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尖吻鲈广泛分布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广盐性和降海产卵鱼类,其生长期大部分是在通向海洋的淡水水体(如河流、湖泊)中度过的。成熟的鱼(3~4龄)从内陆水域洄游至河口,并进入盐度为30‰~32‰的海区,使性腺发育成熟并产卵。亲鱼产卵时间是在18:00~23:00,与涨潮同步。卵子和幼体随潮流漂至河口,并在该处发育和溯河洄游生长。
雌雄性别较容易分辨,在非繁殖季节,雄鱼较雌鱼的体型细长;吻部稍弯曲。产卵季节:雌鱼腹部则较膨大松软。尖吻鲈的产卵量和个体大小以及培育条件相关,一般体重5~11kg的雌鱼卵量为13万~60万粒/kg。在水温28~29℃下,受精卵经15h孵化。
尖吻鲈是一种大型肉食性鱼类。野生鱼的食性:幼鱼(1~10cm),浮游植物约占20%(主要是硅藻和海藻),其余为小虾和小鱼等;成鱼,70%为甲壳类(虾和小蟹),30%为小鱼。尖吻鲈的生长呈S形曲线:在早期生长缓慢,但当鱼体重达20~30g时,生长迅速,到体重4kg时,生长又缓慢下来。
尖吻鲈的人工养殖已有10年历史,目前世界上养殖尖吻鲈的国家有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中国等。
现将尖吻鲈池塘养殖技术要求介绍如下。
1塘址选择和必要设施
1.1池塘要求
池塘以0.3~1hm2,水深1.5~2m为好,要求水源丰富,交通方便,水质无污染。pH值7~8.5,透明度高的咸、淡水鱼塘都可养殖尖吻鲈。
1.2 池塘必要设施
精养鱼塘应具有比较完善的排灌系统和一定的机动提水设备,必要时加添增氧机。
1.3 放鱼种前的准备
鱼塘要干塘整治,做到无崩基、漏洞,塘底平整。每667m3水深1m,用茶枯35kg和漂白粉2.5kg清塘。药物清塘后适时抽入新水,进水时用40目网布过滤,以防大型敌害进入鱼塘。
2 鱼种放养
8cm以下的鱼种,必须再培育至10cm以上,再进行成鱼养殖。如可用网箱培育,4m×5m×1.5m的网箱,每箱放养规格3cm鱼苗2000尾,每7~10d清理网箱,调整规格1次,放养密度逐渐减稀,经30d左右培育,鱼苗规格可达10cm,成活率80%~90%。经过中间培育的大规格鱼种放养密度是:单养每667m3放养量800~1200尾,混养每667m3放300~500尾。放种时要进行鱼体消毒。
3 饲料及其投喂
3.1饲料种类
动物性饲料有冰鲜鱼,植物性饲料有花生饼和豆饼等。
3.2 投饲与训饵
放鱼种后应及时驯食,驯食时先击水后投料,投喂时应先慢后快,少量多次,以求饲料入水成漂浮状时即为鱼所吞食,每日投喂3~4次。日投喂量是鱼体重的50%,逐渐降至20%。成鱼养殖每日分早晚喂2次,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8%左右,上午40%,下午60%,饲料系数5~6。总之以鱼食饱不浪费为标准。
4 日常管理
注意水位、水色和透明度变化,及时添换新水,调控水质,特别养殖后期密切注意水质变化。尖吻鲈适应淡水、海水养殖,海水养殖盐度不限。最佳养殖温度20~32℃,经4~6个月的养殖,个体规格可达500~1000g。各地应根据当地市场需求的规格大小,以及季节气温条件及时收获出售或越冬。
采集:庞迪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