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温度是鱼类最重要的环境条件之一。池塘水温不仅直接影响鱼类生长和生存,而且通过水温对其他环境条件的改变而间接对鱼类发生作用。鱼类对水温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有它所需要的最适生长温度,同时又有最高和最低的忍耐限度,超过限度就会导致生理失调而死亡。鱼类是变温动物.体温随周围水温的变化而改变。在适温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鱼类的代谢相应加强,摄食量增加,生长加快。
淡水白鲳的生存临界温度是12℃,水温长期低于20℃,淡水白鲳摄食差,易生病。因此应将水温控制在24℃以上特别是在淡水白鲳进越冬池后的10天内,鱼因在拉网、捕捞运输过程中受伤,极易感染疾病,此时为了尽快使鱼体恢复以适应越冬环境,应将水温保持在27-28℃,并增加饲料用量及提高饲料质量,以加快伤口愈合,为安全越冬积累物质。同时小瓜虫在20℃左右最易繁殖,在药物治疗小瓜虫时,结合升温,使温度提升到27-28℃,也有利于防治小瓜虫。在10月下旬至次年3月下旬水温一般控制在21-23%,这样可保持一定的摄食量,维持低水平的新陈代谢,达到降低成本、控制规格、降低载鱼量的目的。4月上旬起,随着外界气温的回升,适当加热提高水温,增加投饵量,使鱼尽量快速生长,达到大规格的目的,并增强鱼的体质。5月上旬逐步降温,使水沮与外池水温基本一致,提高下塘成活率。
水温控制是越冬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根据天气、越冬鱼、热源、水质、换水量等情况,勤加测量和调节。换水时要调节好水温和换水量,防止水温忽高和忽低,减少温差的变化。
采集:黄子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