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栉孔扇贝人工育苗过程一般包括亲贝采捕、选择、蓄养、性别检查、诱导产卵、幼体培育等。
(1)亲贝采捕、选择和蓄养:亲贝可选择7-8厘米野生扇贝或人工养殖的2龄以上扇,要求完整无伤。亲贝选好后,要把贝壳上的杂藻、杂贝洗刷干净,分出雌雄,然后分别装入贝笼,挂在附近海区的养殖筏子上暂养,水深2-3米。开始育苗时,需要10天左右将亲贝取回室内,在池中暂养时,需注意做好如下工作:一是每立方水体暂养亲贝100个左右;二是每天换水两次,每次全量换水,彻底清刷一次池底;三是每次换水时都应投喂饵料,并逐渐升温促熟,四是暂养时发现死贝要及时拣出,防止败坏水质;五是随时观察亲贝的活动,发现排卵应及时处理,防止第一批卵在换水时排掉。
(2)催产方法:扇贝催产方法有阴干、流水、升温刺激法和紫外线照射海水浸泡法等。栉孔扇贝有傍晚或夜间集中产卵习性。所以性腺成熟的种贝在傍晚换水后略给予催产即能大量排放精卵。
当卵子受精后出现第一极体即称为受精卵,处理受精卵要做到如下几点:一是洗卵,为了保持受精卵有好的发育环境,必须及时洗卵,洗卵一般采用反复换水议会和网滤方法进行,洗卵必须将亲贝排放的粘液、脏物和卵块清除,还要将多余精液洗净。二是计数受精卵,洗卵后,将池水轻轻搅动或连续充气,使受精卵分布均匀,然后采用生物随机取样方法取多点卵子放在一起搅动均匀,并立即用刻度移液管吸取0.5-1毫升水体放在显微镜下计数(计数须反复进行多次)。最后平均求出每毫升水体受精卵的数量,然后再计算出每池水体受精卵的总数。三是充气和分池孵化,由于扇贝产卵比较集中,受精卵密度往往过大,所以必须采取连续充气和分池孵化的方法才能使受精卵发育正常。在一般情况下,受精卵孵化密度不超过50个/毫升为宜。四是施放抗生素药物处理受精我放,为了防止细菌繁殖和危害,在受精卵孵化阶段,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药物,目前抗生素药物种类较多,如青霉素、土霉素等,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选择药物处理。
选优
(1)优选幼虫:扇贝产卵有先有后,如何将孵化早,而且最活跃最健康的幼虫择优选取,这是扇贝人工育苗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目前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①浓缩幼虫优选法。选优前,停止搅动池水,让幼虫自由上浮,一般发育早而且健康,个体较大的上浮快,多数浮在水池的表层,这时采用200目尼龙筛绢做成的网箱,放在相应大的水槽内,将软胶管或软塑料管消毒干净放入水池表层,采用人工虹吸方法将幼虫吸进网箱内,当网箱内的幼虫浓缩集中到玫定的密度时,要及时将幼虫倒入消毒好的新水池内培育。
②拖网优选法。采用200目尼龙筛绢做成操作方便的手推网。或做成同池子的宽度相同的拖网,轻轻地将水池表层的健康幼虫拖捞出,及时放入新池中培育。拖一会儿后,应停止一会儿,以便让幼虫允分上浮后再进行拖捞。当多数上浮快的、健康的幼虫拖捞差不多时,余下发育慢、活动差的幼虫应及时处理掉,总之,无论采取哪种方法优选,其优选后的密度一定要适宜。从目前水平看,放养密度一般应保持在8-10个毫升比较适宜。
(2)幼虫的培养管理:在扇贝幼虫培养管理中应着重抓好换水、投饵、充气、清池与倒池,以及安全使用抗生素等问题。换水:健康的幼虫选入新池后,第一天采用加水,以后则每天换水以保持良好的水质,在一般情况下,发育到D形幼虫初期,每天换水两次,每次换1/3;进入壳顶期幼虫,每天换水两次,每次换1/2,幼虫出现眼点时,每天换水3次,每次换1/2;幼虫变态附着后,应采取定时长流水方法换水,以满足幼虫对新鲜水质的需要。
换水时要注意:一是水质要清新,经常检查过滤水系统是否出现问题;二是严格定时定量换水;三是换水流量要严格控制,不能太急太慢,以免造成幼虫机械损伤和局部幼虫缺氧死亡;四是每次换水后都要将换水网箱检查一遍,发现漏洞及时修补,防止幼虫流失。
投饵与充气:不同发育时期的幼虫,对饵料种类有一定的适应性。应根据幼虫大小及生长发育需要,定时定量投饵,投饵时应掌握少投勤投的原则,做到既不污染水质,又能保证幼虫生长发育的需要。
适当充气能保持饵料分布均匀,在扇贝采用人工升温育苗时,充气又能保持水温平衡。
