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为优化淡水渔业产业结构,提高养殖生产的效益和水平,增加渔民收入,2001年至2003年我们承担了“浅水藕栽培与藕鱼混作高产高效技术开发研究”试验课题,累计完成开发面积13500亩,藕鱼总产8.1134万吨,平均亩产6092.87kg,其中藕5625.55kg,革胡子鲶等鱼类467.32kg,实现利润14344.03万元,亩均利润1.07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了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现将本次试验的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1、池塘建设
对池塘采取硬化处理是区别于传统植藕方法的技术关键。总的建池要求是“三硬一肥”,即硬底、硬壁、硬界格,底质沃,确保藕茎在硬化结构的肥沃底质中生长。具体应选择沿河、沿湖、水库库区等靠近水源,通风透光的地方建池。池塘面积300-500,池深90-1OOcm,挖好后将池底及四周池壁夯实(对沙土土质在夯实前要先铺埋好塑料布,其铺埋深度为20-25cm,以防池塘使用后裂缝漏水、漏肥),然后池底用4cm厚的水泥沙浆抹平,池壁用5cm厚的水泥板或用砖、石、水泥铺砌护坡,坡比为1:2.5。鱼沟设于池塘四周及在池中间呈“十”字形,宽70-80cm,深80-90cm;鱼溜设于池塘最低处,大小为1-1.5m2深度90-1OOcm,鱼沟、鱼溜墙壁均用砖、石、水泥砌成。池底、池壁硬化后,回填土即底质30-35cm,要求土质为壤土,并用发酵好的有机肥及无机肥进行底质腐化改良,有机肥与土壤之比为1:6-7,无机肥用量为每亩用磷肥30-40公斤、尿素10-15kg、草木灰100-150kg。若土质为粘土时每亩加施生石灰40-50kg。将土、肥、生石灰整细、混匀一块填入池中,并用1OOcm×30cm×3cm的水泥板作为界格板,将底质分割成3m2或4m2的许多方格,最后注水10-15cm。
2、种藕栽种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布置种藕在池中的排列,使莲藕走茎和叶片在中分布均匀,以提高阳光照射率,有利于高产。选择表面光滑,藕身粗大、整齐、节细,藕芽和根须完整、无病伤,两节以上的完整藕瓜做种藕。在气温稳定在14℃以上时开始播种,每亩用种量250-350kg,栽植的行距1.5-2.5m,株距1-1.5m,播种深度14-16cm,种藕与地面成25-30度角,相邻两行的种藕位置相互错开且藕头对应排列。
3、藕鱼混作
选择适应性强、耐密养、生长快、对莲藕生长有促进作用的吃食性鱼类作为混作对象。主要技术要求和方法是:待莲藕长出两片立叶,同时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每亩放养规格为1Ocm左右的革胡子鲶600-700尾,或规格为50-75g的乌鳢400-500尾,或规格为25-30g的罗非鱼种700-800尾,并按“四定”投饵要求分别投喂鸡肠、小杂鱼和粗蛋白为30%左右的配合颗粒饲料。
4、适时、合理追肥
追肥要根据莲藕的长势及投喂饲料的多少、水质的肥瘦而定,若植株长势不旺,池塘投喂饲料较少,水质较瘦时,可适量多施肥,反之则少施或不施。一般情况下采取“三期”追肥法,即在莲藕生长旺季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各追肥一次。第一次追肥要莲藕第二片立叶长出时进行,每亩施尿素4kg,过磷酸钙1Okg;第二次追肥在莲藕第三片立叶长出并开始分枝时进行,每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Okg;第三次追肥在莲藕终止叶出开始坐果时进行,每亩施硫酸钾复合肥15kg。
5、科学调节水位与水质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调节、控制好不同的水位,既可满足藕、鱼在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要求,又可大大降低水的用量。在日常管理中,水位的调节要遵循前、后期浅,中期深的原则。在栽种初期和立秋后的坐果期,水位以保持在10-15cm为宜;在藕、鱼生长旺盛的夏季,水位以控制在30-40cm为宜。在整个生长期内,每15-2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水,生石灰用量为每次7-8kg,以保持池塘水质的弱碱性环境。(摘自水产养殖)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