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新闻 > 国内新闻 > 加工贸易 > 正文

甘肃省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经验及几项具体做法

发布时间:2005/11/15 11:16:00  来源:  编辑: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甘肃省地处中国西北黄土高原、内蒙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处,土地总面积42.6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7%。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大部分海拔1000—3000米之间。河西走廊一带地势平坦,绿洲与沙漠、戈壁断续分布;黄河流域大部分被深层黄土覆盖,塬面广泛,梁峁密布,沟壑纵横;长江流域山大沟深,峰锐坡陡,地形景观复杂多样。全省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26%,高原占29.4%,戈壁、沙漠占15%,平原及河谷川地仅29.6%。

  由于地处西北内陆,全省绝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水资源缺乏,以干旱为主的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业生产一直受到水资源贫乏和时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尖锐的严重制约。在全省7485万亩耕地中,旱地占75.2%,达5629万亩,而水浇地(包括林草地灌溉面积)仅1856万亩,占24.8%。由于干旱缺水,全省每年都有1500—2000万亩耕地不同程度地受旱。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日趋增长,农业用水不断增大,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缺水成为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一、农业用水和农业节水现状

  1. 水土资源条件及开发利用情况

  甘肃分属内陆河、黄河、长江三个流域。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281毫米,降水少且时空分布不均,65%的降水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同农作物需水旺季错位。全省自产地表水资源量286亿立方米,纯地下水资源量8.7亿立方米,自产水资源总量294.9亿立方米,人均只有1150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耕地亩均水资源量只有378立方米,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全省水资源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丰水期的7—9月份,来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且多以大暴雨的形式出现,而5、6月份农作物最需要水份的时候,来水量仅占全年的25%左右,造成严重影响甘肃农业生产的卡脖子旱。

  二是水量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衡。年降水量由东南长江流域的600—700毫米递减至西北内陆河流域的37—180毫米。长江流域仅有全省13%的人口和耕地,径流量却占36%;黄河流域人口和耕地均占全省的70%,而径流量仅占45%;内陆河流域的人口、耕地占全省的17.5%,水资源量占全省的21%,但土地面积占全省的60%。

  三是水资源数量呈减少趋势。去年完成的全省水资源评价结果表明,全省自产水资源量由1980年评价成果的307亿立方米减少至294亿立方米,总量减少了13亿立方米。

  四是水土流失严重。甘肃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4.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4.68%,年输入江河的泥沙量达6.4亿吨;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冲走了肥沃的耕作土壤,使土地贫瘠退化,而且大量的泥沙随洪水下泄,造成河道和水库严重淤积,对防洪渡汛和水利水电工程的正常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2. 农业用水情况和节水灌溉现状

  多年以来,为了逐步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我省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大中小结合,蓄引提并举,开源与节流并重的方针,坚持不懈地兴建了一大批大、中、小型水利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42亿元,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初步形成了以供水、灌溉、防洪、发电、水土保持、生态治理为主的水利体系。截止目前,已建成各类水库286座,总库容21.85亿立方米;建成机电提灌站2600处,总装机151.63万千瓦;修建塘坝888座,蓄水能力2000多万立方米;打机电井38249眼,装机容量58.7万千瓦;修建、衬砌干、支渠1.8万公里,建成万亩以上灌区178处,有效灌溉面积1280万亩,其中大型灌区20处,灌溉面积723.18万亩;兴修梯田242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4万平方公里;建成灌溉水窖146万眼,发展集雨节灌面积35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000万亩;修建各类饮水工程95万项,其中水窖92万眼,解决了929万人、885万头畜的饮水困难;现有水利工程供水量达到121.89亿立方米,其中农业(包括林、牧、渔业)用水96亿立方米,占78.6%;工业用水18.7亿立方米,占15.4%;城镇生活用水3.3亿立方米,占2.71%;农村人畜用水4.09亿立方米,占3.36%。特别是一大批农田灌溉工程的建成,供水量大幅度增加,使全省水地面积由解放初期的470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856万亩,粮食总产量也由206万吨提高到872万吨,其中水地生产的粮食占总产量的55%以上。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2000年的1420元。

