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我国是河鲀鱼生产量最多的国家,仅暗纹东方鲀一个品种在长江扬州一个江段而言,在20世纪70年代平均年捕获量达50吨。据1988年资料显示,我国河鲀鱼年产量就已达4万吨,占世界河鲀鱼产量的70%,主要外销日本等国。由于近年来主要东方纯品种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成功;加速推进了我国河鲀鱼人工养殖的发展,产量、外销量不断增加。目前主要养殖区域分布在辽宁、河北、山东、福建和江苏等地,主要养殖品种有红鳍东方鲀、假睛东方鲀、暗纹东方鲀等。在淡水中养殖的河鲀为暗纹东方鲀,近年来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已成为新的较有发展前途的淡水名特优养殖品种。
一.养殖基本设施
河鲀人工养殖一般有池塘养殖(包括温室水泥地和室外土池)与网箱养殖两种方式。各项设施规模由生产规模而定。
(一)池塘养殖设施
1.温室培育 温室培育易控制、成活率高、肥育好、产出高、投资大、管理复杂。
(1)温室选址 建立温室应选择:①水源好,注水排水畅通,水质符合养殖河鲀达标要求;②地势较高,不被洪汛期淹没;③阳光充足(特别塑料大棚);免受台风、风口和蔽荫影响;④交通运输方便。
(2)鱼池建设 温室内养鱼池均为水泥池,分菌种池和鱼种池两种。
池型以长方形为好;四角成椭圆形,四壁和底部严格达到光滑。各池均是独立排灌管道,池内设有水标尺、注水口(上部)和排水排污(底部)口以及增氧设置,温室内通气良好,顶部有充足阳光照射并有调节光照设备。室内切忌阴、湿、网状态。
苗种池面积50~60平方米(4米×15米)、池深1.5米为好。鱼种池在200~300平方米、池深1.5~2米为适。
(3)配套水池 有净化过滤油、蓄水池和预热池、饵料培养池。
①净化过滤池 设在外部水源进入温室的入口处;池底用消毒洗净的卵石和砂子铺垫,入水流经一定厚度的沙子、卵石,初步过滤后流入蓄水池。
②蓄水池和预热池 位置设在高处,与各类水池有管道相通,能顺利注入新水,其体积按各池一次注水和锅炉用水总量而定;蓄水池作用是进一步净化水质,保证随时都能满足供给符合水质标准的用水量。预热水池的作用是将锅炉加热的水;经均热后再注入用水池。
③饵料培养池 包括单胞藻培养池;轮虫培养池,卤虫、枝角类、桡虫类培养池。其大小以便于控制而定,一般面积为2~5平方米。水深1米为宜。
以上各类水池也可利用旧池,插空养殖;如海带、对虾养殖水泥池和温室经改造可为养殖红鳍东方鲀之用;淡水虾养殖水泥池和温室,可改为养殖暗级东方鲀之用,达到一池多用,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成本。
(4)配套器械和物件 锅炉、鼓风机、气泵、增氧机、抽水泵、吸污泵、发电设备(备停电用)、阳光照射与温度调控设备、照明设备、网具、绞肉机、粉碎机、黄豆浆研磨机、水质测定仪、增氧头等。
2;土池培育 土池培育成活率、产出量相对较低,成本低,管理简易,但易受天气影响。
(1)土池选址 ①地形平坦,土壤适宜(以壤土最好)、保水性、透水性、凝聚力、含有害元素(Fe)、盐碱、腐殖质等化学成分均要符合建池塘要求;②水质好(符合养殖河鲀的要求),水源充足(随时能注入足够新水);③阳光照射充足,有利浮游生物繁殖生长和提高水温;④交通道路便利鱼苗及饵料运输。
