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引进大菱鲆在国内养殖,目前山东沿海等地已发展到一定养殖规模。但苗种的繁育技术尚未普及,苗种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养殖生产的需要,亲鱼的培育在苗种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近几年的生产体会介绍大菱鲆亲鱼培育的几个技术要点。
一、亲鱼运输
亲鱼运输用鱼箱、充氧塑料袋或开口塑料袋干运,温度高时可适当放入冰块降温,运输时间为3-10小时。
1.用鱼箱运输:鱼箱容积1.5米3,充水充氧,放鱼密度为10千克/米3。
2.用充氧塑料袋运输:塑料袋容积10升,充水充氧,封口,放养密度0.2千克/升。
3.用开口塑料袋运输:不封口,不装水,干运。
二、亲鱼蓄养
1.雌雄鉴别:用手摸鱼体厚度,雌鱼腹部厚、大,腹部外观轮廓清晰;雄鱼腹部薄、小,腹部外观轮廓不清晰。
2.选择优质亲鱼
(1)规格:体重2-6千克,雌鱼2.5千克(4-5龄)以上,雄鱼2千克(3-4龄)以上。
(2)体型完整无缺,无畸形。
(3)双眼位于身体左侧,有眼侧呈青褐色,有点状黑色素和皮刺,体表要鲜亮无损伤,无发暗发红,无溃疡症状。
(4)无病,活动能力强,鳃上无寄生虫。
3.亲鱼来源
(1)捕捞野生亲鱼,分批蓄养,一般驯化2年即可用于产卵繁殖。
(2)购买人工养殖亲鱼,年前购买亲鱼,培育2-3个月即可产卵。
4.亲鱼池:圆形、方形抹角(八角形)2种,水体17-45米3,水深1米左右,池底无沙,培育密度3千克/米3。雌雄混养,雌雄比为3:10
5.水源:为经过过滤的自然海水或地下水,水温12-14℃,盐度26‰,采取流水培育,交换率为每小时池水总量的10%,24小时充氧。
6.光源:为人工光源,每个池子上方安装一只白炽灯泡或日光灯管保证水面光强为2000勒克斯左右。根据生产安排,适当调整光照周期,光照时间逐渐延长,由每天8小时逐渐增加至16小时,切勿延时太急。
三、日常管理
1.饵料制备及投喂:饵料主要是新鲜杂鱼,如沙丁鱼、玉筋鱼、鲅鱼、乌鱼、虾、蛤肉、鲐鱼及其它杂鱼等,鲜度差冷藏时间长的不能用。洗净去内脏,切成长4-5厘米左右的鱼块。饵料品种不能太单一,否则长时间投喂不利于亲鱼发育。另外还要适当补充鱼用复方维生素及抗菌药物,促进性腺发育,增强消化力,提高免疫力。产前、产后为营养敏感期,尤其要注意产前、产后的营养均衡,必须保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等基础营养物质合理供给,同时,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时投喂是关键。
投喂做到定质、定位、定时、定量,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0%-15%,具体投饵量需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月份及亲鱼摄食情况适当增减,原则上不能有残饵,在投饵时应细心观察鱼的摄食情况及摄食量变化,若发现异常及时查找原因。
2.水质管理:每天测定水温,检测池水的溶氧、盐度、pH值、硫化物含量、氨氮浓度等。温度12-15℃,溶氧>75%饱和度,盐度25‰-35‰,pH7.5-8.2,氨氮<1毫克/毫升。
水质主要通过换水来控制,换水量保持在5-10个循环/天,并据放养密度及供水情况等统盘考虑,同时定期清洗池壁及充气管、气石上粘着的污物。捞出死鱼最好用火焚烧,也可埋入地下,水桶、脸盆、捞网等每天用漂白粉消毒。
3.调节水温:冬天烧锅炉加温,保证性腺发育适温12-15℃,培育亲鱼一般需2.5-3个月。当水温超过16-17℃时卵子成活率较低,夏天温度较高时,车间屋顶盖草帘遮荫降温并适时开关门窗等。
4.巡塘:每天早、中、晚三次巡视鱼池,观察鱼摄食、活动、水温、充氧等情况并做好记录。
四、病害防治
每天应暂停水流和充气2次,以便仔细观察鱼的活动情况,检查池中有无病鱼、死鱼或异常个体。发现有病鱼、死鱼马上捞出进行处理。病鱼应隔离,用药治疗,防止鱼病蔓延。每15-20天进行一次药浴,使用10-20毫克/升抗生素,或100×10-6-200×10-6的福尔马林药浴1-2小时。药浴时应在上半夜进行并有专人负责。(摘自科学院养鱼)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