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养鳖业是我国优质高效的特种养殖产业之一,从上世纪末80年代初发展以来,到目前全国年产量已达10多万吨,位居全球之首。虽然目前商品鳖的市场低微,但销售量却有增无减,尤其是无公害中华鳖的价格在上扬。时下,广州、东莞、佛山、中山等地的酒家自推出中华鳖美食套餐之后,品质好的鳖就更为走俏。然而,鳖业要振兴,特别要闯出一条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还须寻找新的养殖模式和可行的最佳途径。
笔者了解到,近几年来,珠江三角洲一带有些养鳖户利用现有的中华鳖养殖池塘进行龟鳖混养作了不少尝试,并取得可喜的经济效益引人注目。采用这种生态养殖模式,他们的理由是:
一、乌龟和中华鳖一样,都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众所周知,乌龟它含有各类氨基酸,而且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多种维生素。自古以来,它是人们滋补的最佳极品。同时,它又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因此,目前有许多家用居和酒楼都时兴乌龟药膳炖汤。众多的超市亦有琳琅满目的龟类保健品。因此,以鳖为主,混养其它水产品,乌龟是首选。
二、龟鳖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摄食习惯基本相同。龟鳖在动物分类学上同属爬行纲,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讲,鳖是龟分化而来的,可算是“远房亲戚”。因此,它们两者在外形上、习性上和作用上都极为相似。虽然鳖喜于深水里,而龟爱在浅水中和陆地上,但却皆系爬行动物;在龟鳖的摄食方面也极为相同。诚然,鳖以肉食性为主,而龟以杂食性为主,但它们都有通用“食谱”。喜欢摄食诸如小鱼、小虾、螺、蚌、泥鳅、小蚯蚓及甲壳类的动物,也吃些水域附近的瓜菜、浮萍及落地种籽等东西。特别有趣的是龟鳖在生理习性上都如此雷同。它们既生活在水中,又活动在陆地;既在水中交配,又同在沙地上产卵;既在盛夏上岸晒背,又同在摄氏15℃以下进入冬眠。由此可见,以上这些都给他们实施龟鳖混养提供了极大的可行性。
各地的实践证明,龟鳖混养也有很多的互补性。这种养殖模式利用龟鳖生活在不同水层的特性,可以充分利用养殖水体,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鳖进食后,乌龟则食用鳖的残羹余料,既节省了饲料,又减少了池塘水质的污染,可谓两全其美。在较少增加饲料和人力物力的基础上,养殖中华鳖同时套养少部分的乌龟,既不影响鳖的产量,而又增加了乌龟的产值,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养殖风险,并增加了经济效益;人们都普遍认为,在大自然中,野生龟、鳖、鱼等动物原本就处在一个池塘小生态环境中。因此,龟鳖混养或龟鱼、鳖鱼之类的混养无疑是一种反璞归真,无疑有利于生态养殖的形成。
据了解,各地的龟鳖混养,基本上是和养鳖的作法相似,而须注意的几个事项是:
1、池塘建设:一般选择开阔向阳、环境幽静、水源充沛、灌排方便的地方建池。面积在2-5亩。水深在1-1.5米左右,出水口和池周围要设防逃罩和围栏。池底保留20厘米厚的沙壤土。池周围以25度的缓坡和陆地带接壤,以方便龟鳖上岸活动、晒背和产蛋。缓坡与水面衔接处设置食台,便于投喂和清扫。
2、放养比例:放养应以鳖为主,乌龟为辅。目前乌龟苗种很多,是我们套养的有利条件。每亩水面约放中华鳖1500-2000只,而乌龟套养以100-300只为宜。鳖养殖16个月成为商品,而乌龟则养18-20个月亦可成商品。
3、饲料和饵料:一般投喂鳖料即可,同时还辅以瓜菜之类的佐食。有些地方值得参考的经验是,土池中放养萍和螺。每年3月上旬在水温适宜时,在龟鳖池中放入细绿萍,每亩放种180-200公斤,同时在水体中引入螺种200-300公斤。即螺以萍为食,增肉快速,同时萍、螺又都是龟鳖极可口的饵料。螺1年产4胎,每胎约10个小螺,这样就可为龟鳖持久地提供辅助性饵料。其次,一些地方采用在池中混养泥鳅或水蚯蚓作龟鳖的佐食,效果也相当好。
采集:黄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