(2)土池建造 ①幼鱼(成鱼)培育池面积为0.13~0.3公顷,水深1.5~2米。两种规格便于投饵和管理,注排水方便,易控制水量,调节水质,池底易平坦少淤泥,起捕方便;②每池有独立的排灌系统,以保证池内良好的水质和减少病虫害传播蔓延;③塘形整齐,池底平坦;少积淤泥杂物,防止操作水混使鱼窒息和有机质厌气分解的危害;④池堤牢固不透漏水,不坍塌。
(3)围栏 池外应设有60一70厘米高的围拦(围网),阻碍蛙、鼠、蛇等动物窜入,伤害鱼苗。
(4)越冬池 一般在室内修建水泥地,规格同温室培育。目前也有在土池上取其部分水面,加搭塑料棚并就地修造简易供暖循环系统。加温效果亦好。
(5)配套设施 基本上温室培育。
(二)网箱养殖设施 网箱养殖水域广阔,水体流动、鲜活,网箱面积可大可小,设置灵活变动,设备投资少,饲料管理简便易行;集约化生产程度高。
1.网箱设置区的选择 淡水湖泊、水库网箱应选择在水深3米以上,溶氧量在6毫克/升以上,含总磷量0.02~0.8毫克/升、硝态氮0.2~0.8毫克/升、铵态氮0一2.5毫克/升,透明度35厘米以上,pH7.4一8.6,无污染毒害元素,酚在0.005毫克/升以下,和风浪较小,微流鲜活的水域中设置。
海上网箱应选择在无巨风和赤潮影响,无污染、无淡水流入,透明度3米以上,水流速度10厘米/秒,全年水温有10~27℃范围的海区中设置。
2. 配套设施
(1)网箔或竹箔 在网箱箱区四周外围修建;防大风浪、船舶和水鼠、蛇等损坏网箱。
(2)不同规格网目组合 暗纹东方鲀较好的网目组合是:稚鱼一乌仔期放入100目/平方厘米(5米×8米×2米),乌仔一夏花期放入60目/平方厘米(2米×8米×2米);夏花一鱼种期放入6目/平方厘米,1龄一2龄鱼种期放入l.5厘米/目的网箱内培育为最佳。红鳍东方鲀鱼体大小与网目(聚乙烯网箱)组合是:10厘米以下鱼体为120一90径,10~17厘米鱼体为20~15节,17~22厘米为15~17节,鱼体22厘米以上时为确保安全,配用金属网40米。箱体大小常选用6米×6米×6米、8米×8米×8米和10米×10米×10米3种规格。
二、鱼苗放养
(一)清池(塘) 放养鱼苗前对水泥池和土池都须进行清塘处理。可以杀灭潜伏的细菌性病原体、寄生虫、对鱼不利的水生生物(青泥苔、水草)、水生昆虫和蝌蚪等敌害生物,减少鱼苗病虫害发生和敌害生物的伤害。
1.水泥池清池 先注入少量水。用毛刷带水洗刷全池各处,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注入新水,用10毫克/升漂白粉溶液或1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泼撒全池,浸泡5一7天后即可放鱼使用。
2.土池清塘 土池清塘前必须先修整池塘,清除淤泥、塘水,池底推平,夯实堤壁;修补裂缝,随后阳光曝晒2~3天即可。
清塘在放养前7~10天进行。在修整好的池底四周和中间每隔一定距离挖小坑,小坑间距以能泼洒遍及全池为度。按每公顷900~1125千克生石灰分放入小坑中,注水溶化成石灰浆水;将其均匀泼洒全池,再将有灰浆水与泥浆搅均混合,以增强效果,次回注入新水,7~10天后即可放养。用生石灰清塘,可清除病原菌和敌害,减少疾病,还有澄清池水,增加池底通气条件,释放肥水元素,稳定水中酸碱度和改良土壤和施钙肥的作用。
