每100千克鱼在饵料中添加10克磺胺脒;第二至六天药量减半。也可以制作成饵料,6天为一疗程。按每100千克鱼用35克磺胺脒制成配合饵料的药饵, 2.沉性药饵:用量和制作与浮性药饵方法相同。但在配料中改米糠、麸皮为豆饼粉,这样制成后的药饵呈沉性,在池塘养鱼适合青鱼和鲤鱼的食性。
实际在网箱养鱼时,无论青鱼或草鱼均已适应吞食各种配合饵料的习惯,故不一定要拘泥于制作沉性或浮性药饵。
(五)注射法:药物肌肉注射,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近几年来,网养时对放养鱼种或成鱼注射疫苗,防病效果良好。若采用金属连续注射器注射,可提高效果,节省药液。
(六)涂抹法:对鱼类的外伤或发生赤皮病、打印病时,可以结合拉网检查对病鱼进行药物涂抹。其方法是,将药物拌入凡士林,制成软膏,涂抹在鱼体的伤病部位,这也是一种较好的防治方法,但多数仅适用于亲鱼或大型名优商品鱼。实践表明,拉网受伤的亲鱼或名优商品鱼,用青霉素软膏涂抹伤口,对防赤皮病、水霉病也有一定作用。
七、勤洗网衣,保持网目水流畅通
由金属丝或合成纤维制成的网衣,在水中都可能被藻类或低等的无脊椎动物(苔藓虫、螺蛳、贻贝和藤壶等)附着,堵塞网目,加之有时有大量悬浮有机物附生在网衣上,造成网箱的滤水性能降低,致使网箱的鱼类因缺氧而窒息或因滤食不到浮游生物使鱼类生长不良。克服网底上附着物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涂抹法:在网衣上涂附一层碳酸钙粉末或其他钙化合物,使网变得柔软,可使油污物不易附着。为了使碳酸钙粉末与网线更好地凝合,可用聚氯乙烯、聚酰胺、橡胶等作为粘合剂,先在网上附上粘合剂,然后加碳酸钙粉末或两者混合后再涂于网上,这样就能经久耐用。日本海水养殖牡蛎的网箱就用此法。
将网线上涂沥青,也可防止藻类附着。另外,涂上一层特殊的黑漆或一层聚氯乙烯,也能有效地保护金属网片。
(二)生物防堵法:可在网箱中放入一些刮食性鱼类,如鲻鱼、鲷鱼或尼罗罗非鱼,这样可以除去部分附着的藻类和某些低等无脊椎动物。
(三)增大网目法:适当增大网目,能够增加网箱的滤水量,如鲢、鳙的夏花鱼种,在网目为1厘米的网箱中很容易阻塞网孔,但增大到1.5厘米时,从理论上讲网目滤水面比1厘米时增加到2倍。但增大网目就需提高夏花鱼种的规格,这应从全局考虑。
(四)换网法:及时换大网目网箱,当网箱中的鱼类饲养到一定时间调换一只网目较大的网箱,这不仅可减少网箱堵塞现象,同时因新调入的网箱网目扩大,增加了滤食量,这本身对氧和浮游生物的补给也是十分有用的。
(五)上提下沉法:上提或下沉网箱能减少网孔的堵塞现象。这是因为大部分藻类附着在水面以下1米范围内,因此定期将网衣上提曝晒(固定式网箱),可将堵在网目上的藻类晒死。如果网箱为封闭式或浮式网箱,则可将网箱沉入水下1米,这也有利于克服网箱网目的堵塞。
(六)清洗法:如果是悬浮性的有机附着物,可以用扫帚或柳条等拍击网衣的附着物,使其脱落。
(七)冲洗法:喷水枪冲洗。只要1人提起网衣,另1人用水枪冲洗网衣,劳动强度小,并能加快清洗网衣速度。
上述几种方法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减少网目的堵塞。、防止网目堵塞,尤其是网养滤食鱼类,十分重要。不能合理解决这个问题,网箱内外水体交换不良,造成饵料贫瘠,很难获得大规格的花白鲢鱼种。竹木类网箱或金属网箱,也会出现网目堵塞现象,但要比合成纤维网衣好一些。
八、起网收捕
当网箱中的鱼群达到预定的收捕季节、产量和规格要求时,或因市场急需,就可起网收捕。起捕后应尽快销售,必要时也可在网箱中暂养几天,但不允许将鱼冰藏或咸干,这样就失去了网箱养鱼的意义。
起捕的时间一般水温下降到15℃时就可起捕,因为此时鱼群已趋向生长减缓或停止阶段,再投喂饲养往往是得不偿失。如果鱼体重量提前达到某一预定的商品规格时,就可立即起捕。反之,如遇产品大量集中,售价又不高时,也可再暂养一个阶段。总之,网箱养鱼的起捕时间要考虑市场需要和经济效益。
起捕的方法有直接用活鱼船在网箱边称重过数与将网箱拖曳至岸边用吊车起吊称重。前一种方法起捕时用两条小船,一条船上两人将网箱的两个角提起,不断收网使鱼群集中到对面的角落里,此时对面小船上的人用抄网(捞海)将网箱中的鱼捕起,称重过数;后一种方法将网箱从框架上解脱下来,用绳索将网箱口扎牢,由一条船将网箱连鱼拖向岸边,然后用吊车在岸边将鱼群吊起称重。
滤食式的封盖网箱,收捕时往往用一根长毛竹从网箱底部插入,借毛竹的浮力使网箱底部上浮,然后两边二人用小船将毛竹由网箱的一端滚到另一端,最后拆去顶盖,用捞海或将鱼过入小型浮式网箱。
九、清洗网衣和收藏
网箱在收藏前一定要清洗干净,否则因网箱带有腥味在收藏过程中很容易被老鼠咬破。第一年使用过的网衣不必立刻修补,因为在收藏过程中即使是新网也可能发生破网的现象,可在第二年使用前作仔细检查、修补。
十、并箱及越冬
网箱中部分鱼的体重未达到上市规格,或者原定的饲养目的是培养鱼种,这都需要在来年再饲养一个时期。这就要进行并箱越冬。并箱时可将几个网箱的鱼按大小档次并成一箱。为越冬阶段的安全,可以将并箱的鱼群放入另1个大网箱中,这样逃鱼的概率小一些。或者也可将网箱顶部加盖网,作上浮式标记,经检查后沉入湖泊水底越冬,待第二年春季再分箱饲养。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