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1.现代水产养殖技术新观点
通过此次培训和美国大豆协会所做的大量试验表明:我国的传统池塘养殖模式养鱼法虽然产量高,但其养殖体系复杂、生产风险大、经济效益较低。主要是因为传统的养鱼法是把多种不同的鱼投放同一池塘里并投以大量的草、有机肥、廉价的植物粉粕及低质量饲料。这样做的结果:一是大量投入有机物导致池塘水质恶化,只得通过简单的机械增氧或换水加以缓和;二是由于大量的有机物的投入,加上池埂土质差容易塌陷,导致大量淤泥积累,所以必须每隔1~5年清一次淤泥。在过去,池塘清淤和换水是比较方便的,尚能维持较好的池塘养殖条件。但随着有限的水土资源制约和国家对环保治理工作的进一步加强,今后池塘换水和池塘淤泥的堆放也将受到限制,特别是北方缺水地区和大面积连片渔区更是如此。因此,只有减少池塘淤泥的沉积量和减少清淤的次数,才能保持良好的池塘养殖环境。当前,许多渔场面临着比过去更多的池塘水质、淤泥和鱼病等问题。这就意味着传统的养鱼方式,由于其效益低、鱼病多,不能通过换水和清淤来改善水质及池塘底质条件。为了防止鱼病,养鱼户用化学药物对鱼进行防治处理,据对永济市的调查,有相当一部分渔户用于鱼病防治的费用已占到总成本的20%以上,既不经济,又造成污染。所以,在池塘养殖生产中,以污染环境为代价,单纯追求高密度、高产量的生产方式将难以维持下去。
鉴于以上情况,就需要有一种投饲少、效益高的养殖模式,来替代传统的混养模式。美国大豆协会现有足够的研究和实践表明,“投饵专养”模式比“传统混养”模式更有效、经济效益更高和更有可持续性。“投饵专养”,要求养鱼户投喂高质量的饲料来提高水质,降低淤泥沉积和改善养鱼环境。同时,养鱼户还必须学会如何在没有任何水体交换设施和不能向外排放池塘污水的情况下进行池塘养殖和起捕成鱼的技术。
另外,发展网箱养殖最大的问题是要防止在水体内网箱设置过密。过密地设置网箱会导致水质的富营养化使水质受到严重破坏。由于富营养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突然死亡所造成的低溶氧和水体垂直交换所引起的底层缺氧或无氧水的上浮对网箱是很危险的。因为在低溶氧的水环境中,当鱼受到刺激时高密度网箱内鱼的发病和传播会很快。因此,要对水库网箱设置做好合理规划,采用的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要好,防止饲料浪费污染水体。
2.几点建议
(1)在运城市要想继续提高淡水鱼的生产产量,首先要改变过去“传统混养”模式为“投饵专养”模式,变高密度、高污染型养殖为生态型健康养殖。提倡和试行“投饵专养”技术应包括饲料质量、饲料生产及管理、饲养管理、池塘水质管理、鱼病和水污染的控制、鱼收获和鱼产品的加工等。
(2)尽快采用先进的池塘养鱼生产技术。在改“传统混养”模式为“投饵专养”模式的同时,应采纳以下技术:①采用水深适中的池塘(水深为1.2~1.6 m);②除了池塘水偏酸性和低碱度需适当施些石灰外,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尽可能不用化学物品和药物;③采用更有效的机械增氧机;④减少水体交换,发展节水型水产养殖;⑤限制从池塘内清除淤泥;⑥控制和减少塘堤和池塘集雨区的水土流失;⑦对池塘的进水和池塘所放出的污水都应进行处理;⑧不向池塘内投有机肥;⑨选单养模式弃混养模式,建议在池塘推广“8020池塘养鱼”模式,即:某一种摄食颗粒饲料的、较受消费者欢迎的、高价值鱼类的产量要占80%,其余20%的产量是“服务性”鱼类。
(3)为使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目前最主要的任务是要使广大渔民认识和掌握现代水产养殖新技术,为此,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已初步制定了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计划,把养鱼户的培训作为一项长期的重点工作来抓,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所有的渔户普遍培训一次。
(4)要加强水质管理和推广网箱养鱼的先进技术。目前可以在调整养殖品种、饲料投喂技术等方面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池塘水体污染的不利因素。网箱养鱼的有关先进技术可以通过试点推广应用。建议在水库、湖泊推广“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鱼”模式,即:用网箱体积为1~4 m3的小网箱养鱼,最适放养密度为300~500尾/m3或鱼产量为150~250 kg/m3。
编辑:庞琪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