用生石灰、漂白粉交替清塘(每公顷用生石灰1125千克,漂白粉90~105千克)比单独使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清塘效果好。
(二)土池施肥 没有单独培育天然饵料条件的,可在土池放鱼苗前5~7天,施发酵好的优质厩肥,培肥水质,培育活饵料做法按每公顷1500~2250千克分堆施在池塘四角水面下,每天用铁耙将肥逐渐耙开,让水肥相融。
(三)投放
1. 投放前的准备工作 投放前一天再复查和清除池内的有害物,如率生的蝌蚪、青泥苔、昆虫、新萌芽的水草;在进、排水口处都要用密的网筛绢拦好,不让虫、卵等有害物流入池内和防止鱼苗逃出。
2. 入池投放 从外单位购买,运输途程较远,应选用运鱼苗专用的塑料袋,加入鱼苗原生活的水(70%),轻轻地将鱼苗放入(注意适当密度),充人氧气(不要太充足);途中应有备用袋、氧气瓶和与袋内相同的水,以备途中破、漏更换之用;途中应勤检查;发现异常应补氧、补水,更换运输袋等紧急措施;开车要平稳,避免颠簸惊吓鱼苗,要尽快运至投放地点。运至鱼池时,切勿马上打开投放,应将袋放入消毒池(桶)内(消毒池的水温与放养鱼池相同),让袋内外水温趋近一致时,解开袋口,先将袋口倾斜入水,再将袋中鱼水倾斜慢慢进入消毒池(捅)水中,浸泡10-15分钟,然后将鱼苗改放鱼池中。消毒药物一般采用3%~5%食盐水,比较安全可靠。
若在中途运输时间较长,袋内水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应先在盛有放养池新水的水桶中,逐渐过渡到水中二氧化碳浓度正常,待鱼苏醒后进行消毒,然后徐徐倒入培育池。
若鱼苗运输路程较近,可用水桶担运,应先将鱼苗所在水温与入池的水温调节基本一致,装运工具都要进行消毒处理(10毫克/升高锰酸钾浸泡消毒后洗净),肩担挑运时,应发挥肩担技巧;使桶内水有规律的起伏波动,增加水中溶氧量,又保持鱼体不受损伤。运至鱼池边时,池上人员应将水桶平稳地轻轻传递给池水中投放人员,将水桶口斜入水下;让鱼苗慢慢游入池中;接递人在池中尽量少移动;免搅混泥水,影响成活率。
3.投放密度 鱼苗的投放密度对鱼苗的生长与成活率的影响很大。合理密养可以充分利用池塘、节省饵料、肥料和人力,应根据不同的培育方法、鱼苗品种、鱼池条件、饵料状况决定。一般可及通过测定鱼池水溶氧量、水质指标和鱼生长指标判定。对不同规格的鱼苗分级分养和即时疏苗稀养是河鲀鱼养殖中很重要的环节,也是适当加大放养密度的有效技术措施。
(1)红鳍东方鲀一般放养密度 温室水泥地内放养:大规格鱼种一成鱼5~10尾/米2;网箱中放养:夏花一大鱼种3~4尾 /米2。
海区网箱养殖鱼苗受风浪侵袭,对成活率影响很大,故放养较大鱼种为稳妥。
(2)暗纹东方鲀一般放养密度 温室水泥池中放养;鱼种一成鱼5-8尾/米2;土池中放养:2龄鱼种1万一1.5万尾/公顷,成鱼培育0.6万~0.9万尾/公顷;网箱放养:2龄鱼种10~15尾/米2,成鱼培育6~10尾/米2。放养密度应不断根据具体条件具体分析,不断总结实践经验逐渐完善,切不可一味“拿来主义”搬用和一成不变。
三、饲料与投喂
(-)河鲀鱼食性特点