  由于我省水资源紧缺,农业节水灌溉起步较早,从六、七十年代就开始了以平田整地和渠道衬砌为主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利系统多年坚持计划用水和水费、水价等用水管理制度的改革,为全省进一步发展节水灌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八十年代,节水工程正式纳入省上的水利建设计划,在河西开展了百万亩常规节水增产技术的试验与示范,在推行渠道防渗衬砌、完善田间配套的基础上,实行小畦灌溉,取得了亩年节水50立方米和亩增产50斤粮食的节水增产效果,之后节水灌溉在全省全面推开。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更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业节水规模不断扩大,水平逐步提高,由过去单一的渠道衬砌发展到采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灌、滴灌等先进高效节水技术。特别是“九五”期间,在12个国家级节水增产重点县和一批高标准节水示范项目的带动下,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把节水灌溉作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来抓,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加大投入,大力兴建节水工程,每年实际完成的节水灌溉工程面积都在100万亩以上。截止2000年底,全省节水灌溉面积累计达到1000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53.9%。其中:常规节水842.4万亩,管灌100万亩,喷灌40.1万亩,滴灌17.5万亩,同时完成集雨节灌350万亩。仅“九五”期间,全省衬砌各级渠道18731公里。上述节水工程年节约水量4.68亿立方米,增加粮食产量2.35亿公斤、经济作物3.45亿公斤,年增产值4.62亿元。

  三、农业节水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经验

  为推动节水灌溉工作的发展,省上在“九五”期间先后出台了《甘肃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水利厅、省物价委员会“关于加快我省水费改革有关问题的请示”的通知》、《甘肃省水资源费征收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甘肃省水资源费使用办法》、《甘肃省灌区节水挖潜开发水地实施办法》、《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水利厅关于大力普及节水灌溉的意见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和办法。同时,省政府办公厅成立了由省长任组长,省委秘书长和主管副省长任副组长,省级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甘肃省节水灌溉工作领导小组”,并在省水利厅设立节水灌溉办公室,指导、协调全省的节水灌溉工作。省政府根据全省水资源短缺,用水矛盾突出,水的浪费比较严重的实际情况,从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建立节水型农业,从根本上缓解水资源紧缺,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对全省节水灌溉的紧迫性、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政策措施、领导机构等方面作了全面、认真的安排部署,为全省“九五”期间乃至今后的节水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总结我省在节水灌溉方面的做法,具体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狠抓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的水患意识。我省从九十年代以来,由于连年干旱,降雨量只有多年平均值的70%左右,使部分河水断流,山泉、小溪干涸,许多地方粮食减产甚至绝收,人畜饮水困难面及人数大幅度增加。我省根据这种情况,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向全社会发布水资源公报,并利用全省水利工作会议、全省节水灌溉现场会等各种机会,通报全省的水资源状况和缺水情况,通过宣传教育,唤起全社会全体人民的水患意识。各级政府更加认清了实施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节水工作。在水利建设中,一方面积极进行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另一方面大抓节水工程,使全省各地出现了大搞节水灌溉的好局面。

  二是开展水资源普查,进一步摸清全省水资源状况,为节水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针对全省水资源减少的状况,为了摸清家底,我省近几年对水资源状况再次进行普查。据最新评价结果,我省水资源总量由307亿立方米减少到现在的294亿立方米。总量减少了13亿立方米。从全省来讲,总体属于资源性缺水,如果按地域划分,则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同时存在。而占总用水量80%的农业灌溉、节水潜力巨大,这也是节水工作的重点,“九五”期间,围绕这个重点搞了大量的农业节水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是通过加大水费水价改革,增强水商品意识,促进节水灌溉的发展。从96年以来,在节水灌溉工作力度逐年加大的同时,全省水费水价改革也逐渐加大,尤其是省政府批转省水利厅、省物价委员会“关于加快我省水费改革有关问题的请示”的通知(甘政发[1995]9号文件)后,根据9号文件精神,对我省1987年制定的《甘肃省水利工程水费计收和使用管理办法》作了进一步修订,使农业灌溉水价由5厘—1分/立方米提高到0.03元/立方米,量水设施不完善的按3—4元/亩·次计收,另外每亩每年收1—2元的基本水费,通过这次改革,全省灌区水费收入由94年以前的9000万元增加到95年的1.6亿元,增长了近一倍。

  随着水利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水利工程供水商品化进程的加快,按成本计收水费成为水利工程维修改造、水管单位自我维持和自我发展,走上良行运行轨道的必然要求。为此,我省于1998年出台了《甘肃省水利工程供水成本、费用核算管理暂行规定》,并按照该规定开展了供水成本核算工作。截止目前,全省178处大中型灌区和76处小型灌区已完成了供水成本的核定,水费价格也逐步向成本价格靠近。全省灌区现行水价自流灌区一般为0.06—0.08元/立方米,提水灌区0.21元/立方米左右,平均达到成本水价的60—70%。水价改革带来了水费的大幅度增加,全省水费收入由95年的1.6亿元增长到去年的3.39亿元。同时,水资源费的征收也从95年的试点开始达到现在的2300万元。

