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红鳍东方魨俗称河豚。近几年来,河豚人工养殖迅速兴起,经济效益显著,但病害也时有发生,现就实际养殖生产中常见疾病及防治技术探讨如下:
一、白口病
1.症状:病原为白口病病毒。发病初期,口吻部变黑,并随着病情发展,快速溃烂变白,上下颚齿槽外露,表现异常狂躁,并互相撕咬。解剖病鱼,肝脏呈线状出血。适宜发病水温为25℃左右,流行季节7~9月份,高水温期一旦发病,其感染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该病毒可经水传播,相互撕咬也能传播。
2.防治措施:水源应经过过滤消毒处理,确保无病毒污染,可疑水源可用福尔马林20~30毫升/立方米消毒,经36小时后使用;保证放养不携带病原体的苗种;放养密度要适宜,宁少勿多;投饵要定时,数量要充足,防止饥饿而撕咬;发现病鱼、死鱼要及时销毁,并对发病池塘实施隔离措施。
二、淋巴囊肿病
1.症状:病原为淋巴囊肿病毒。多在病鱼体表皮肤、鳍、吻和眼球等处出现许多小水疱状肿胀物,呈分散、聚集成团或连成片不同形态。本病全年均可发病,在10月至翌年5月,水温10~25℃时为发病、流行高峰期,感染率较高,尤其危害幼鱼。当水温超过25℃后,有的囊肿可脱落自愈。
2.防治措施:引进亲鱼和苗种应严格检疫,确保无病毒感染;发现病鱼、死鱼应及时销毁,并对发病池塘或网箱实施隔离,泼洒消毒剂和投喂抗菌药饵,防止继发性感染;轻度感染的病鱼,切除囊肿后可用福尔马林300毫升/立方米浸洗30~60分钟,但仍要隔离饲养;将养殖水温提高到25℃以上,病情会逐渐减轻。
三、异沟虫病
1.症状:病原为豚异沟虫。幼虫寄生于鳃丝,成虫寄生于鳃深部的肌肉,并聚集成群,使寄生部位组织隆起。病鱼体色变黑,鳃丝黏液增多,鳃丝苍白,失去食欲,游动乏力,逐渐消瘦而死亡。主要寄生在纯科鱼类的鳃部,从春末到秋初高水温期发病较为严重。
2.防治措施:①苗种放养前,用浓盐水浸洗3~5分钟,预防病害;②发病池塘用晶体敌百虫(80%),每立方水体0.3~0.4克全池泼洒,隔天1次,连用3次;⑧用硫双二氯酚制成药饵,每天每千克鱼重用药0.1克,连续投喂,直至症状消失。
四、吸虫旋转病
1.症状:由乳体吸虫的尾蚴和囊蚴引起。在尾蚴侵袭鱼体时,病鱼出现行为狂躁,不停旋转,继而身体产生痉挛。入侵后定居于间脑内,发育为囊蚴。主要危害当年鱼种,发病季节为8~9月份。
2.防治措施:彻底清洁养殖池底,尤其要消除螺、蟹类等中间传播宿主;每天每千克鱼重用1克2-苯氧基乙醇制成药饵,连续投喂至症状消失。
五、淀粉卵涡鞭虫病
1.症状:病原为眼点淀粉卵涡鞭虫。发病鱼鳃表面、体表和鳍等处布有许多小白点;常浮游于水面,呼吸加快,鳃盖开闭不能自如,口不能闭合,有时喷水;鱼体消瘦,游泳无力,有时向固体物上摩擦身体。该虫繁殖最适水温为23~27℃,夏季为发病高峰期,危害较大,防治不及时会引起大量死亡。
2.预防方法:繁殖用亲鱼要严格检疫;引进外地苗种,放养前必须用淡水或硫酸铜进行处理;投喂鲜活鱼虾应先经淡水浸洗10分钟后再投喂。
3.治疗方法:①先用淡水浸洗病鱼5分钟,然后移到经消毒处理后的水体中饲养,隔2~3天再重复一次;②用硫酸铜12~15克/立方米,洗浴病鱼10~15分钟,每天1次,连续4~5天。
六、弧菌病
1.症状:病原为弧菌属中的一些种类。发病初期,病鱼体表褪色,随着病情加重出现出血或充血,腹部膨胀,肠道发炎,形成溃疡。发病水温为15~25℃,6~10月份为发病流行季节。池底污染、水质不良、放养密度大、饵料质量差、鱼体表损伤等都会引起发病。
2.预防方法:保持良好的水质和养殖环境;保证投喂优质饵料;放养密度不宜过大;管理措施要恰当,避免损伤鱼体;病、死鱼要及时捞出,对病鱼用淡水或浓盐水浸洗体表、鳃等部位;对发病池塘或网箱实施隔离,并严格消毒处理。
3.治疗方法:①用氟苯尼考或金霉素、盐酸土霉素、四环素等抗菌素纯粉剂制成药饵,用量每天每千克鱼重50~80毫克,连续投喂5~7天,一般病症会消失;②在口服药饵的同时,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含量30%)1克/立方米全池泼洒,每日1次,连续3~4天。
编辑:邓洁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