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春节期间,省工商局与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流通领域水产品的一项质量监测显示,水产药物残留严重,其中甲鱼的药残问题尤为严重,抽检无一合格。
昨日,记者经过调查了解到,水产养殖户为预防水产疾病,图便宜滥用明文禁止的药物,是导致水产药残严重的主要原因。为此,专家建议,应建立完善的水产养殖和市场准入制度,改变现行的多部门管理鱼药的做法。
【抽检】
水产药物残留严重
省工商局与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同开展的抽检结果显示,内销水产品的药物残留问题不容忽视,所抽查样品共检出16个批次、27个项次呈阳性,为不合格产品,其中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呋喃唑酮代谢物、呋喃西林代谢物残留严重,检测还发现,甲鱼的药残问题尤为严重,抽取的5份甲鱼均不合格。
据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孔雀石绿和硝基呋喃类化合物主要用于水产品、牛、猪以及家禽的抗菌消毒,但后来被发现会致癌,就被禁止用于所有食品动物。
【调查】
滥用鱼药是主因
据了解,孔雀石绿和硝基呋喃类化合物虽然被明文禁止用于所有食品动物,但由于我省水产品生产养殖时间长、产量大,鱼病的种类和程度都比较高,水产疾病的防治一直以来都是水产养殖中的一个难题,为此,一些渔民只好使用一些禁用的药物来防治病虫害,而这些药物通常会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在福州水产批发市场,来自福清的水产养殖户王先生告诉记者,去年自己养殖的鱼,由于受疾病侵害,七八天的时间5万多条鱼苗最后只剩下六七千条。
他透露,为预防水产疾病以及赶走野螃蟹、水蜈蚣等天敌,附近不少养殖户均偷偷用孔雀石绿和硝基呋喃类化合物以及毒性强、成本低的六六六粉和敌敌畏等剧毒、高残留农药代替鱼药。另外,孔雀石绿还能在运输过程中用于水产保鲜。
福州海洋渔业局产业处黄处长表示,目前将农药、有毒化工原料当鱼药用的现象相当普遍,一些渔民甚至用对人体剧毒的化工原料来杀小杂鱼,渔业部门也将养殖鱼药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重点来抓,但由于我省的养殖基地分散,而养殖户还没有养成科学用药的习惯,为此,该工作开展起来还比较困难。
黄处长说,其实,目前大多数养殖户都知道这些药物对人体有伤害,但考虑到其价格便宜,并且在养殖鱼类病害的治疗方面有良好效果,因此一些水产养殖户仍在养殖环节违规使用。
【出路】
改变多头管理局面
黄处长表示,我省现行鱼药管理体制还存在漏洞,属于典型的多头管理,卫生、农业、水产、畜牧、海洋、环保、工商局等多个部门都可直接或间接对鱼药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监管,但没有一个部门能够进行全程监管。
据了解,根据《兽药管理条例》等法规规定,鱼药管理执法权归畜牧部门,但畜牧部门对渔业养殖基本没有介入,难以对养殖环节用药进行效监控;而对渔业养殖熟悉的渔政部门,只能对养殖过程中鱼药的使用进行把关,而难以对鱼药的生产、销售进行管理,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养殖环节禁止使用,而养殖户却可在销售环节购买到,由于养殖基地分散,这也给渔业部门的监管带来难度。政出多门的结局是谁都管,谁又都管不好。
【提醒】
肉眼辨别致癌水产
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指出,虽然,消费者不容易从外观辨别水产品是否含有孔雀石绿和硝基呋喃类禁用药,但对于孔雀石绿用量较大的鱼,仍可肉眼辨别:首先,看鱼鳞的创伤是否着色。受创伤的鱼经过浓度大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泡后,表面发绿,严重的呈现青草绿色;其次是看鱼的鳍条。正常情况下,鱼的鳍条应是白色,而“孔雀石绿”溶液浸泡后的鱼,鳍条易着色;最后,若发现通体色泽发亮的鱼应警惕,很有可能该水产含有孔雀石绿和硝基呋喃类禁用药。
编辑:王宇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