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在防治鱼虾蟹等水产品病害中,由于我们长期、反复使用同一种药物或同一类药物而引起病原产生抗药性,治疗效果下降或无效,导致药物用量越来越大,防治次数越来越频繁,所用药物也越来越高档。几年前治疗鱼类寄生虫,用90%以上晶体敌百虫0.3~0.5ppm就可以,而现在用量达到1ppm,有时效果还不理想,同时抗生素也由土霉素用到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品种。长此以往,一方面可能会对水产品造成伤害,并可能引起某些疾病无法治疗,例如中国对虾与南美白对虾的一些病害;另一方面某些药物由于高剂量使用,可能会在水产品中蓄积。为保证水产品病害治疗效果,促进人民身心健康,这就需要我们对病原体抗药性的产生与改善有所了解。
病原体抗药性产生原因
一是长期使用同一种(类)药物。水产品病害发生的病原体如细菌、寄生虫、真菌、病毒等在不断受到某一药物袭击时,自身均会产生一种防御能力。在一轮药物使用过程中,某些抵抗药物能力差的病原体被杀灭,而抵抗力强的病原体则存活下来,在下一轮药物使用过程中,其及其后代则产生明显抗药性。这种过程不断被重复,导致病原体抗药性越来越强。
二是不正确的施药技术造成。不正确的施药技术会浪费药物,降低药效,而且还容易引起抗药性的产生。例如全池泼洒药物施药不匀,一般在水表层边缘及下风处含药浓度高,或药物食场消毒、挂袋挂篓,造成全池药物浓度不一,而病原体对药物具有回避特性,到低浓度的水层,则受药机会较少。加之漂白粉等药物微溶于水,极易产生药物不均匀的分布,这为病原体提供了生存的条件。再加上由于担心水产品的安全,或缺乏施药经验,施药的剂量往往低于规定的剂量,例如一般硫酸铜使用量为0.7ppm,而有些农户害怕药害,使用量过低,既达不到防治目的,又易使病原体产生抗药性;此外,一些养殖户滥用药,盲目加大药物用量,也使病原体增加了抗药性。
三是水产品流通的影响。水产养殖快速发展,水产品调运特别是苗种调运现象已成为平常之事,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会随寄主传播,其抗药性种群也会散布,从而在病害防治时出现抗药性。
抗药性如何改善
一要实行病害综合防治。通过创造良好的水体环境,采取科学规范的养殖措施进行水产品健康养殖,生态养殖,提高自身免疫力,降低发病率,减少渔药使用。对种苗实行检疫检验制度,禁止携带病原体,并进行体表消毒;对池塘彻底清整消毒,挖除过多的淤泥,利用冬季冰冻日晒,并用药物消毒,以杀灭病原体;对饲料等生产投入品要严格控制质量与数量,以防出现水体污染;正确掌握药物使用方法与施用量,并积极开展水产抗病品种的选育,推广抗病水产品养殖。
二要交叉用药。治疗鱼病时,不要长期使用某一种类的药物,应交叉使用不同品种,尽可能使用机理不同的药物。如对细菌性疾病,可用二氧化氯、溴制剂、碘制剂等交替施用;对寄生虫性疾病,可使用敌百虫、溴氰菊酯、中草药(苦参碱)进行交叉使用。
三要联合用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合理混用,可增加药效,同时还可抑制抗药性产生,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利用硫酸亚铁为辅助药物,将硫酸铜与硫酸亚铁进行混合使用治疗鱼类寄生虫病,亚铁起增加药物渗透和伤口收敛的作用,两者合剂量为0.7ppm(5∶2),减少了硫酸铜施用量。在治疗纤毛虫时,使用三硫合剂(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锌),也增加了硫酸铜施用效果。磺胺药物和抗菌增效剂TMP合用时,抗菌效果增强几十倍。在药物混用时,要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互相作用,注意配用禁忌,以防出现药效降低或产生毒性,影响治疗效果和对水产品造成伤害。
四要合理规范用药。根据无公害渔药使用标准用药,对渔药实行处方制,禁止使用国家禁用药物,规范药物使用方法,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避免盲目用药、超量用药和滥用药。
编辑:王宇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