1.食性 河鲀鱼系属海洋底层鱼类,世代形成肉食性且食性较杂,喜食蟹、虾、贝、鱼和浮游动物。据对暗纹东方鲀食性分析,在空胃率29%时,蟹类出现率最高为39%,数量也最多(窄额绒毛蟹、三庞梭子蟹),贝类出现频率为29%,虾、鱼出现频率为18%、14%。
2.摄食方式 摄食方式随口、齿、消化系统发育有明显的转向。仔鱼期是在上水层中以趋光视寻食,吞食方式摄食。稚鱼期以吞食方式为主并转向咬食方式过渡的叼食方式摄食。幼鱼期在中、下水层,依摄食节律寻食,转向咬食方式摄食。据暗纹东方鲀摄食节律初步揭示,摄食主高峰为18一20时,次高峰7~8时,傍晚投喂更为重要。在生长过程中,对适口饵料具有阶段选择性。对摄取的饵料都要在嘴里品味,一经感到不适口味,便随即吐出不食并回避而去。
(二)影响摄食的因素
1.个体器官发育因素 河鲀鱼口径较草鱼、青鱼等显著较小;出苗3天后,口与肛门才开放;出苗5天后,鳔的功能才形成,出苗30天左右额齿才基本形成口喙状板牙,消化器官也基本形成,并具有消化吸收功能。这些特点决定它在觅食、摄食方式、对饵料(饵料种类及大小)的选择上有其独有的特点。
2.生态环境因素
(1)温度 河鲀鱼在最适水温时(红鳍东方鲀为16~25℃,暗纹东方鲀为16~27℃)生活力和摄食性最强,吃食亦最好;当水温下降至14℃以下;摄食显著下降。红鳍东方鲀在水温10℃以下、27℃以上,暗纹东方鲀在水温12℃以下、29℃以上就会出现停食。
(2)水质 水质变化是河鲀鱼最敏感的因素。当水体中溶氧量低于4毫克/升,透明度低于30厘米或有害元素含量影响到生理代谢时,其摄食性就出现显著下降或停食。
(3)病害 河鲀鱼一经罹病后总表现出食欲不振,直接影响摄食强度和摄食量。
(4)水生动物的种类和个体大小 河鲀鱼在不同发育时期饵料可摄性和适口选择性有显著的差异。水体中水生生物种类与个体大小不同;河鲀鱼对其选择亦就不同,从而影响摄食的差异。
(三)河鲀鱼饵料特点及组成 河鲀鱼前期食天然饵料浮游动物,后期转食为人工饵料,在摄食天然饵料时幼仔只能食小个体浮游动物,随后长大转食较大个体浮游动物、蟹、贝、虾、鱼等。
1.河鲀鱼天然饵料 成鱼期有蟹、贝、虾、杂鱼、水生昆虫及水生植物叶片和丝状藻类。
2. 河鲀鱼人工饵料 至今对河鲀鱼生长营养需要尚未搞清,专用人工饵料尚未问世,合理的营养配方还在探索总结过程中。据实践证明,以3:1的肉糜(鱼、虾、蚌、贝、蚬)与麸粉及少量营养素混合饵料是经济实用型饵料;以甲鱼饵料或鳗鱼饵料或两者混合,加一定量的维生素等是河鲀鱼的代用最佳饵料。单一选用高质代用饵料会导致脂肪积累过多,形成脂肪肝;减弱肝功能,达不到正常肥育的目的。
(四)饲料投喂
1.幼鱼期 鱼日龄进入28一30日以后,鱼体外形与内部各器官与发育基本完善;与成鱼相似,食性已由天然饵料转换为人工饵料饲喂。鱼饵适口性表现在饵料的成分与含量上。人工饵料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见上所述)。每天投喂3~4次;时间应根据河鲀鱼摄食节律进行,早晨7~8时,傍晚18~20时为摄食高峰,喂饵要在此时提前完成。投喂量一般为鱼体重的5%一3%,随鱼体增大,投喂量所占鱼体重比例酌情降低。