清池与倒池:为了保持育苗水质新鲜,使扇贝能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因此必须做到及时清池与倒池,在一般情况下,每隔2-3天采用人工虹吸法清除池底一次,每隔5-6天将幼虫清洗干净,倒入新池重新培养,称为“倒池”。倒池与幼虫优选法相似,但尼龙筛绢可以改用79微米网目为宜。
适量使用抗生素药物:扇贝幼虫培育过程中,除了采用“倒池”等方法防治海水中原生石动物危害外,还必须及时投放一定量的抗生素药物才能有效地抑制细菌繁殖,以提高幼虫的成活率。目前采用抗生素药物及其安全量有:土霉素1-2ppm;青霉素、链霉素5-10ppm;四环素、氯霉素2-4ppm;呋喃西林1-2ppm以及磺胺药等。此外,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施加5-10ppm EDTA钠盐,则效果更好,以上药物可根据实际育苗需要选择用之。
(3)幼虫的主要饵料及投饵技术:目前扇贝幼虫生长所需饵料品种主要有:硅藻类(如三角褐指藻、小机关报月菱形藻、角毛藻等)、金藻类(叉鞭金藻、单鞭金藻)、绿藻(扁藻)等单细胞浮游藻类。
掌握投饵技术主要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是饵料品种投喂比例要适宜。在一般情况下,扇贝幼虫前期投饵比例应以硅藻类或金藻类为60%,绿藻类为40%。后期投金藻类和绿藻类各50%。
二是合理掌握投饵时间和投饵量。一般每天投饵3次左右,以每次换水后投饵为主,每次投饵量则应根据扇贝幼虫实际摄食量而定。
三是在投饵前应测定饵料中藻类密度和培育池中的残饵量;投饵时一般以10升塑料桶定量后均匀泼洒,决不能为了省力采用胶管虹吸或用水泵直接将饵料水打入培育池内,这样容易千万池中局部氨氮增高,造成幼虫下沉死亡。投喂的饵料必须处在指数增长期的新鲜饵料,被原生动物污染或老化的饵料不能使用,饵料投喂前必须停止施肥2-3天。
附着器投放
(1)附着基的选择:必须达到无毒、无味、无污染水质、轻便耐用操作方便、单位面积附着量多等优点。目前我国北方沿海育苗单位普遍选旧网衣(网片)、红棕苗绳、塑料片、聚乙烯(或聚丙烯)网袋等为扇贝采苗附着基。
(2)附着基的处理方法:因种类不同而有差异,以红棕绳为例,其处理工艺为:浸泡——锤打——药物处理——煮沸——浸泡——锤打——晒干。
(3)附着基的投放:主要掌握好投放时间和方法。投放时间:育苗生产实践告诉我们,附着基投放过早,不但影响育苗池的正常管理,而且容易被残饵、杂质污染,幼虫难以附着,如果附着基投放过晚,则错过大批幼虫最佳附着机会而下沉死亡,因此,最佳的投放时间应为池内幼虫有20-30%出现眼点时,即可投放池底的附着基,第3天再悬挂上层的附着基,决不能一次将附着基投完,扇贝幼虫出现眼点的时间与个体大小、水温、饵料、水质都有很大关系。一般当幼虫长达到170-190微米即能出现眼点,时间短则10天左右,长者20天左右。
投放方法:如果投放旧网片和聚乙烯网袋,可以采用洗净消毒过的石块拴其附着基两边坠入池底,附着基以不露水面为准。如果采用红棕苗绳为附着基,可以按照池子大小做成塑料管浮架,将附着基整齐吊挂在上面,换水时,浮架随水层上下自由移动,不致造成幼苗干露死亡。
出池下海
(1)出池时间:如果出池过早,稚贝个体小,附着不牢,易造成大批贝苗脱落死亡;如出池过晚,稚贝在池内密度大,随着个体增长,饵料、水质条件满足不了需要,也会造成大批贝苗脱落死亡,而且还增加了育苗成本。从目前育苗水平看,当附着基投放10天左右,稚贝平均壳长达300-500微米 时即可下海进行中间育成。
(2)出池下海方法:各地作法不同有的将附有大量稚贝的附着基装进塑料筒内下海,有的将附着基装进网箱内下海;有的则将附着基装进聚乙烯网袋内下海,总之,不论采用哪些方法出池下海,都应根据不同海区的特点,以获得较多的保苗率为标准。
(3)注意天气与水温变:稚贝出池前应查询本周内无风雨天气才能下海。下海前,最好选择阴天和清晨,一定要避免高温天气和阳光直射,另外,出池前,池内水温、光照应调剂到与海区接近,特别是升温育苗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4)稚贝运输:如果购买稚贝和保苗海区远离育苗场,则必须采用汽车和船运,稚贝运输最好采用干运法,具体做法:将附着基装进下海保苗的器材内,然后用经过干净海水浸泡泡过的草帘或座带分层盖好,如果气温低,有大风吹要严防稚贝干燥,可用帆布轻轻遮严,在运输过程中,一定了要防止阳光直射、雨淋和油类污染。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