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许氏平鱼由俗称黑寨、黑石鲈,隶属于鱼由形目,鱼由科,平鱼由属,是一支始于古新世至今,广布于北半球温带水域的海洋鱼类,属喜岩礁性底栖鱼种。该属种类繁多,分布也较复杂,仅我国近海就有10种左右。其中一些鱼种如许氏平鱼由因其个体较大,肉味甚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近年国内外兴起育苗与养殖生产。日本的一些育苗单位已达几十万尾规模,我国已达20万尾~30万尾水平,韩国的养殖业亦具一定规模,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海水鱼类增养殖的对象。
一、苗种培育设施
同真鲷、牙鲆等育苗设施即可,亦可用现成的虾、蟹、贝类育苗室育苗。据试验,在水深仅40厘米的海带育苗室,也能取得较好的育苗效果。
二、苗种培育
1.放养密度
初孵仔鱼身体弯曲,沉于池底,经过一段时间后,慢慢浮起,做间歇性游动,逐渐扩散分布于池中,初孵仔鱼放养密度根据池子和培养条件可掌握在1万尾/立方米左右。
2.水温
培育期间池水的温度一般随自然海水温度与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有加温条件,为加速仔鱼的生长发育,可采用提温的方法。据实验表明,在不同的水温下,培育至22毫米的仔鱼所需要的积温在平均水温14.4℃~14.6℃时,为619℃~627℃;在平均水温为18.5℃时为462℃。具体升温的方法是每天掌握提升不超过1℃,达到最适温度或所要求的温度,然后保持稳定,直至育苗结束。
3.充气
一般每2平方米左右布一个气石,连续充气;根据仔鱼发育期而调节气量大小。前期微充气,随着仔鱼生长而逐渐加大气量。
4.吸污
待仔鱼都具有一定游泳能力后,用吸污器将池底的死鱼等污物清除干净,以减少水体污染,3天后开始投饵,每天清污一次,并视水质状况增加清污次数。
5.换水
培育海水是自然海水经过筛绢过滤后使用的,或者用砂滤水。开始时间断性微流水,随着鱼类的生长和投饵量的增加,逐渐加大流水量,日换水1个~2个量程,后期可增至3个~4个量程,并视水质状况3天~5天大换水或倒池一次。
6.水质因子控制
溶解氧通常保持在5毫升/升以上,pH稳定在7.8~8.6。水面光照强度只要不使池水中藻类过量繁殖,适当提高光照并无不可。
7.饵料投喂
在鱼进入培育池的同时,接种小球藻30万细胞/毫升~40万细胞/毫升,每天追添小球藻以保持此浓度。仔鱼产出后第3天,开始投喂轮虫,密度约3个/毫升~5个/毫升。轮虫是许氏平鱼由良好的开口饵料,轮虫一般为200微米左右,而仔鱼口裂达400微米,仔鱼能够主动摄食。第6天~7天,增投卤虫无节幼体,投喂量保持在0.1个/毫升~0.2个/毫升,并逐步减少轮虫投喂量,使之保持在1个/毫升~2个/毫升。卤虫幼体是仔鱼6天以后理想的补充饵料,易于批量孵化,仔鱼对其摄食率很高。但由于卤虫幼体的营养对海产仔鱼来说不够完全,故投喂之前通常需要进行营养强化。其方法是用乳化鱼油培养初孵卤虫无节幼体6小时~12小时,然后再投喂鱼苗。目前卤虫卵的成本较高,但适当拖长卤虫投喂时间可提高育苗成活率。第14天,仔鱼全长7.5毫米左右时,除投卤虫无节幼体0.2个/毫升~0.35个/毫升外,适当增投挠足类,其投喂量根据日获量而调节。第30天~35天,仔鱼全长15毫米~20毫米开始试投鱼虾肉糜等死饵。第40天以后,仔鱼变成幼鱼,全长在22毫米以上能完全摄食死饵后即可着手准备出池下海进行幼鱼培育。
三、摄食量
