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淡水石斑鱼体纺棰型,口上位。躯干两侧各有八条垂直黑条纹,中央有较黑的色素块。胸鳍淡黄色,腹、背、臀鳍均具黑色条纹,尾鳍黑色条纹与身体垂直。成鱼体表略带黄色,体色可随水环境及生殖期而变化。繁殖时,雄鱼体色较深,雌鱼体色较淡,并带有黄色。腹鳍胸位,尾鳍圆尾型,具生殖突。幼鱼眼眶为红色,成鱼眼眶为银黄色。鳞片为圆鳞,较大。侧线鳞断续。
二、生活习性
淡水石斑鱼为热带鱼类,淡水中生长,也可在低盐度海水中生长。适温范围25~30℃,水温20℃以下时摄食明显减少,水温下降至 15℃时身体失衡,故冬季水温会降至15℃以下的地区不适合养殖此种鱼,除非有保温措施。越冬期间水温保持在19℃以上为好。
淡水石斑为底层鱼类,耐低氧,抗病力强,在养殖过程中很少发生鱼病,可与罗非鱼、鲫鱼混养,以清除池塘中的小杂鱼,达到优质高效的目的。
三、食性
淡水石斑为偏肉食性鱼类,鱼苗阶段主要以浮游动物为主,个体相差悬殊时会互相残杀,故养殖要注意及时分级分塘。繁殖出的苗要及时拉出,以免被亲鱼吞食。从鱼苗开始即可用浮性鳗鱼饲料驯食人工配合饲料。
四、生长
出膜仔鱼全长为0.58-0.6cm,群集在池底不停的运动;水温26~28℃时,第六天卵黄囊消失,仔鱼游至中上水层,此时可投喂轮虫、枝角类等小型浮游动物,稍大后可投喂水蚯蚓, 然后再以团状鳗鱼饲料驯食,经过一个月的培育,体长达10厘米左右即可下塘养成鱼。在生长速度上,雄鱼明显快于雌鱼。
五、繁殖
淡水石斑一冬龄性成熟,即可产卵。产卵习性与罗非鱼相似,先在池塘底部挖巢,然后产卵,受精卵主要由雌鱼守卫。卵为椭圆型,卵黄暗绿色,不透明,粘性,分散排列于池底,很少有重叠。体重140克的雌鱼每次约产卵3000-4000粒,水温26℃-29℃时,受精卵经48小时可孵化出仔鱼。
六、养殖
(一)、苗种培育
1、鱼苗池要求:鱼苗培育池以土池为好,面积50-100m3,水深 l-1.5米。鱼苗放养前,将池水排干,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并施足基肥培肥水质。
2、鱼苗放养:同一池内放养的规格要求大小一致。放养密度视饵料、养殖技术水平和培育规格而定,一般100尾/m3 左右。鱼苗入池前要用10%的食盐水浸泡鱼体15-20分钟。
3、投喂: 淡水石斑仔鱼下池时,以浮游动物为食,随着鱼苗生长,摄食量增大, 而池中浮游动物逐渐减少。这时,一可通过追肥培育浮游动物,二可增喂豆浆。经15-20天培育,当鱼苗达3厘米以上时,其食性开始转化,这时可投 喂鱼糜于食台上驯食,2-3天后加少量人工配合饲料拌鱼糜投喂,以后逐步 增加人工配合饲料比例,减少鱼糜用量,直至全部用人工配合饲料。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0%左右,日投饵3次。
4、培育管理:
(1)、调节水质:在鱼苗培育过程中,由于施肥投饵,所剩粪渣残饵最易败坏水质,为此,应每3-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还可在池中移植一些浮萍或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以净化水质和便于鱼苗隐蔽、吃食。
(2)、及时分养:当鱼苗生长规格出现较大差异时,因其有大吃小的习性, 因此,要及时过筛分养。同一池的鱼苗,力求规格一致,以免影响鱼苗成活率。
(3)、日常管理:主要是巡塘,观察鱼苗吃食、活动、水色变化等情况,以 便及时调整投饲量和做好预防鱼病工作。
(二)、成鱼养殖技术: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以其他鱼类为主,每亩水面混养淡水石斑22-50尾,经一年养殖体重可达500克左右。二是以淡水石斑为主养鱼,混养罗非鱼、草鱼、鲫鱼等,每亩水面放养淡水石斑150-200 尾,混养草鱼300尾,饲养期间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还可投喂鲜嫩牧草,当池中浮游动物不足时,需要适量追肥,以培育浮游动物。经一年时间养殖,淡水石斑平均体重可达350克以上。
采集:黄子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