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鱼吃百样草,看你找不找”、“养蟹没有巧,只要水草好”、“蟹大小,看水草”、“要想蟹病少,赶快种水草”。水草栽培是淡水养殖中,特别是河蟹养殖的技术关键之一。
水草在养蟹(虾)中的重要作用
1.水草之(是)河蟹重要的营养来源。许多水草根、茎、叶可供河蟹食用,特别是水草中含有丰富的钙、磷和多种微量元素,其中钙的含量尤为突出。
2.水草之(是)河蟹不可缺少的栖息、隐蔽、蜕壳场所。水草尤其是沉水植物在池底形成水下“森林”,为河蟹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避免自相残杀和躲避敌害侵袭,减少河蟹掘穴数量,提高回捕率。
3.水草可起净化、稳定水质和改良底质作用。水草光合作用和生长繁殖时消耗水体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氮,有效抑制藻类繁殖,使水质变清,PH值稳定,溶氧充足。
4.水草具有不可忽视的药理作用。河蟹喜食的水生植物,往往或多或少具有抑菌、消炎、解毒、消肿、止血、强壮等作用。
5.水草是河蟹养殖重要的环境因子。水草的存在,各种底栖动物和水生昆虫等大量繁衍,又恰恰是河蟹的极好的天然饵料。水草丛生的养殖水域,河蟹定居性强,有利于防止河蟹逃逸。
适宜在养蟹(虾)水域中栽培的水草
1.伊乐藻:原产于美洲,是一种优质、速生、高产的沉水植物。适应性强,气温在5℃以上即可生长;产量高,秋冬季或早春栽种1公斤伊乐藻营养草茎,当年可产鲜草300吨左右;营养丰富,被称为沉水植物骄子。
2.苦草:俗称扁担草、鸭杏草,多年生沉水植物。易种植,产量高,在养蟹水域中被称为水下森林。苦草是河蟹喜食和净化水质、改良底质的优良天然水生植物,有性繁殖在生命史中占重要地位,其种子易采集、保存。
3.轮叶黑藻:又名针丝,多年生沉水植物,具有适应强、喜炎热、生长快、产量高、易栽培等特点。繁殖生长以无性繁殖为主。其茎叶可供河蟹食用。
4.菹草:又称春草,麦黄草,多年生沉水植物。河蟹不太喜食该草,但最大特点是夏末麦黄季节植物逐渐死亡,同时形成冬芽,冬季发芽生长,春季即形成草丛群落,有利于春季河蟹生长蜕壳、隐蔽,提高河蟹成活率。
5.金鱼藻:多年生沉水植物。其茎叶为河蟹喜食。繁殖生长主要为无性繁殖。
6.马来眼子菜:多年生水生植物。部分幼嫩茎叶可为河蟹食用,繁殖以无性繁殖为主。
7.喜旱莲子草:俗称革命草、水花生,多年生水生植物。其生命力旺盛,繁殖依靠发达的匍匐茎,上部直立水面,秋未(末)末形成冬芽越冬。可供河蟹蜕壳、隐蔽场所,其根须是河蟹的优质饵料。
8.凤眼莲:俗称水葫芦,多年生漂浮植物,繁殖以匍匐茎繁殖。其须状根是河蟹仔、幼蟹阶段的良好饵料,是培育幼蟹的理想水草,移植容易。
9.浮萍:生存适应性强,冬芽沉入水底越冬,早春浮至水面,萌发为新个体。浮萍是河蟹喜食的植物性饵料之一,尤其是仔幼蟹阶段。
种植水草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水草的栽培方法
1.播种法:
(1)苦草播种:一般4月份播种,用种量50~150克/亩,播种前先晒种一天,然后装入袋中在水中浸泡5天左右。在浸泡过程中经常用手搓揉苦草籽的果实,使线形果实中的种子浸泡出来,然后将种子用半干半湿细泥土拌均洒播或拌入泥浆水在浅水区泼洒,播种时水位保持在10厘米左右。
(2)管理:4-5月份水深在10~30厘米,水温在18℃以上时7~10天出芽。30天左右幼草全长5~7厘米。随苦草长大逐渐加深池水。6月份前将扣蟹与种草区用密网分隔开,否则苦草刚出芽即被扣蟹所食。
2.栽插法:伊乐藻、轮叶黑藻、金鱼藻、菹草、马来眼子菜等采取栽插(种)方法,一般在冬春进行。方法是将草截断成10-15厘米的茎、像插秧一样,一束束地插入有淤泥的池中,株行距为20×20厘米左右。保持30厘米以上的水位,待长满全池后逐步加深池水,以后水越深,草长得越快。若池中出现青泥苔,可全池泼洒0.7克/m3硫酸铜杀灭。
3.培养法:水花生、水葫芦、浮萍等浮水植物可移植株固定在蟹池水面上,成条状或块状,让其在蟹池中生长繁殖,以补充其它水草的不足。
(二)水草的覆盖密度
蟹池栽培水草在养蟹中有很大作用。但密度过高,河蟹无法穿行于其间,影响河蟹的正常生长。蟹池中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叶植物都要有,以沉水植物的苦草、伊乐藻和浮水植物的水花生(水葫芦)、浮萍为主,其它水草作补充。水草的覆盖密度不宜超过蟹池总面积的2/3,过多要捞除,不足可从其它水域中捞取补充。
(三)蟹池栽培水草注意事项
1.选用优质草种籽,最好事先进行发芽试验,并按操作程序播种。
2.栽植水草前先将蟹种圈养在一角,等水草生长至15厘米以上时再放开,放开后要多喂蟹喜食的饵料,尽量减少蟹对水草的危害。
3.按蟹池的面积合理规划各种水草的种植面积,要适度预留一些不种草的空白带。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