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稻田养鱼应以水稻为主,兼顾养鱼。这一指导思想是根据稻鱼共生理论,利用人工新建的稻鱼共生关系,将原有的稻田生态向更加有利的方向转化,达到水稻增产鱼丰收的目的。根据促进水稻增产兼顾养鱼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稻田养鱼应以草鱼为主(50%-70%),因地制宜搭配一些鲤和尼罗罗非鱼等。
1、稻田生态环境适于草鱼生活习性
草鱼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又是典型的杂食性鱼类,在有适口的动物性食料时,它先吃动物性的后吃草料,如芜萍与孑孓—起放入水中,草鱼先吃孑孓后吃芜萍。体长10em以后,转入以食高等水生植物为主。目前稻田里所知的常见杂草有30-50种,其中轮叶黑藻、苦草、小茨藻、菹草、眼子菜、聚合草、嫩芦苇和禾本科植物以及淹没在水中的陆生高等植物的茎叶都是草鱼最喜吃的天然饵料。可是在没有喜食型的草料时,其他水生植物也都可摄食,即所谓迫食型草料。此外,商品饲料草鱼也很喜食。
草鱼在幼鱼阶段,完全以动物食料为生,体长1cm左右的鱼苗,食物主要还是以小型浮游动物以及小型水生昆虫的幼虫为食,长达夏花鱼种时,就逐步转入草食性了。
草鱼种,其肠内主要食物组成为水生植物占40%-50%,水生动物和昆虫占20%-40%。据报导,取食红虫(枝角类)的夏花草鱼生长甚快,其日增重率为11.55-14.3%;取食浮萍次之,为7.3%-8.2%;取食豆饼的最慢,为4.9%。随着时间的推移,草鱼长大,杂草长出来,即被草鱼吃掉,其除草既经常又彻底。每平方米面积放2条草鱼就能控制住杂草生长,故不用人工除草和投喂任何饲料。据试验得知,草鱼的回收率为94.77%,亩产35.73kg,草鱼的成活率和亩产量均高于其他鱼类。
2、稻田养草鱼优子其他鱼类
草鱼除草能力最强,吃虫本领最大,排出粪量最多,促稻增产的作用显著。所以,稻田养草鱼最为理想。
2.1稻田里的草鱼不易生病稻田养鱼对养殖鱼类的防病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多病难养的草鱼意义更大。
稻田环境为草鱼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草鱼在稻田这块透明浅薄的水层中,吃食丰富而新鲜的活饵料;水稻吸收肥料,净化水质,加上稻田灌水,使水质得到更新,有机质含量低,溶氧较稳定;放鱼密度较稀(每平方米最多放2尾)。草鱼生活在这种自然环境中,病原体相互感染的机会较少,因而体质健壮,抗病力强。稻田中所养的草鱼种即使带有病毒,发病率也只有3%,死亡率为2%,而池塘养草鱼种发病率高达85%,死亡率为75%。在一般情况下,池塘细菌数为稻田的2.6倍。
传统的池塘饲养鱼种都是草鱼、鲢、鳙混养在一起,实行肥水下塘。因为最初食性是一致的,各种鱼类于一池,相安无事。但日后草鱼从食性转化起就喜欢在清爽透明的水质中生活,而实际上混养的水体则日渐转浓变不断地长大,吃食量和排粪量也逐日递增,1尾春片草鱼,排粪量为吃草量的72%,如稻田养鱼90天饲养期,按50尾鱼计算,每亩稻田的鱼粪量在38.25kg以上。据测定,养草鱼的稻田磷含量为3.6mg/L,为不养鱼田的2倍。所以稻田养草鱼的稻谷增产比养其他鱼类品种的增产幅度要高。
3、把防止草鱼吃秧苗放在田间管理的首位
稻田养草鱼的优越性超过养其他鱼,但管理得不好,会造成草鱼吃掉稻苗,影响水稻产量。为了确保水稻正常生长,又使草鱼长得好,达到稻鱼双丰收的目的,必须在放养技术上注意以下几点:
3.1要给草鱼一定的水体活动空间养鱼的田间工程必须达到标准,决不能搞平板式的放养。集鱼沟、坑应占稻田面积的10%左右。坑深1-1.5m,沟宽X沟深为0.3m×0.4m,沟坑联通,便于鱼的活动,来去自由,不得受阻。晒田时,也要保证沟、坑里的水常注常新常满。在不影响水稻正常生长的前提下,随着稻苗的生长,逐步加深水位,保持足够的养鱼水量。水量不够,鱼的产量就会受影响。
3.2搞好集鱼坑周围的拦鱼设备水稻前期,因秧苗嫩弱正是草鱼喜吃的好饲料。所以在放养的前期,应将大规格的草鱼种控制在集鱼坑内,用竹条、柳条、木棍儿或铁丝网、纱窗等,在鱼坑的周围制成拦鱼栅,拦鱼栅的缝宽或孔隙以草鱼种不能进入稻田为准,其他小规(3.3cm以内)鱼种可以自由进出。拦鱼栅要牢固,高出水面40cm左右。
待水稻稻叶挺直远离水面后,稻秧就不如青饲料嫩,草鱼只要吃饱就不会跳高去吃稻苗了。这时就要及时将集鱼坑周围的拦鱼设备拆掉,让鱼能够到田中活动觅食。
3.3加强喂养投喂饲料要充足,坚持每天上、下午2次投喂,浮萍、青草或糠麸均可。草料要新鲜可口。(摘自齐鲁渔业)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