要做到有计划的生产和定量投饵,必须掌握鱼苗大小、数量和每尾鱼 的日摄食量。在实验条件下,测定鱼苗的摄食量比较容易,但在生产中确有一定难度,因为 对于每个育苗池来说,不仅要考虑各水池中鱼苗的现存尾数、鱼苗不同发育期的日摄食量, 还要考虑饵料的可食密度及水体交换等造成的饵料损耗率。育苗期间每尾苗种的饵料供给量 为轮虫2.706×104只,卤虫幼体7.029×104只。
四、生长及成活率
规模生产符合规格的鱼苗是工厂化育苗的基本目标。然而鱼类的 生长随不同鱼种、不同发育阶段以至不同生产条件而异,即使同一批卵子处于不同密度,甚 至同一水池饲育的个体都会产生一定的差异。许氏平鱼由早期发育阶段的生长大约以孵化后 20天为界,在这之前鱼苗生长缓慢,20天以后,即体长达10毫米后进入高速生长阶段,日增 长率几乎是前者的3倍。从发育阶段而言,鱼苗进入稚鱼期开始增重,幼鱼期生长更快。在 自然水域中许氏平鱼由早期发育阶段死亡率和其他真骨鱼类一样通常是很高的,其成活率多 在万分之一以下,而人工育苗则为其创造了适宜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饵料供应以降低死亡率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工育苗的成败,主要是检验其死亡率的高低,而最优生态环境 的创造依赖于相配套的育苗设施。除此之外,苗种培育过程中仍依其自身生物学特性而相应 出现死亡高峰。许氏平鱼由大致可分为3个死亡高峰期:第一期是从仔鱼前期转入仔鱼后期 阶段,其主要取决于亲鱼的质量,只有高质量的亲鱼才能产出质量好的仔鱼。在生产中发现 ,在鱼产后7天内的死亡率影响着整个育苗期间的成活率。第二次发生在背鳍原基出现期, 至于原因目前尚未弄清,推测可能与食性转换有关,特别是与培养的轮虫的营养质量有关。 第三次死亡高峰发生在进入稚鱼期,此期主要是死于残咬。许氏平鱼由的残咬,不同于其他 鱼类,大个体以小个体为食或互相之间咬伤。此鱼不仅是大个体吞食小个体,而且在大小差 别不大时,往往造成同归于尽的结局。因此此期加大投饵量,适当释放或大小分池培育是十 分必要的。
五、轮虫的营养强化
目前培养轮虫大多用啤酒酵母作为饵料。由于其来源广、易存 储,适宜大规模培养轮虫,因此已被广泛使用,同时还可节省培养单胞藻类的空间。但用酵 母培养的轮虫来培育仔稚鱼,其成活率极低。现已证实,主要原因在于海水鱼类苗种所必需 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在酵母培养的轮虫中含量极低,因此,投喂前必须对轮虫进行营 养强化处理,以提高酵母轮虫的营养含量。当前国内主要采用以下二种方法:
1.用海水小球藻培养轮虫其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可高达用酵母培养的轮虫的20倍以上。 因此,用小球藻培养的轮虫不存在强化的问题。至于用酵母培养的轮虫,用小球藻进行二次 培养强化是非常必须的,其强化后,不饱和脂肪酸的浓度随培养时间成正比例的增加。经一 定时间后可与小球藻轮虫几乎等值。但考虑到生产中的实际情况,酵母轮虫在小球藻中培养 强化的时间一般定为6小时~24小时,然后采收投喂仔稚鱼。
2.由于鱼油中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因此,可将鱼油乳化成细小的颗粒,作为轮虫 的饵料。其乳化方法是:鱼油∶蛋黄∶水=5毫升∶1克∶95毫升,用高速搅拌机使之形成乳 液,直接投喂轮虫,12小时~24小时后采收轮虫投喂给鱼苗。另外,还有多种强化方法,如 直接用油脂酵母以及利用微颗粒投喂等方法,可依各单位具体情况采用。
南方渔网编辑:庞琪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