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一、早清塘、早消毒、早放养。在12月末就要将鱼池清整、消毒。在立春前选择晴天没有西北风的天气,将鱼种投放,冬天气温低,鱼的活动能力差,鳞片紧密,不易脱落,在捕捞、运输等操作过程中不易受伤,可减少水霉病、赤皮病的发生,在寒冷的冬季水中病源较少,可减少病源的寄生。早放养可提早恢复鱼体的疲劳,提早适应新的养殖环境,有利于提早开吃。
二、多品种的放养,增加养殖种类。池塘放养品种少,水体的利用率不高,由于鱼类的栖息水层和食性不同,养殖草食性鱼类搭配滤食性、杂食性鱼类,实施草鱼、团头鲂、鲢鱼、鳙鱼、鲤鱼、鲴鱼、罗非鱼等品种的混养,可全面而合理地利用天然饵料,有效地利用水体空间,发挥养殖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维持良好的养殖生态环境,提高人工饲料的利用率,增加产量。
三、大小规格鱼混养,分批起捕。放养同一种鱼,分大小二至三种规格,前期鱼体小多放,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经一段时间养殖后,当大规格的鱼已达到商品规格后,捕捞出塘,降低鱼池的存鱼密度,留下小规格的鱼,得到宽畅的生活环境,充足的的饵料,生长快,增加产量。同时还可补放夏花,增加鱼种产量。
四、密度适宜。根据饲料、肥料的品种、供应数量,水源条件,养鱼技术及管理水平确定放养品种与密度,青饲料来源方便应多放草食性鱼类,肥料来源方便应多放鲢鱼、鳙鱼、罗非鱼等。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好,养殖技术水平较高可提高放养密度。
五、早投饵、投足饵。过去习惯要到3月才开始投饵,主要原因是天气冷、水温低鱼不吃,但实践证明,鱼类除下雪结冰停食外,南方地区一般在冬季都能摄食,只是摄食量因气温水温低而少一点,如果不投饵,就会消耗体力养份,使鱼退瘦,所以要提早投饵,保证使鱼天天吃饱吃好。
六、掌握水色、及时加水调节水质。鱼池水质好,鱼吃食旺盛,生长快,还可减少鱼病的发生。因此,要始终保持池塘良好的生态环境,防止池水转浓发黑、变质发臭、鱼类缺氧浮头等。
七、预防鱼病。(1)每年要把池水排干,清除淤泥,在鱼种投放前10天亩用生石灰75-100千克化水全池均匀泼洒消毒。(2)选择肥胖、鳞片完整、色泽鲜艳、体质健壮的鱼种。(3)下塘前草鱼要注射疫苗,下塘时用4%的食盐水浸泡鱼种。(4)每月用渔用敌百虫0.2PPM或硫酸铜0.5PPM溶水全池泼洒一次,杀灭寄生性病源。
编辑:邓洁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