2.越冬期 越冬期内鱼密度较大,水体空间有限,温度也不低(17一19℃),围越冬方式和条件不同,在投喂量上难以提出通用模式,但在原则上应掌握量少次多的原则,并规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四、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是充分发挥各项技术措施作用和综合效能的关键环节,对提高经济效益尤为重要。
(一)对鱼苗、鱼种定期分池(分网换目)疏苗 温室培育河鲀鱼,初期放养密度较大,随鱼个体长大和相互残食习性形成,鱼种、成鱼都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定期分池,确保在合理密度状态下养殖。
网箱养殖,随鱼个体增长及时更换网目和分网疏苗,同时调节网箱入水深度以满足鱼种对水流速、溶氧量和鲜活水体生态因素的需要。
更换网箱网目时,网壁要光滑,箱体浸泡半个月后使用,避免鱼体擦伤,捕捉、投放作业均要细心操作,力免鱼体受损伤,影响生长和成活率。
在定置型网箱中,网箱入水深度随鱼体增长而加深,以保持网箱内鱼苗活动水层空间,小鱼组群网箱入水以0.7米为宜,中鱼组群以l.4米为适,大鱼组群以2米左右为佳。当风浪和水体变化时还应及时调整网箱出水高度。
(二)保持清新鲜活水质 河鲀鱼对水质变化很敏感,要细心观察水色、水生生物的异常反应,经常检测水质变化以作换增水量依据。
养殖水泥池、土池在投放初期逐渐注入新水,保持较好水质,达到一定水位后,因投饵等水质变化较快,须勤换水,日换水量红鳍东方鲀养殖池可由水池容量的0.5~l倍增加2~4倍,暗纹东方鲀养殖池日换新水1/5左右,基本保持养殖水质要求。
网箱要定期清除勾挂杂物和滋生青苔,保征箱内水流畅通,在箱内适当放入少量到食性鱼类可起生物清除作用。
水体中要保持河鲀鱼适宜溶氧量(6毫克/升以上),溶氧量低于4毫克/升时何鲀鱼就会出现浮头,严重时即会缺氧死亡。气压低时特别热天中午、凌晨、夜间都要启动增氧机增氧。
及时清除水面杂物和泼浆后池中油膜,保持水面清晰透光。
(三)科学管理日常投喂操作 日常投喂应严格按定质、定量、定时、定位投喂。养殖池按常规要求设置一定数量的饵料食台。投喂定位到食台。每天观察检查吃食情况,从中了解鱼苗生长状况,调整喂量和次数,每次投喂应先清洗食台后加饵料;每天配制饵料工具、原料须经消毒处理;保持卫生防治疾病。
(四)建立适宜的温室空间和良好的土地周边环境 每天观察检查温室内光照强度,温湿度和通气状况。根据阳光照射量调节温室内光照条件,保证室内适宜光照强度(暗纹东方鲀要求500一1000勒克斯,红鳍东方鲀要求500~2000勒克斯)、温湿度。土池周边要清除杂草,防止蛙、蛇等敌害生物隐藏。
(五)防御灾害天气 河鲀鱼适宜生长温度为l6-27℃(暗纹东方鲀),16一25℃(红鳍东方鲀),盛夏气温高达到38℃以上,水温高达29℃以上,要在室外水池和网箱内增放l/10~l/4水面的水葫芦等水生植物,达到遮阳降温避暑、平衡水体日温差,还可以调节水体铵态氮含量等综合生态效应。仔、稚鱼在室外土池培育前期也有寒潮、霜冻危害,应及时采取烟熏等应急措施加强防御。
(六)精心越冬管理 暗纹东方鲀在水温降低到12℃时,即将河鲀鱼迁入室内越冬池培育,到翌年室外水温稳定在15℃时,再迁出室外培育。越冬管理包括:①每天定时清除排泄物和残食;②定期勤换新水,保持水体鲜活、溶氧高;③“四定”投喂,正常增氧;④及时防治病害。
