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我国的主要养殖鱼类以经济价值较低的鲤科鱼类为主,而欧美等发达国家以营养价值较高的鲶形目鱼类为主要养殖对象。如:斑点叉尾鮰、云斑鮰等。近几年,我国虽然在鲶鱼养殖方面开发一些新品种,如:革胡子鲶、金氏鲶等。但因这些品种抗寒性较差,很难在北方地区养殖。松花江水系怀头鲶由于其营养丰富、肉质细嫩、生长速度快、适温范围广、抗病力强等特点,受到养殖者青睐。个体之间互相残杀是制约鲶形目鱼类养殖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其生物学特点,2005年我们开展套养实验。具体如下,供参考。
1 苗种引入
引进苗种规格3cm,采用尼龙袋充氧运输。在运输尼龙袋中便出现自行残杀。为确保套入池塘成活率,选择2m×4m池塘暂养。
2 苗种暂养
2.1 水温及水质
怀头鲶苗种主要来源于天然,繁殖期多集中6月中旬,天然生长期短。为促进其快速生长,池塘水温控制在20℃以上。怀头鲶对水质及外界环境要求不高。溶氧2.0㎎/L仍能正常摄食。为确保水温,暂养期内不换水,只是补充天然蒸发量即可。
2.2 饵料
暂养期投喂水蚯蚓为主,野杂鱼、死鱼为辅。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8﹪。应保证怀头鲶有充足饵料资源,防止自相残杀。投喂饵料必须用消毒剂消毒,保证不变质,防止病源侵入。
2.3 暂养时间
6月20日至7月10日在暂养池中20天,苗种培育达10cm,转入露天池塘套养。
3 池塘套养
3.1 套养池塘准备
3.1.1 池塘水质 套养池塘以养成鱼为主,水质要求良好无污染。池塘必须保持浮游植物较多,透明度在20cm左右,溶氧充足。防止溶氧较低、主养对象摄食、游泳能力下降、体质差而被怀头鲶摄食。
3.1.2 主养鱼放养规格及时间 池塘主养鱼放养规格应在50g以上,放养时间应早于怀头鲶2个月,待怀头鲶下塘时检查规格应在150g以上。
3.2套养密度
池塘套养数量,要根据主养对象及野杂鱼数量来确定。建议以“四大家鱼”为主池塘时,亩套养30~50尾;以罗非鱼为主池塘时,为控制罗非鱼繁殖,抑制自繁苗种数量,可套养80尾。
3.3套养期管理
3.3.1怀头鲶的投放 主养鱼驯化好之后,投放怀头鲶苗种,防止怀头鲶抢食饲料,使主养鱼难以驯化。怀头鲶放养时应用碘制剂消毒。
3.3.2套养期的投饲 套养期的投饲应坚持主养鱼为主的原则。每次投饲前可适当投喂死鱼及动物下脚料,以减少怀头鲶对饲料的摄食。主养鱼饲料投喂应扩大投饵面积。坚持定时原则,杜绝一次投料时间超过1小时。
3.3.3日常管理 平时坚持巡塘,检查主养鱼吃食情况,定期用撒网捕起怀头鲶观察其生长情况及池塘野杂鱼的数量变化情况,若发现数量下降,应补充动物下脚料。
4 结果分析
4.1结果
以“四大家鱼”为主池塘:亩平均放养怀头鲶40尾,起捕率95﹪,养殖期7月10日~9月26日,平均规格0.8千克,最大个体1.4千克;罗非鱼为主池塘:亩平均放养怀头鲶80尾,起捕率95﹪,平均规格0.9千克,最大个体1.6千克。
在不增加其它措施情况下,池塘亩增产怀头鲶20~50㎏。由于怀头鲶可越冬,增加附加值,每千克市场售价可达32~40元,亩增效益320~1000元以上。
4.2分析
4.2.1 池塘中野杂鱼类与主养对象争夺饵料及溶氧。用怀头鲶控制其数量,减少溶氧消耗。尤其罗非鱼主养池塘,控制其繁殖,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4.2.2 怀头鲶作为底层鱼类,搅动底泥,使其活性污泥增加良性生态循环,对水质改良有益。
4.2.3 怀头鲶当年放养,当年见效。投入增加不大,且可越冬,便于推广。
4.2.4 怀头鲶可摄食体质差的染病鱼,对病害防治有益。
编辑:王宇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