  四是积极建立示范区,通过节水示范项目和节水重点县建设,为确定适合全省不同类型灌区的节水灌溉模式和技术路线摸索出了经验。我省现有万亩以上灌区178处,有效灌溉面积1280万亩,大部分属自流灌区和提灌区。由于分布范围广,灌溉面积大,渠道线路长,一方面供水十分紧张,而另一方面因渠道老化破损、灌水地块大、浪费水的现象又比较严重。根据十多年节水工作的实践,特别是“九五”期间节水增产重点县建设取得的成功经验和高标准节水示范项目区的示范成果表明,在渠系已形成网络的自流灌区和高扬程提灌区,大力推行以渠道衬砌、田间工程配套,大块改小畦,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征收水费等内容为主的常规节水,是效果最好、投资最省,群众最乐于接受的节水措施。通过常规节水,亩年节水50立方米,渠系水利用系数可达到0.65左右;对于井灌区,以推广管道输水灌溉或U型渠输水灌溉比较合适,亩年节水80立方米,水的有效利用率可达90%以上;经济作物尤其是设施农业,配套滴灌设施最好,不仅节水效果显著,减少病虫害,提高了产量和质量,而且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在既缺地表水、又无地下水的地区,推广集雨节灌是农业发展最有效的措施。这些成功经验,为今后的节水灌溉工作树立了样板。

  五是建立多元化的节水灌溉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五年中全省共投入各类节水灌溉资金31.5亿元,其中:国家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资金6000万元,高标准节水示范项目及节水重点县补助2050万元,节水灌溉专项贴息贷款2.23亿元,国家财政及其他渠道补助3813万元。省上筹集的资金中包括以工代赈、农业专项、省财政预算内专项、农业综合开发、省小水、省扶贫、集雨节灌补助等5.64亿元。地方投入的资金中有地、县财政补助1.15亿元,灌区水费投入3.5亿元,农垦企业自筹3800万元,项目配套贷款5320万元,集体及农民自筹(包括干部、职工集资)16.88亿元。

  从资金构成上看,国家补助占总投入的3.77%,省上筹集资金占17.9%,地县及企业投入占15.97%,贷款占8.77%,集体及群众自筹占53.59%。说明节水工程通过政府扶持引导,受益区群众自筹为主,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已初步形成。

  六是抓综合节水措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我省地域辽阔,东西狭长,河西走廊,中、东部及南部地区地形、气候、水土资源条件差异较大。为了使全省的节水灌溉同步发展,我们根据各地的情况采取分类指导的原则,采用了渠道衬砌、田间配套、大改小、管道输水、喷滴灌、地膜覆盖、调整种植结构、小麦穴播、膜侧种植、集雨节灌等多种工程和农业综合节水措施,取得了良好的节水、增产效果。据初步统计,全省每年除完成各类节水工程面积近110万亩外,还完成集雨节灌面积70万亩。1999年全省地膜覆盖达145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061万亩,经济作物398万亩),塑料大棚30万亩,日光节能温室累计达26万亩。

  通过节水灌溉工程,每年少抽取地下水7000万立方米。渠系水利用系数平均提高0.5个百分点,在渠系已形成网络的河西地区已达到0.6以上。全省“九五”期间完成的596.8万亩的节水灌溉面积,年节水量3.68亿立方米。农业灌溉总用水量由95年的95.41亿立方米增加到目前的97.22亿立方米,在总用水量仅增加1.81亿立方米的情况下,有效灌溉面积增加了180万亩,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87亿公斤,比“八五”末增加23亿公斤,水份生产率平均达到1.3公斤/立方米。通过节水灌溉,促进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全省夏秋比例已调整到49.5:50.5,粮经饲比例调整到68.9:26.2:4.2。民勤县在96年以前,粮经比例为70:30,农业用水矛盾十分突出,“九五”以来,提出“稳定粮食、压缩带田、扩大棉花、发展饲草”的调整结构办法,到今年,粮经草种植比例已调整为54:40:6,净灌溉定额由原来的525立方米/亩降为现在的403立方米/亩,减少了农业灌溉用水量。张掖市粮经比例调整为55:45,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各类高附加值的农作物得到迅速发展,全市仅制种面积就达16万亩,脱水蔬菜青、红椒年出口5000吨,占全国出口额的70%,仅此一项,年增加收入7500万元。酒泉市在结构调整上将粮食面积减少到41.23万亩,经济作物面积扩大到28.36万亩,紫花苜蓿等林草面积14万亩,制种面积14.73万亩,目前,粮、经、草比例为50:34:16。由于林草面积的扩大,促进了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猪、鸡、牛、羊四大畜禽饲养量达435万头(只),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到1999年,全市农业总产值由95年的2.94亿元增长到4.65亿元,增长了58%,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了1024元,达到2970元。通过结构调整,我省河西地区已成为重要的制种基地,多种作物的种子已销往全国许多省市及东南亚地区,并初步成为西北几个省(区)的蔬菜供应基地。