(七)切实执行每天巡塘(网箱)任务 每天早、午、晚、夜四次定时巡塘(网箱),记录夭气、水温、水色、投饵、排注水,鱼群动态变化、病鱼鱼池状况,以作决策技术措施的依据。
五、病害防治
河鲀鱼对有害其生长发育的任何因子反应都很敏感。在养殖期间,定期检查鱼体状况尤为重要。河鲀鱼有撕咬残食习性,鱼体常有伤斑,全身无鳞片保护,习惯沿池边、网箱箱体边游动,易擦伤鱼体,易附着病菌和受寄生虫的侵害,它喜爱在水池、网箱箱底栖息,病害侵害时;又不易即时发现,容易延误治疗时间。现将主要常见疾病及防治概述如下:
(一)烂尾(鳍)病
〔病原〕柱状黏球菌。
〔病症]尾(鳍)先呈黄白色黏质物,随后发展为其边缘充血,皮肤坏死,尾部肌肉脱落,显露骨骼。
〔治疗方法〕1~2毫克/升呋喃唑酮(10%粉剂)泼洒,或强氯精1毫克/升浸泡2~5分钟。
(二)白斑病
[病原〕待查证。
[病症〕体表呈现白色斑点,后蔓延全身长入皮下,体色泛白,严重侧卧,不食,不久死亡。
〔治疗方法〕
(1)去污,换注新水;改变水质。
(2)用3%~5%盐水浸泡10~20分钟或用福尔马林12~16毫克/升(鱼苗)或50~160毫克/升(成鱼)浸泡10~20分钟,病情严重时可用食盐水与福尔马林(浓度同上)隔日交替使用数次,病症可渐渐缩小,最后白斑脱落,恢复正常。
(三)小瓜虫病
(病原]多子小瓜虫。
[病症〕表皮、鳍条、鳃瓣上呈现白色小点状的囊泡或白色黏液;鳃片肿胀坏死,鱼体转黑、消瘦,游动迟缓,食欲不振;最后呼吸困难死亡。
[治疗方法〕0.2~0.4毫克/升孔雀石绿浸泡1~2小时或用福尔马林l2-16毫克/升(鱼苗)或50~160毫克/升(成鱼)浸泡15~20分钟。
(四)杯体虫病
〔病原〕多为筒形杯体虫。
〔病症]吸附在皮肤、鳃上,游动迟缓,呼吸困难;严重窒息死亡。
〔治疗方法〕7一8毫克/升硫酸铜浸泡沫15~20分钟,l%一2%食盐水浸泡2~10分钟。
(五)车轮虫病
〔病原〕多种车轮虫。
〔病症]体色变灰黑色,口腔流黏液,食欲不振(不食),鱼体消瘦,游动迟缓,烦躁不安。
[治疗方法]20~30毫克/升福尔马林浸泡数小时。
(六)指环虫病
[病原〕多种指环虫。
〔病症]鳃丝黏液增多,鳃瓣变白、有缺损,体色变黑,不食,呼吸困难,烦躁不安。
[治疗方法〕20毫克/升高锰酸钾浸泡10~15分钟,或90%晶体敌百虫0.2~0.3毫克/升泼洒。
(六)三代虫病
〔病原]单殖吸虫。
〔病症〕体表动液白浊,糜烂,发红,出血,鳍残缺出血。
[治疗方法〕250毫克/升福尔马林浸泡20一30分钟,或90%晶体敌百虫0.2~0.3毫克/升全池泼洒。
值得注意的是河鲀鱼对防治药物剂量和处理时间反应特别敏感,稍有不慎,导致死亡,影响成活率。对病害应以预防为主,鱼苗入池或转池,换网箱时,以及定期对鱼体消毒,即用3%一5%食盐水或福尔马林50~160毫克/升浸泡10~20分钟,将病害消灭于始发期;孵化池、养殖水泥池或土池、饵料池,在使用前均要进行常规消毒,严禁穿水注入;配制饵料原料,工具都要经严格规范清洗、消毒杀菌程序,方可配制、投喂;见病害时应及时对症下药,使用药物剂量都须先经测试,不可套用其他鱼类常用剂量;对重病鱼体最好隔离治疗,以免相互感染。
采集:庞迪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