  四、当前农业节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近十年来,特别是“九五”期间在农业节水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搞了一大批节水灌溉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影响了农业节水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节水意识仍然比较淡薄,传统的浇地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目前大部分干部和群众比较普遍的接受了局部的、低标准的节水观念,对未来的水危机,尤其是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缺乏足够的认识,一些地方仍然沿用传统的大水串灌、漫灌方式。二是水价偏低,水费改革相对滞后,影响了节水潜力的进一步挖掘和节水积极性的发挥。水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还没有被群众完全接受,特别是近几年粮食及其他农产品价格低迷,走势疲软,农民增产不增收,有些甚至倒挂,形成投入产出不匹配,致使喷、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发展较慢。三是节水资金严重缺乏,投入不足。由于我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财政比较困难,国家和省内投入农业节水工程的资金比较少,贷款与自筹成为资金的主要来源。由于偿还和承贷能力有限,使节水灌溉的规模受到限制。推广集雨节灌,发展旱作高效农业的路子已找到,“九五”期间每年完成集雨节灌面积50—70万亩,但配套设施跟不上,影响了效益的发挥。四是分散经营的承包责任制,使喷灌等高效节水技术的推广受到一定的制约。目前农村土地基本上是“一家一户一方田”的格局,农民拥有充分的种植自主权,种植结构很难统一,发展喷灌难度比较大。

  五、今后农业节水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按照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甘肃省委九届三次全委会议通过了对我省“十五”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把水利、交通、能源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我省今后五年的一项重要任务”。《建议》指出:“水资源短缺是我们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要坚持除害与兴利结合,抗旱与防汛并重,开源与节流并举的方针,合理开发、加强保护、科学利用,继续走大中小结合、三水齐抓,突出节水的路子,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努力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根据这个思路,结合西部大开发对水利建设的要求,我省“十五”以及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水利工作重点,都必须以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治理、优化配置、科学利用和有效保护为主线,除立项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大支持作用的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外(例如引洮工程),重点围绕建立节水型的社会全方位地开展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由水利厅牵头,已初步完成了甘肃省全社会的节水《纲要》,待省委、省政府研究修改后,向全社会颁布实施。在农业节水方面,鉴于我省农民生活用水的水平很低,乡镇企业的数量、规模都不大,农业用水和节水的重点是灌溉。总的目标是实现“三化一加快”,即自流灌区和大中型提灌区达到常规节水化,小提灌和井灌区实现管道或U型渠输水化,设施农业微灌化,旱作农业区加快集雨节灌的发展步伐。“十五”期间的重点任务是,计划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75万亩,其中渠灌274万亩、管道输水灌溉114万亩,喷灌37万亩、微灌50万亩,旱作农业区集雨节灌250万亩。为此,首先要抓紧对大型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其次,力争在各县市建立一批节水灌溉示范区;第三,实施好日本海外协力基金贷款120万亩节水项目;第四,努力完成黑河流域灌区的节水改造;第五,加快实施集雨节灌工程。届时,全省节水灌溉面积占总灌溉面积的比例由现在的52%提高到70%左右,达到1440万亩;灌区渠系利用系数由0.55提高到0.63,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49,水份生产年由现在的1.3公斤/立方米提高到1.4公斤/立方米,年节水量6.7亿立方米,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21亿公斤。

  实现我省“十五”期间农业节水目标的保障措施:

  1. 建立稳定可靠的投入机制。一是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充分利用中央积极财政和对西部地区的倾斜政策,争取对甘肃有更多的支持。“九五”期间,特别是近两年,中央对甘肃的支持明显增加,大灌区的节水改造,节水灌溉试点县和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农村人饮工程、退耕还林和生态工程,骨干水利工程,病险库的除险加固、防汛抗旱、农业综合开发、扶贫、以工代赈以及其他农业工程,都得到中央和国务院各部委的倾斜和大力支持。根据中央精神,今后对西部和甘肃的支持必将继续增加,这对财政困难的甘肃是最重要的,我们一定会管好用好中央支持的各项资金。二是扩大对外开放,千方百计争取外援。现在已经争取到的外资项目,大的有疏勒河工程(世行项目),利用日本协力基金发展120万亩节水灌溉项目,小的有日援景电一期节水项目、儿基会项目等。三是加大省内财力的投入力度,包括各级地方财政、省内融资和群众筹集投劳,力争在“九五”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增加。无论是那个渠道的资金,只要是用于节水灌溉的,省上都力争分地区设立专户,专款专用,封闭运行,避免挪用和截留。

  2. 加快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基本思路是,把水价和水资源费的调整和征收,尽快纳入各级政府物价管理体系,建立激励节约用水的水价机制,所有灌区和其他供水工程,都要积极稳妥、分批分期的实施按成本收费。对建成3年以上的老灌区,自流灌区成本水价在0.1元/立方米以内和提水灌区成本水价在0.2元/立方米以内的,要在今年内达到按成本收费。其余的三年内到位。个别成本很高的以及移民用水,可适当延长到位时间。新建工程在受益三年后,必须达到按成本收费。根据省政府的安排,省水利厅、财政厅、物价局已经向省政府联合上报了《甘肃省水利工程水费计收和使用管理办法》,省政府已经同意尽快研究后颁布执行,用经济手段促进农民的商品意识和节水意识。

  3. 以“黑河项目”为契机,力争把河西走廊建成全国的节水增效示范区。首先是利用中央对黑河的支持,把黑河流域节水工程作为我省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建设成一流的节水灌溉示范区,并带动河西其他四个地、市,以大灌区的节水改造、“日协”120亩节水灌溉以及节水增效示范项目等为基本依托,力争在河西走廊全面实现高效节水。河西走廊水利化程度高,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的水意识很强,省委、省政府已经把节水灌溉列为“再造河西”第一位的措施,1999年省上已经以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区为目标作了河西走廊节水灌溉的发展规划,加上中央的支持,这个设想是有可能实现的。

  4. 建立和完善农业节水的法规体系。根据国家已经出台的法律和法规、省政府已经配套出台了相应的法规和规章,根据我省水资源严重短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实际,“十五”期间将重点研究有关产权、水权和水市场的有关问题,同时尽快出台《甘肃省水资源保护条例》、《甘肃省农村小型水利改革实施办法》、《甘肃省水利工程水费计收和使用管理办法》、《甘肃省节约用水管理条例》、《甘肃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办法》,以及与水源保护、资金和项目管理有关的一系列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等,保证农业节水工作依法、规范、有序的进行。

  5. 全面落实取水许可制度,加强农业节水管理。首先是不折不扣地落实取水许可制度,从严审批新建和改扩建项目的取水许可申请,凡是没有落实节水灌溉措施的,不予发放取水许可证,不予审批立项。坚持以水定地,以水定产,以水保发展,以水促调整结构的思想,促进水的可持续利用。其次,在井灌区严格限制地下水超采,在已经大量超采的石羊河流域,通过节水灌溉,逐年核减取水量,逐步实现采补平衡,逐步恢复下游生态。另外优先保证生活用水和促进乡镇企业发展,但严格限制新建高耗水的乡镇企业项目。

  6. 切实加强对农业节水工作的领导。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工作是政府行为,为了加强对节水工作的宏观指导,省政府专门成立了由主要领导负责的节水领导小组和节水灌溉领导小组,并在水利厅设立办事机构,水利厅领导既是领导小组成员,也是办公室主任。省政府要求各地区和节水重点县也都成立相应的指挥机构,确实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首先是抓好认识教育,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西部大开发,水利要先行”,树立水患意识,充分认识农业节水和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其次是抓好法规建设和发展规划,确定适合本地区的技术路线和奋斗目标,保证农民节水、增收。对年度计划,重点抓落实,搞好各方面协调工作,保证资金按时到位,保证按时完成年度建设各项任务。各级政府、各部门、各行业都要实行节水目标责任制,把节水任务完成的好坏作为领导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农村水利网)  
 



                                            编辑:邓洁
编辑: 访问人次:3607 关键字:甘肃省,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加工贸易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